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Y染色体核型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2-09-06 07:40:21

大Y染色体核型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大Y染色体核型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39例男性患者的外周血细胞核型分析结果,并将其分为两组,包括不良妊娠结局或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异常者(A组),严重少、弱精症或无精症等男性不育者(B组)。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大Y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A组1326例,B组813例,共检出68例大Y染色体核型。其中,A组检出大Y核型47例,检出率为3.54%;B组检出大Y核型21例,检出率为2.58%。对于A组中大Y核型检出者其配偶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检出的68例大Y核型进行分析,临床效应表现为弱精症者13例,占19.11%;无精症者8例,占11.76%;其配偶曾有胚胎停育11例,占16.17%;自然流产者6例,占8.82%;羊水穿刺胎儿染色体异常者16例,占23.52%,两组间大Y核型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大Y染色体核型,作为一种遗传多态性,可能具备一定的临床效应,与男性生精功能降低及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值得关注及深入研究。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Y染色体;大Y染色体;男性不育症

【中图分类号】R698+.2【文献标志码】A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夫妇不采用任何避孕措施规律夫妻生活1年以上、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孕者称为男性不育。据统计,全球约有10%~15%的育龄夫妇受到不孕不育的困扰。生精功能障碍的分子调控机制目前仍有众多未解之谜;男性不育的病因复杂,包括感染、精索静脉曲张、免疫异常、理化因素及内分泌紊乱等外,约30%男性不育患者是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形等遗传因素引起\[1,2\],尤应引起足够重视。

染色体多态性是指在正常人群中可见各种染色体形态微小变异,如结构、带型及强度差异等。这种多态性在个体中恒定,但在群体中会发生变异。对于男性,Y染色体是一个小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大部分是异染色质,容易发生形态学的变化,从而导致Y染色体的异常。Y染色体长度的变异通常被认为是人类染色体多态性的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即是大Y染色体,诊断标准是:同一核型中Y与18号染色体长度比较,Y≥18即为大Y\[3,4\]。

关于大Y染色体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及其临床效应,目前意见尚未统一。不可否认,Y染色体在性别决定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Y染色体短臂上有决定因子(testis determining factor,TDF),而Y染色体长臂1区1带(Yq11)上有产生的调控基因,所以有研究认为大Y与子育异常特别是男性生殖功能有关联,有显著的临床效应;但是,基于人类Y染色体很大部分是异染色质,极易发生形态学变化,异染质中DNA过多重复很容易造成这种Y染色体长度的增加\[5-7\],故也有的研究认为大Y是一种正常的多态性变异,并无临床意义\[7,8\]。随着生殖医学及男科学的进展,对于重度少、弱精症以及某些梗阻性无精症的患者可以通过单卵泡浆内注射技术(ICSI)解决生育难题\[9\],但同时,从优生优育角度,潜在的遗传风险对子代的影响加剧,对其进行评估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大Y染色体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及其效应分析,值得深入探讨。

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大Y染色体核型的临床效应来探讨其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并分析在男性不育症临床诊疗中的指导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包括从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遗传研究室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患者。本研究人群均为成年男性,分为两组,A组包括配偶曾有不良孕产史或本次妊娠羊水穿刺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者,不良妊娠史包括自然流产史、胚胎停育、多发流产、畸形儿生育史、死胎死产史等,胎儿染色体异常包括大Y及其他异常核型等;B组是男性不育患者(包括重度少、弱精症、无精症、畸形症等)。所有病例均在专科门诊就诊,经专科医师进行详细询问病史及常规化验及检查排除内分泌、免疫、感染及外生殖器解剖异常等器质性病因后,诊断具备进行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的指征,常规抽取外周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1.2研究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培养68~72h,收获前加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3~4h后常规方法制片。标准技术Trysin-Giemsa染色, G显带。计数30个细胞中期分裂相,分析5个核型;染色体异常者分析10个核型。根据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对染色体进行命名。Y染色体的多态性多表现在有高度重复顺序的DNA区域,为异染色质区。判断标准:同一核型中,Y染色体长度≥18号染色体长度诊断为大Y。诊断结果经本院研究室2名遗传学家进行分析、认定及复核。

1.3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3.0 Window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χ2检验分析不同组别之间的大Y检出率有无差别,P

2结果

2.1总体检测结果

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共有2139例男性受检者,包括A组1326例,B组813例,共检出68例大Y染色体核型。其中,A组检出大Y核型47例,检出率为3.54%(本组大Y核型检出者的配偶同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除1例核型表现为45,XX,rob(13;14)(q10;q10)外,其余均无异常,统计结果已剔除该例);在B组,检出大Y核型21例,检出率为2.58%。

2.2不同组别间大Y检出率的比较

对两组间的大Y核型检出率进行比较,χ2=1.217,P>0.05,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具体结果见表1。

2.3大Y核型临床效应分析

对所有大Y核型检出者进行临床分析,不仅仅表现出无精症、少、弱精症等临床效应,导致男性不育;同时,在A组,研究对象已排除配偶的内分泌、免疫、感染及外生殖器解剖异常等器质性病因,并基于配偶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大Y核型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还间接地体现在其配偶胚胎停育、自然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上。结果见表2。

3讨论

环境污染的加剧及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导致男性生育力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严重男性生育力低下的患者,如无精症及重度少、弱精症等患者,胞浆内单注射技术(ICSI)使其有希望拥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后代;与之相伴随,潜在的遗传风险对子代的影响也相应提高,目前的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技术(PGD)并不能完全筛查所有的遗传疾病。男性不育症患者特别是重度生育力低下的患者临床表现多数是无精症、少精症、弱精症等,许多非梗阻性无症和严重少症患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约30%患者是由染色体畸形或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引起的不育\[1\]。因此,本研究探讨大Y染色体这种遗传多态性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及效应分析,具有很强的临床针对性。

Y染色体的长度只有X染色体的1/3,并且在重要区域缺乏与X染色体的重组,这将会导致Y染色体遗传性状慢慢衰退。关于人类Y染色体上的基因是否会因为缺乏重组而导致基因的大量丢失最终导致Y染色体的消亡以至影响到雄性个体的存在?这一命题曾经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关于大Y染色体核型是否对男性生育力造成影响,正是随着这种对Y染色体遗传变迁趋势的争议而逐渐被研究学界所关注。基于人类Y染色体很大部分是异染色质,极易发生形态学变化,异染质中DNA过多重复很容易造成这种Y染色体长度的增加\[5-7\],故也有的研究认为大Y是一种正常的多态性变异,并无临床意义\[7,8\]。但是,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Y染色体长臂的变异与男性生精障碍有密切关系\[13,14\],因为DNA的过多重复可能产生剂量效应,影响正常的有丝分裂发生程序,基因调节及细胞分化异常。因此,也有观点认为大Y表现出临床效应。由于正常生育子代的男性很少去做染色体检查,故正常人群中大Y的发生率文献报道非常不一致,所以,关于大Y的临床意义如何目前并没有定论。

本研究在男性不育组共检出大Y核型21例,占大Y检出总数的30.87%,临床效应主要表现为少、弱精症及无精症等。在不良孕产结局组检出大Y核型47例,占大Y检出总数的69.13%,临床效应为胚胎停育、自然流产等。两组大Y的检出率分别为2.58%及3.54%,比较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事实上,广义的男性生殖功能障碍包括患者能使得女方受孕但不能生产健康活婴。因此,大Y对不良孕产结局有否影响也值得关注。

本研究发现大Y核型者临床表现为生育力低下,如弱精症、少精症及无精症等,以及配偶的自然流产及胚胎停育等不良妊娠结局(详见研究结果表1)。提示大Y核型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效应。调控机制可能与大Y长臂异染色质区的串联重复序列DNA过多的重复导致基因调控及细胞生长分化异常有关\[10\]。大Y核型的临床效应值得深入分析。何湘娇等\[10-13\]的研究提示,有一部分大Y核型并没有明显临床表现,本研究亦是发现有11例大Y核型者的配偶羊水穿刺显示胎儿亦是大Y核型(占大Y总数的16%),虽然亲代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是,相关报道提示大Y核型与癫痫,先天性智力低下、大脑发育不全、多动症等疾病都有密切关系\[14,15\]。所以,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即使夫妻双方临床表型无异常,羊水穿刺显示胎儿大Y核型者也应引起足够重视,需要通过后续深入研究解析大Y对子代健康的长期影响。

但是,大Y遗传多态性对生精功能调控的详细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解析,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不清楚。随着遗传学、基因组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等各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对大Y染色体与男性不育的关联将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将为男性不育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大Y染色体对男性生育力及妊娠过程的调控机制还有待于在分子生物学层面进行深入研究\[16,17\]。

由于缺乏正常人群中大Y检出率的详实数据,因为正常生育健康活婴的男性很少去做染色体分析,所以男性不育及不良孕产结局中大Y检出率与正常人群携带者的比较还有待于深入探讨。但本研究基于回顾性临床分析发现,大Y核型可能表现出一定的临床效应,如男性不育症、配偶的不良妊娠结局等,值得临床上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大Y核型也许不仅仅是一种遗传多态性,而是可能具备一定的临床效应。大Y对男性不育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需要在更多样本量及更高证据级别的研究中进一步论证及评估。

(致谢:感谢北大医院统计教研室李雪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统计中心执行副主任徐进副教授及赵华东博士在统计学方面给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姜辉,田杨,黄锦,等.重视染色体基因缺陷对男性生育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4):504-506.

\[2\]Skaletsky H,Kuroda-Kawaguchi T,Minx PJ,et al. The male-specific region of the human Y chromosome is a mosaic of discrete sequence classes. Nature,2000(423):825-837.

\[3\]Chang PL,Saner MV,Brown S.Y chromosome microdeletionin a father and his four infertile soils.Hum Repred,1999,14(11):2689-2694.

\[4\]董媛,武婧,杜日成,等.男性生殖异常患者Y染色体异常及AZF微缺失分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1):50-52.

\[5\]张清健,郑立新,田佩玲,等.人类男性Y染色体变异对男性生育力影响的临床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5(127):289-292.

\[6\]杨元,张思仲.Y染色体变异与男性不育.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0,27(3):276-280.

\[7\]沈婉英.汉族男性Y染色体相对长度152例分析.遗传与疾病, 1990,7(1): 37.

\[8\]周焕庚,等.人类染色体.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9\]唐文豪,姜辉,马潞林,等.非梗阻性无症患者活检组织细胞悬液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检出率的差异性研究.中华男科学杂志,2013,19(1):68-71.

\[10\]何湘娇,吴嵩龄,陈勇,等.长沙地区大Y染色体核型98例临床效应.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2):51,136.

\[11\]张凤芹,张清泉.80例不育男性大Y染色体初步分析.生殖医学杂志,2012,21(2):173-174.

\[12\]范玲玲.大Y染色体临床效应及其形成机理初步研究.山东大学:妇产科学(生殖医学)学位论文,2010.

\[13\]田二坡,秦达念. Y染色体与男性不育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华男科学杂志,2007,13(6):542-545.

\[14\]张静,刘俊俊,霍满鹏,等.大Y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其临床效应分析.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7(2):5-6.

\[15\]田佩玲,叶嘉玲,陈平乐,等.大Y色体核型376例分析.中国男科学杂志,2004,18(2):32-33.

\[16\]Balkan M,Tekes S,Gedik A. Cytogenetic and Y chromosome microdeletion screening studies in infertile males with Oligozoospermia and Azoospermia in Southeast Turkey. J Assist ReprodGenet,2008(25):559-565.

\[17\]Rao L,Murthy K,Babu A,et al. Chromosome inversions and a novel chromosome insertion associated with recurrent miscarriages in South India. Arch Gynecol Obstet,2005(272):273-277.

(收稿日期:2013-10-08)

上一篇:刍议我国当前中小企业战略管理 下一篇:从痰瘀互结理论论治梗阻性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