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后的临床病理分析

时间:2022-09-06 09:32:17

9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后的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术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9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全部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均为良性病变,无恶性病变。结论:胆囊息肉样病变多为良性病变,若术中怀疑恶肉样病变,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据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手术治疗方案。

【关键词】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51-01

胆囊息肉术前难以确定性质,故笼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或胆囊隆起性病变[1]。近些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和CT等检查也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在胆管疾病中,这极大地提高了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率和治疗率[2]。我科2011年11月~2014年2月对9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手术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96例患者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42~81岁,平均56.5岁;B超检查 58例见于胆囊体,28例见于胆囊底,占31%,10例见于胆囊体底部。66例为单发,30例为多发,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12例。息肉样病变直径均小于2cm。 有蒂者67例,无蒂者29例,直径>1cm者有43例;8例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92例术后常规病理检查。

1.2 方法 手术切除的9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以4μm厚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2 结果

病理类型:胆固醇肉58例、腺肌瘤14例、炎肉7例、腺瘤样增生4例、状腺瘤9例、管状腺瘤4例。

3 讨论

有人认为病理学角度来分,不应将胆囊良性肿瘤和瘤样改变成为胆囊息肉,但Jones等将这一病变成之为息肉样改变[3]。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黏膜局限性隆起病变的统称,它主要包括胆固醇肉、炎肉、腺瘤及腺癌等,以胆固醇肉多见。近几年来这种病的发病率每年都呈上升趋势,有文献报道看似健康的人中检出率达8%[4]。我国健康人群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发病率为5%,一般自觉症状轻微,仅有上腹部不适或隐痛,有的病人无临床症状,临床诊断较困难,诊断主要依赖于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超声检查为首选。它能清晰地显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基底部宽或窄、胆囊局部的变化,是一种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本文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8%。胆囊息肉的表现形式包含很多病理类型,病理分类为非肿瘤性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肿瘤性病变又分为良性和恶性。㈠非肿瘤性病变中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其次为炎症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⑴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胆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免疫因子内,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罗-阿窦增多及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胆固醇息肉的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息肉外观为淡黄色或灰黄色,桑椹状、状或分叶状,都有纤细的蒂,易与黏膜分离,不伴有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质成分,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直径在10 mm以下,最小2 mm,息肉内可见数量不等的绒毛状突起,内含大量泡沫细胞样巨噬细胞;⑵炎症肉: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其组成成分有毛细血管、成纤维免疫因子及慢性炎症免疫因子,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至今尚无癌变报道。病变颜色呈粉红色或灰白色,胆囊浆膜苍白,壁增厚。病变为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其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⑶腺肌瘤:存在黏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故医学上又称为腺肌增生症,有弥漫型、节段型与局限性三种。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也可能癌变。位于胆囊底,直径约10 mm,切面呈灰红色,有蜂窝样区域。镜下主要改变是胆囊黏膜上皮和平滑肌同时增生,呈腺肌瘤样组织形态。㈡肿瘤性病变以良性的腺瘤为主,恶性主要为胆囊癌。⑴腺瘤: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外形可呈状或非状,恶变率约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腺瘤呈红褐色至灰白色, 腺瘤显微镜下形态为大量腺体组织,状腺瘤的特征是具有树枝状结缔组织核心,被覆高柱状上皮细胞,可有一定量的内分泌细胞,并有一定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⑵腺癌:分为型、结节型及浸润型。前两者为隆起性病变,直径约20mm。因此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其中型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和肌肉内,预后良好。腺癌菜花样,粉红色,单发,有粗蒂。镜下分化良好;瘤细胞核质深染,大部分表现有丝分裂,瘤体内腺泡扩张,充满碎片及分泌物。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手术指征:①单发病变;②直径>10mm;③广基;④合并胆囊结石;⑤年龄50岁以上。这些高危因素综合考虑后,可作为手术指征。对于暂不具备上述手术指征的PLG,仍有潜在恶性病变可能,应该进行定期动态随访。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5.

[2]李非,王悦华,胆囊息肉手术适应证再讨论[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30(1):22.

[3]Jones Hw.Correlation of pathologic and radiographic findings in tumors and Pseudotumois of the gallbladder

[J].Sao,2003,22(3):599.

[4]杨海涛,刘晓明,6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6(1):39.

上一篇:96例急性脑血管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下一篇:2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