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导向下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教学探索

时间:2022-09-06 09:29:35

项目导向下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教学探索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主要特点,提出在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为导向围绕独立项目所需知识,进行综合教学,注重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教育;项目导向;兴趣;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37-02

现今,我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模具工业作为“材料加工业中的帝王”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增强我国制造领域的竞争能力,我国的模具制造业已经开始普遍使用先进的数字设计和制造技术。同时,模具制造业的高技术高水平应用人才出现了严重短缺,媒体不断呼吁“模具制造业的高水平应用人才一人难得”。模具制造业人才的短缺,特别是高水平、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模具制造业的发展,也延缓了我国制造领域的发展速度,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全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课程的专业实践性较强。该课程在大学二年级二期开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是在有一定的机械制造和模具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的学习,能巩固和加强以前所学知识,同时通过课程实践活动,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最终要求学生能根据冷冲压零件独立制订其中等复杂程度冷冲压工艺并设计出中等复杂程度的冲模,并能达到零件的使用要求,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在高院校中,现在采用的大多还是传统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注重知识点的灌输而忽视学习上的启发、引导,注重课堂教学的口授而忽视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注重教材研究而忽视对主体的研究,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情感教育、能力培养;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1]。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的讲述大多以课本教材为主照本宣科,教师认为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教,学生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找不到老师的自主发挥,也看不到学生在学习思维出现障碍时老师的点拨,不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还会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依据教材的知识教学,所传授的知识点呈现出模块化、单一化、静态化的特点,知识点之间不能融合统一,学生学的内容不易融会贯通。因此,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进行改革,可以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如播发录像片、到生产现场去实地观察和讲解等以感性认识为主的综合性的教学方法;采用电化教学(以多媒体为主进行有关基础性常识的感性教学方法)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采用课前老师提出本节课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己干个相互关联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就可获得职业岗位的感兴趣和进行研究的内容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答互问等方式。

二、项目导向下的课程教学的特点

“项目导向教学”是指在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整个课程的知识综合设定为几个实施项目,理论结合实际,以实际的项目来串联整个课程的知识点,学生通过一个或几个完整的“项目”的实施,使学生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掌握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的教学方法[2-5]。在《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导向教学,可以把模块式的,分散的理论知识有机的统一起来。

根据高职突出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基于“工作岗位工作情境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的组织结构模式,按照模具设计与制造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以就业岗位所需能力培养、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形成项目式的课程结构。使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及冲压生产有机衔接。

项目课程是建立在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的基础上,基于实际岗位的工作过程具体化、系统化,学生在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完成,就意味着可完成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学习课程的内容设计,主要是通过解析学科化的专业课程,再结合工作过程实际操作能力,来重构学习情境。课程的任务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也是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通过课程教学设计实现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项目导向下的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

在《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采用项目导向教学,以冷冲压零件为载体,按照生产的工作过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将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有机融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

1.选择一个实际生产的零件为载体。从模具生产企业收集大量的冷冲压零件或冲压零件生产图纸,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冲压零件为项目,根据所选零件的要求,按模具企业中的具体生产过程开展各部分工作。比如,我们可以以一个汽车发动机上的垫圈为载体,进行垫圈的冲裁模工艺及模具总体和零部件的设计。

2.项目导向,情景启发。对该项目的实施进行分解。以垫圈为例,我们可以从进行垫圈冲压模具设计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开始即首个教学学习情景开始,将学生引入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实际工作情景中。

3.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每一个项目教学学习情景即设定为一个冲压模具生产的工作任务,在一个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采用“教、学、做”综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讲述练习、课外作业,结合校内实训、校外实操、顶岗实习,使学生完成一个实际冲压模具的生产,即完成了这门课程的教学。

4.工学结合、现场实践。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安排学生在实训中心或到企业进行模具生产过程的实践,由现场的技术人员或兼职教师进行现场实践指导,注重训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结项目学习情景,持续改进提高。每完成一个项目教学学习情景的学习,即完成一个冲压模具的生产。在每一个项目模块的能力训练后学生进行反思、总结,找出该项目实施阶段过程中的不足,在下一冲压模具生产过程即下一个项目教学学习情景中进行改进。

6.通过顶岗实习,加强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是实践性很强,与实际生产操作结合较紧切的课程,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掌握模具生产岗位中各生产环节的工作流程、方法,进行模具生产岗位的工作实际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对学生综合技能培养的好方法。

以实际冲压件为载体,按照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结合课程中知识要求设计教学过程,从冲压工艺制定、模具结构设计、冲件质量分析与控制、设备选择应该采用的教学流程,对模具专业学生的核心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行培养。

通过在《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中我们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此教学方式既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需要,也符合目前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刚龙,王娟.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35(11):40-41.

[2]任改香.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新校园:理论版,2012,(02):21-22.

[3]吴正芳.项目导向教学法在国际贸易专业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73-174.

[4]孟凡丽,衣冠东.项目驱动模式下高职《果树栽培》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与探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5);10-11.

[5]邓飞.项目导向教学法在三维动画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3,26(1):18-19.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in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cold stamping die.Project oriented around the independent project required knowledge,comprehensive teaching,emphasis o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practical and interesting teaching content,to better mobiliz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an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roject oriented;interest;effect

上一篇: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性投入对学习成绩影响实证... 下一篇:会话教学导入重策略 直抵核心形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