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者为中心,回归内容

时间:2022-09-06 08:17:10

以读者为中心,回归内容

这是一个创新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激流勇进的时代。时代的步伐越走越快,因循守旧会被淘汰,止步不前也会被淘汰。

时代在变,读者的需求也在变。面对读者变化中的需求,2010年10月26日,鲁中晨报2007年以来的第三次改版精彩亮相。犹如一股初冬的清风,改版后的鲁中晨报走进千家万户,让几十万忠实读者眼前一亮,令业界同行瞩目。

改版再次获得了读者认可和好评。来自鲁中晨报发行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改版当天,零售市场报纸售完的时间比平时提前了两个小时。

报纸“归位”,注入更多晨报人智慧

随着网络媒体的蓬勃兴起,本已遭受着电视媒体强力冲击的报纸,正迎接着新一轮的挑战。

强烈竞争中,全国性的综合类纸媒日渐失去已往的影响力,地域性强势纸媒开始出现;市场挤占下,“精英办报、品牌竞争、赢家通吃”时代的到来,在报纸日渐产业化的今天,如何生存发展,值得思索。

目前,我们已经从信息短缺时代,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一方面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信息过量,大量非相关或无效的信息已吸引不了人们的眼球。报纸同样面临信息过剩的考验。

我们不得不承认,全媒体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在这种情景下的改版,报纸内容注入了更多晨报人的思考和智慧。

在我的办报理念中,一直奉行“三三制”原则。所谓“三三”是指3个1/3,即报纸的新闻占1/3,服务资讯占1/3,广告占1/3。这次改版,是这个新闻理念在晨报的一次生动实践。尽管由于经营的压力,广告常常会高于1/3的占版率。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这次改版,我定义为一种报纸“归位”的过程。以读者为中心,回归内容,让目标受众真正关注的新闻从版面上“跳”出来;整合内容,调整版式,让读者的阅读更舒服、更便捷;民生至上,服务为本,让晨报成为您的生活参谋。

以读者为中心,回归内容,是这次改版的核心。而改版的关键、着力点则有两个,一是服务性,贴近读者服务读者,二是可读性,重点打造九大周刊、深度报道,用晨报的视角和高度影响读者。

服务性体现的是“延伸”,走到读者身边,事无巨细,读者想要的、有用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晨报就是读者的贴心小参谋。这次改版,服务板块扩容,由每天1个版扩至每天至少2个版,报纸中缝也增加财经行情资讯,既解决了报纸版面紧张的问题,也满足了部分读者对这类信息的需求。读者想看的,就是我们要做的。

可读性体现的是“纵深”,深度决定高度,高度铸就品牌。事实证明,媒体的品牌含金量越高,读者的忠诚度就越高。没有深度的报纸,就没有未来。

服务、可读,这两个着力点奠定了这次改版的基础,尤其是第二个着力点,是本次改版的最大看点与亮点。

当然,内容离不开好的表达形式,这次改版提出了“时尚”的概念。这次改版版面栏型,由目前报纸常采用的六栏改为四栏,加大栏距,增大题区留白,更好地适应了当前读者的视觉要求。

服务+深度,九大周刊给力晨报

在当下全媒体时代,读者拿什么来区别你的报纸和其他报纸?凭什么让读者买你的报纸?这些都值得思考。我们考虑在报道范围的选择上,要有自己的特色,瞄准自己的目标群体,面对同类新闻,切入的方式也不应相同,要体现出自己的独特视角。比如“杨佳案”、“李刚案”的报道,在各媒体的爆炒声中,《南方周末》和《三联生活周刊》体现的就是各不相同的人文和经济视角,从而找准了自己读者的关注点,体现出了自己的风格。

具体到鲁中晨报,在全媒体战舰中要扮演什么角色?是保持不变还是进行战略调整?答案当然是后者。具体的路径就是让深度报道和独特视角唱主角。改版后重推的九大周刊,就是晨报打造的拳头产品。

“深阅读”,深度诠释天下新闻,以深邃的目光透视当代中国热点;“最生活”,本着提高读者生活质量的原则,用生动有趣的表现方式满足读者对资讯的各类需求;“柒观察”,以晨报独特的眼光,带读者回味过去七天的中国;“环球眼”,从海量信息中解析世界发展轨迹,淘出对读者最有价值的内容;“财富周”,借助晨报厚积11年的历史传承,关注中国市场经济进程,关注鲁中商业文明;“球周刊”,用精深的报道呈现每周体育的热点事件、热点人物……

17版作为各周刊的首页被打造成为鲁中晨报的第二个头版。

10月26日,作为改版后与读者见面的第一个周刊――“深阅读”,选取了最近“蒙牛诬陷门”和“临汾网站版主发帖被抓”等网络热点,通过记者采访与整合,重磅推出的“网络黑社会”引起广泛热议。而陆续推出的“最生活”、“柒观察”、“环球眼”、“财富周”、“球周刊”等周刊以晨报独特的眼光,从海量信息中淘出最有价值的内容,通过晨报的再包装做出不同于网络、电视和其他纸媒的内容,逐步形成晨报特色的报纸杂志化探索。

九大周刊分三类:一类是纵深与观察,二类是文化与休闲,三类是服务与资讯。

第一类包括五个周刊,分别是国内纵深周刊“深阅读”、财经类纵深周刊“财富周”、国际观察类周刊“环球眼”以及国内观察类周刊“柒观察”、“大周末”。这其中除了“财富周”与“大周末”,其他几个都是新鲜出炉,“深阅读”其实是鲁稿的升级版,紧追国内热点,四面出击,颇有些《南方周末》的风采,只是囿于刚刚起步及媒体影响力不够,属于上升阶段;“柒观察”就是另眼看中国,主要侧重于重新改写编辑一周最热的一两个新闻事件,跟“大周末”等其他周刊区别定位,把新闻做软,做到独家整合、可读,设有“七日榜”、“新闻周历”等栏目,用晨报编辑的视角观察中国一周热点;“环球眼”突出视角的转化,以全新的面目,以独家的视角,通过整合、编译、专访,聚焦一周环球热点事件,从海量的信息碎片中解析世界发展的轨迹,以分析评论方式揭示新闻事实的内部联系和因果关系,挖掘其深刻的国际影响,提炼出对读者最有价值的内容,协助正在融入世界的读者对瞬息万变的环球态势有一个全面和理性的认识,让“阅读”成为“悦读”。

第二类包括三大周刊,分别是文化副刊类周刊“闻韶苑”、娱乐类周刊“全娱宴”、体育类周刊“球周刊”。这一类周刊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闻韶苑”,它是在原来“闻韶周刊”的基础上改版而来的,也是培养读者忠诚度的重点板块之一,对于吸引读者与读者互动非常关键。据调查,目前读者最能承受的文章长度就是1000字左右,所以副刊就要更加注重标题的选择。《华尔街日报》编辑有句口头禅,就是“内容为王”。这不只是描述新闻版面的,副刊更应如此。常设栏目“藏书阁”、“一周惊雷”、“老照片”,尤其是新开的“我拍”,非常受读者欢迎,现在已经在读者中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与吸引力,稿源异常丰富。

第三类主要是“最生活”。虽然很难体现纵深与厚度,但却恰恰体现了晨报改版的另一个特性――服务性,记者走到读者身边,事无巨细,读者周末不管是出门旅行购物还是在家里看电视上网,只要多数人想要的、有用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她就是读者周末生活的贴心小参谋。

报网融合,晨报跨进全媒体时代

2010年8月2日,鲁中晨报成立全媒体中心,标志着晨报在山东众多平面媒体中,跑步进入全媒体时代。

就在当天,手机鲁中网正式上线,成为市民获取信息的又一便捷途径。11月2日,晨报PDF版正式登陆iPad,国内外读者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晨报版面。而经历几年的发展,作为山东省最早的手机报之一――鲁中手机报已经拥有10万多订户,成为鲁中地区第一掌上媒体。

如今的鲁中晨报全媒体中心,整合了鲁中晨报、鲁中网、鲁中手机报、手机鲁中网、电子阅览器等多种媒体业态,初步确立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传播方阵。

目前,全媒体概念在国内媒体圈中已经不算新鲜,但对于很多平面媒体而言,全媒体仍停留在概念的层次上,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为了避免这些缺陷,晨报的全媒体从初创那天就提出了报网融合的理念――不仅从形式上进入了全媒体,而且从内容上、硬件上以及制度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新探索。

于是,这次进入全媒体时代的鲁中晨报第一次改版,除了强化内容、改进版式之外,这次改版还特别强化全媒体运作,体现晨报发展的全媒体思路。

改版之后的鲁中晨报,读者的声音将在鲁中晨报、鲁中网、鲁中手机报、手机鲁中网合力构建的全媒体平台上,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体现。作为此次改版的亮点之一,就是在鲁中晨报报纸封底推出鲁中网版,在版式设计上和头版一样的报头大小,醒目,大气,内容着重围绕鲁中网网友提出的热点话题、精彩帖文进行报道。封一鲁中晨报大报头,封底鲁中网大报头,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表明了晨报进入全媒体时代,重做报网融合的信念。在最近的读者调查中,不少读者对“鲁中网”版面刊登的网络故事和网络流行语言非常感兴趣,这也是报纸吸引年轻读者的一次尝试。

在内容方面,这次改版对原有栏目也进行了重组和改造,除了继续强化原有的“新闻MM”、“记者讲述”等优势特色栏目外,新开设“最LIVE”等体现报网融合、强化互动、突出现场的栏目,改版当天见报的“记者跟踪三天揭开假和尚骗局”针对当前淄博街头此类骗局增多展开了最现场的调查,图文视频互为补充,文章一经见报、一经上网就引起读者和网民关注。

此外,为了做好全媒体新闻,11月8日记者节之际,80部诺基亚3G手机配备到一线记者手中。有了这种“专业设备”,记者可通过手机QQ、手机邮箱等多种方式,随时随地把在一线采访的内容第一时间到鲁中网上,甚至实现“直播”。最近,新闻中心又配备了一台索尼专业摄像机,鲁中晨报开始探索视频新闻的制作。目前正在筹建的呼叫中心,不仅将有效地实现新闻线索等资源的有效整合,也必将成为晨报全媒体运作的广阔平台和有力武器。

鲁中晨报全媒体的探索正在取得一些初步的成绩,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全媒体成立3个月来,鲁中网点击量直线飙升,网站全球排名迅速前移,晨报全媒体发展之快可见一斑。

这次改版,无论是重推服务,还是重做深度,都是让报纸“归位”――回归服务读者属性的体现。当然,这次改版只是报纸“归位”的第一步,要想成功实现“厚重晨报、理性晨报、有用晨报”的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真诚地希望,希望在这个必定会与以往不同的季节,手捧晨报的你,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热忱。

正如我们在改版致读者中所宣示的:一切为了阅读,一切为了读者。

上一篇:创新盈利模式,推动期刊数字化转型 下一篇:体育新闻报道的“地方主义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