莫让教研成为“包袱”

时间:2022-09-06 12:09:30

以研促教是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大多数学校非常重视教研工作,将其视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推手之一。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谈“研”色变,认为教研是压在教师身上沉重的负担。甚至有人这样形容:“教研就是老师甩不掉的‘包袱’!”

教研怎么就变成了一种负担,一个甩不掉的“包袱”了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教研任务繁重,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当前,学校高度重视教研工作,千方百计地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给教师布置了明确的教研任务。这本是非常好的事情。然而,有的学校陷入了“重量不重质”的误区,认为组织的教研活动越多越好,研究的课题越多越好,撰写的理论文章越多越好……总之一句话:“数量”一定要多!越来越多的学校倾向于用量化管理来促进教研工作,对每个月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次数、撰写教学反思的篇数、提交典型案例的个数等做出明确规定,一旦数量上不达标,则视为没有完成教研任务。这样的“教研任务”迫使不少教师牺牲休息时间,甚至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

其二,教研活动形式化,研究课题与教学实践相脱离。当前,不少学校在组织教研活动时有“走过场”之嫌。以组织听评课活动为例,活动没有明确的主题,教师评课泛泛而谈,有的教师甚至把在过去的听评课上所说的评语稍加改动,重说一遍。然而活动组织者对此毫不介意,只要按部就班完成活动程序,就算完成任务了。此类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怎么可能激发起教师的参与欲望呢?另外,教师在选择研究课题时“盲从”“跟风”,看到哪些课题比较“热门”就选哪些课题,有的教师甚至需要校方指定研究课题,这导致了教研与实践相脱离。这样的教研无疑是低效的,甚至是无用的。

其三,出教研成果不易,教师体验不到成就感。出教研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厚积薄发。然而,有的学校对教研工作“只看结果,不管过程”,而且将“教研成果”与“教研理论文章”划上等号。在长时间、艰苦的研究过程中,教师没有得到鼓励和肯定,这极大地打击了教师开展教研的积极性。而那些理论水平欠佳、文字功底稍弱的教师,更是难以体验到教研的快乐。有的教师为了“出成果”,干脆将报刊、网络上的理论文章“改头换面”,堂而皇之地当成自己的教研成果。

其四,教师的教研动机过于功利,缺少真正的教研动力。还有少部分教师把教研当成晋升、评优的“跳板”和捷径,其开展教研的出发点不是以研究促教学,以研究促专业发展,一旦达到预期目标,自然就会把教研抛诸脑后。此类功利的教研动机,是无法长期为教师的教研提供动力的。

这样理一理思路,分析原因,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教研并不是真正的负担,而是被人为地变成了一个“包袱”。研究的过程不能说不“苦”,但它的结果应该是“甜”的――教师能够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其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其专业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我们应该还原教研的真实面目,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师应该认识到,教研要植根于教学实践,植根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归纳,研究内容应该源于实践,研究成果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教研方式,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教研成果,不应该统一要求、统一形式、统一方法。学校在评价教师的教研工作时,要看成果,更要注重过程,应注意给予教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使教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使其更加积极地投身教研。学校要正视教研工作“数量多,质量差”的问题,着力于提高教研质量,合理安排教研活动,对教师的研究选题进行必要的引导,使教师真正从教研活动中受益。

总之,教研成为教师的负担,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教师、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应该重视这一问题,思考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千万莫让教研真的成了教师们的“包袱”。

上一篇:联系生活实际 体验几何之美 下一篇:冬季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