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钦:守卫基层医疗卫生

时间:2022-09-06 11:13:56

顾建钦:守卫基层医疗卫生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新兴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的根基,同时也是实现新医改病有所医目标的核心所在。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北接黄河,东拒太行。作为古都之一,郑州始终站在中华文明的舞台中央。

从提前4年实现新农合全覆盖,到全国首张居民健康卡的诞生,从郑州“片医”到全省首家医联体的成立,郑州虽然未在17个部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列,但始终以“改革急先锋”的姿态,活跃在新医改的舞台中央。

作为这场改革的亲历者和主政者,郑州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可谓前线总指挥。面临不断激增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短缺,如何实现病有所医,是包括顾建钦在内,所有医疗卫生系统主政者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

面对这一难题,顾建钦给出的答案是:守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片医”争先

《中国医院院长》:您如何看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在新医改中的地位?您所创建的“片医”服务模式有何特点?

顾建钦: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事关绝大多数人群的公共卫生和健康需求,是现代城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新医改提出的“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目标的重要环节。近几年,郑州市卫生系统一直把打造“为民卫生、效能卫生、公平卫生、和谐卫生”作为工作的总体目标,将工作重点聚焦在基层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上。

在学习借鉴英国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和中国片警服务理念的基础上,郑州在全国首创“片医”服务模式。其基本内涵是,通过组建包含医生、护士和公共卫生人员在内的“片医”小组,以定岗、定人和定服务的十定服务形式,向社区家庭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全面承担起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郑州的“片医”服务模式首先是覆盖城乡,其次是内容丰富,再次是服务主动性和服务效能高。总理曾专门批示,要在全国推广郑州“片医”服务模式。2009年9月,我还跟随陈竺部长到美国哈佛大学专门介绍郑州“片医”服务模式经验。

《中国医院院长》:目前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岗位缺乏对医务工作者的吸引力。郑州在化解此问题上,有何经验可借鉴?

顾建钦:在全世界医疗卫生系统中,提高基层岗位对人员的吸引力都是一个难题。我们也面临着待遇低、人员不稳等问题,但目前郑州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事“片医”了。之前整个郑州市只有400余名工作人员,现在仅城市工作人员就已扩充至4000余人。

大家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工资待遇比之前有所提高,能够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其二是政府投入有所增加,除了对新建和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大投入外,郑州市按照市、区两级财政4:6的比例,每年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拨付一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09年片医服务区域达到人均35元。其三是原有主办机构有部分经济资助。其四是社区服务中心通过发展,得到了公众认可,机构收入有所提高。“片医”能够在岗位上学有所用、用有所成。公众的认可,也是促使他们留下来的很重要原因。

同时,卫生系统还会给他们很多培训机会。我将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任都送到新加坡进行培训;每年新进“片医”的第一堂培训课,也都是由我授课;我们还先后组织多项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授课,使社区卫生的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中国医院院长》: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片医”的工作积极性?

顾建钦:首先要给“片医”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为此,我们专门聘请设计公司为“片医”做了形象设计,并做到工作的“十个统一”,以此打造富有特色的“郑州片医模式”。

其次是制定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我们将建档率、投诉量、表扬量、规划免疫量等数量指标,与工作质量、工作效能等质量指标相结合,制定了一整套“片医”绩效考核体系。同时,引入第三方调查机构,对社区服务中心满意度进行评价。医疗机构收入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如此,有管理、有激励、有考评,片医的工作积极性便有了制度保障。

目前郑州市的“片医”服务范围,已拓展至80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40余万人群。未来,我们还将借鉴国外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从待遇、保障、激励等措施着手,不断提高“片医”的工作积极性。计划用3~5年时间,让郑州人民全部拥有自己的社区保健医生。现在,我们离这个目标已越来越接近了。

医联体起航

《中国医院院长》:日前,郑州市成立了河南首家医疗联合体。在您看来,此联合体有何特点?

顾建钦:2012年11月17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区域医疗联合体(下称“郑大中心医联体”)成立,成为河南首家医联体。医联体由郑州中心医院牵头,联合46家医疗机构组成。

首先是城乡统筹、全面规划。为合理规划郑州市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我们计划在郑州建设5个区域医疗联合体,同时在医联体内打破医疗机构的属性限制,无论公立还是民营、综合还是专科,只要愿意加入,都积极为其创造条件。

其次是采取多元合作机制。合作形式包括整体接管、全面托管、派生新院和建立联盟等多种方式。郑大中心医联体就是通过联合市、区、县医院、行业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种医疗机构,整合而成。目前医联体正通过兼并、新建等自身裂变的方式,不断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

再有就是服务同质化。在区域医疗联合体内逐步建立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统一的学科建设规划、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及统一的绩效考核体系。去年有232名二、三级医院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

除此之外,郑州还组建了河南省老年医疗联盟;郑州市儿童医院也加入了北京儿童医院联盟;郑州市骨科医院加盟了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联盟。未来我们还将依托郑州某三甲综合医院,成立企业性质的医院集团。“资源共享、信息互联、服务同质、便民惠民”,是我们为医联体提出的总体目标。希望通过机构间协作,实现强强联合、上下联通、服务公众的目的。

《中国医院院长》:为鼓励医联体建设,郑州市卫生局出台了哪些鼓励政策?

顾建钦:为加快推进医联体试点工作,郑州市卫生局下发了《关于支持郑州市区域医疗联合体发展的意见》,提出了12条鼓励政策,比如建立统一调配急诊急救应急反应机制、人才考试考核机制、合作科研、合作学术交流机制等。

在便民、惠民方面,为支持区域医疗联合体,新农合实施了“一免一减一提升”政策,即区域医疗联合体内下转患者免除起付线;上转患者实际起付标准等于上转医院起付标准减去转诊医院起付标准,连续转诊患者起付金额最高不超过区域医疗联合体内三级医院起付线标准;提升区域医疗联合体内医疗机构新农合总额预付标准,市级医疗机构增幅为20%,县级控制在15%~20%,乡级控制在10%~15%。

《中国医院院长》:除了构筑合理的分级诊疗体系外,医联体在非临床服务集约化管理中能发挥何种作用?

顾建钦:医院非临床服务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医院后勤管理服务。它承担着为一线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提供服务保障的任务,与全体医护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随着现代化医院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院的需求由治好病痛提高到良好的就医体验,医院对非临床服务业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有鉴于此,今年6月,郑州市卫生系统在市中心医院举行了第41次核心管理团队集中学习,专门邀请了全球医院非临床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美国爱玛客公司的管理团队和专家来郑州,以“医院非临床服务管理理念与实践”为主题,进行了授课和分享。

今后郑州卫生系统要高度重视非临床服务的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品质。在医联体内部,药品采购、设备购置和后勤保障,都可以实现集约化配置。医联体还可以将保洁、设施管理、能源管理、运送、配餐等非核心业务整体外包,通过引进专业公司,引入国际化的服务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服务理念。这种整合型外包服务,可以做到服务上统一调配,资源共享,管理成体系化。

《中国医院院长》:您是如何看待新兴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对此有何规划?

顾建钦:新兴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一定要把社区中心和全科医生发展起来。目前中国基层医疗机构太过薄弱,医保和其他配套政策尚不完善,距社区首诊还相距甚远。这些年,郑州卫生系统所开展的工作,就是在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为未来实现社区首诊奠定基础。一个可喜的现象是,2007年郑州只有100万人次在基层就诊,而2012年这一数据已增长到400万人次。这说明郑州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设是卓有成效的。

除了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也势在必行。国家未来应该按照“保障基本、充分放开”的原则,进行公立医院改革。在保证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几家医院外,其他医院全部放开。如此,政府以有限资金保障医院公益性的同时,还激发了社会资本,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否则,各级医疗机构问的竞争关系难以改变,分级诊疗也只是一句空话。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探索的区域医疗联合体,确实是实现“社区首诊、分级诊疗”的有益探索,但联合体也只是实现新兴城市医疗体系的一种方式。若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政府在财政投入、分配机制、人事制度等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改革。而这才是新兴城市医疗体系建设的根本和核心所在。

上一篇:民族传统体育对我校大学生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陈娟的艺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