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辅助设计系统”的建构分析

时间:2022-09-06 07:27:42

高校化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辅助设计系统”的建构分析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被推进的过程中,高校化学实验课程依据教学的现状不断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基于高校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分类,构建网络化教学辅助设计系统不仅有助于教师能够开展有效的教学过程,还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该文就高校化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辅助设计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能够对高校化学实验课程创新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化学实验课程 网络化教学设计 辅助设计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45-01

所谓实验教学指的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抽象与具体、直接与间接相互结合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与纯理论教学更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直接性以及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传统教学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在传统教学问题不断出现的过程中,网络化教学被提出。网络化教学与信息技术运用的一个层面。据实践表明,基于网络化教学模式,在时空与教学交互方面更具优势。

1 实验教学网络资源的构建分析

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或者是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建设,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借助网络媒介,更新、传递知识,在教学中凸显出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据资料研究表明,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实验教学网络资源缺乏统一性,所利用的网络资源质量不高、推广性差、适用性不强[1]。其次,学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设计思想、效果与目标不相匹配配。最后,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的过程中,缺乏指导,利用效率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网络资源的可利用率,进而影响了网络信息化教学改善与改革的实效性。虽然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信息技术教学给改革过程的必经之路,但是针对这种情况并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因此,发展信息技术促进实验教学应从网络资源开发与构建方面入手,将制约网络化教学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及时解决,提出有效可靠性的措施,以此来增强实验教学在网络化教学过程资源设计的可参与性。为教师网络教学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依据。

2 高校化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辅助设计系统”的建构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性较差的原因有教师可参与性的问题。教师参与性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导致教师可参与性差的原因其实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教师缺乏与网络化境相匹配的教学设计思想、能力与知识;另一方面是缺乏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理解。这两方面因素,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智能以低水平开发网络化教学。其实,提高教师可参与性问题,其中加强高校教师现代教学设计与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为更好、更快的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实现,就是为教师提供教学辅助设计系统。

2.1 教学过程辅助设计支架系统的构建

教学过程的设计问题主要在没有同统一分类标准的前提下对网络会啊教学资源进行开发,使得重复利用与低效率使用,进而影响网络化教学理想效果的实现。近年来,在高校化学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对化学实验有了新的分类。对化学实验进行得新分类,其更侧重想长期困扰的实验教学设计的两个方面。即实验技能教学,强调学生是以“动作技能”为主还是以“智慧技能”为主;在“智慧技能”中是倾向于方法还是“问题的解决”[2]。现如今,化学实验总共分为三类:基础操作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这几个部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从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高校化学实验的的分类具有差异性的同时也存在在这一定的相似性。这就为后期网络化教学的模式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2 整合点辅助决策支架系统的构建

制约当前网络化实验教学资源与开发的一个问题就是高校教师在网络化教学的前提下很难有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这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缺乏对网络技术与网络教学设计的深入认识。因此,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无论如何进行整合,仍然不是很清晰。要想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整合性获得提高。在教学决策中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需求分析。在教学中开展“教学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教学分析包括了学习情境、学习者情况、学习任务。“需求分析”作为“教学分析”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对教学情况的需求进行分析,分析教学质量与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甚至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因而在学科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第二,判断整合点。在教学分析中,对教学的需求分析已经对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做出了判断。因此,下面就是确定具体的教学组织、传输以及管理。这一些列的操作其实就是判断整合点。由于实验教学过程辅助设计对学习任务进行了分析,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应对空间和时间要素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合进行分析。教师通过多方面的入手,拟出几个基本问题为辅助网络化教学设计“判断整合点”。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可对特殊问题作出判断。对一般性教学,则需对基本问题进行逐一判断。第三,选择和开发整合策略[3]。依据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特点,在宏观上就可以将整合策略分为时间整合策略、交互策略以及空间整合策略。根据各自整合策略的不同,可以将各种策略进行有效的分析。第四,生成整合性教学设计。这属于教学的最后一步骤,为后面的实验教学做准备。

3 结语

总之,高校化学课程“网络化教学辅助设计系统”的构建主要基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教学分析的步骤与方法以及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在网络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多加注意教学过程中国各方面的问题,存进学科教师对网络化实验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设计跌有序参与。

参考文献

[1] 王强,吕发登,李远蓉,等.构筑高校化学化工实验课程体系现代远程教育的构想与现实意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学科版,2011,11(20):20-21.

[2] 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8(5):12.

[3] 彭敬东,马学兵.综合性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实施[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35):259-263.

上一篇:农村小型有线电视网络设计 下一篇:人工气候模拟海洋大气盐雾区的加速试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