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桂淮系列品种在南城县的栽培表现

时间:2022-09-06 09:02:37

山药桂淮系列品种在南城县的栽培表现

2011年,受江西省农科院旱作所委托,我们进行了山药桂淮系列品种在南城的试验栽培,现将其表现总结如下:

1 试验品种

桂淮2号、桂淮6号、桂淮7号、桂淮8号、桂淮9号、桂薯(当地对照品种)。

2 栽培管理

2.1 试栽地点

试验设在南城县天井源乡港下园村,试栽地为肥沃疏松的无病地块。

2.2 试栽设计

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四周各设1行保护行,每小区面积:4.2m×11m×6=277.2m2。小区中每品种面积为46.2m2。

2.3 栽培及管理

实行育苗移栽,打洞栽培。

2.3.1 育苗。于4月14日播种。桂淮2号及对照品种用零余子繁殖,其它品种用种薯切块繁殖。每块薯大小约为3cm×3cm×3cm,整齐摆放在苗床上,然后覆土3cm。苗期注意拔除杂草,保持苗床湿润。桂淮6号苗期30天左右,其它品种苗期40天左右。

2.3.2 移栽。5月12日开始移栽。移栽时苗长平均为7.2cm。栽植规格为40cm×65cm,实行一畦双行、打洞移栽。栽植洞深70cm,洞径12cm。用谷壳灰填至离洞口4cm左右,覆盖一层细土,放上山药苗,再用细土填平洞口。

2.3.3 施基肥。沿栽植洞开一深约5cm的施肥沟,沟内施肥,然后用土覆盖。667m2施复合肥18kg+尿素5kg。

2.3.4 田间管理。移栽后及时插下竹竿,成双行人字架,让淮山藤自然缠绕,防止嫩藤在地面受晒枯死。每15~25天追肥1次,连施3~4次,每次667m2施复合肥20~25kg,施肥应覆土,避免肥效损失。做好水分管理,久旱应灌水,雨季及时排水,9~11月是薯块快速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湿润。除桂淮9号外,其它桂淮系列品种到10月中旬生长势仍然很旺,且地下块根长仅约15cm,正处快速生长期,故10月12日仍追施复合肥20kg,并进行灌溉。至10月25日抽样观察,地下块根长33cm,径粗达7.8cm,每块茎重达1.75kg。

3 试种表现

3.1 生长习性

桂淮2号、9号与南城县本地的淮山品种生长情况相似,其它品种都不同,桂淮6、7、8号生长势表现为生长强健,叶片大而厚,叶色淡绿。桂淮2号、9号叶最宽处平均为6.41cm,叶长为13.04cm;6、7、8号叶最宽处平均为12.69cm,叶长为18.61cm。2、9号藤蔓细圆形,径粗0.3~0.5cm;6、7、8号藤蔓为四棱形,径粗达1cm以上。

3.2 品质与产量

3.2.1 品质:本试栽未对产品品质进行检测,主要从外形及口感两方面判断。从外形上看,桂淮6号为棒形,上粗下细,粗细匀称;桂淮7、8号为棒形,粗细匀称;桂淮2号亦为棒形,但为上细下粗;桂淮9号呈一段一段膨大,似链条,应为栽培技术上的原因造成,因为其段数与施肥次数相同,我们以此分析是9号在块根膨大期对肥需要量大且敏感。6号表皮为红色,其余都是浅褐色。2、6、7、8、9号块根长度平均为55.0cm、51.0cm、52.5cm、53.0cm、59.0cm;径粗分别为6cm、6.1cm、7.5cm、4.5cm、5.8cm。综合以上分析,6号外形最好,7、8号次之,9号最差。从口感上判断,桂淮8号最好,7、6、2、9号依次递减。

3.2.2 产量。本试验产量测算标准是径粗在4cm以上,长度30cm以上的具有较高商品价值的经济产量。测产时间为2011年12月8日。桂淮6号、7号、8号的小区平均产量为3个小区实际产量的平均数,桂淮2号、9号及对照的产量为每小区随机抽取10株而测得的理论产量。具体见表1。

4 结果分析

桂淮8号品质最好,但产量最低,推广价值不大。

桂淮2号和9号的产量与对照品种差不多,但桂淮2号、9号的品质较对照品种差,桂淮2号不宜推广。从长势看,桂淮9号似与施肥水平有关,改进施肥方法能否改善其品质有待进一步的试验。

桂淮6号、7号的品质和产量都较对照品种好。桂淮6号外观品质佳,商品价值高。桂淮7号产量水平最高,单个重量大。2个品种的推广前景极好。

(收稿:2011-12-27)

上一篇:枣树5个主要品种在南城县的栽培表现 下一篇:望春油桃在驻马店的引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