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牛津初中英语》的教学优化

时间:2022-09-06 06:43:21

试谈《牛津初中英语》的教学优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认为,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教学主导作用,按照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和文本教学需要,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是这样的教学要求,笔者以为,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思维模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促进他们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教学优化,一方面,能够使得课程教学的结构体系更加严谨合理,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另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资源优势,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创新。

一、优化教材文本资源,鼓励学生“活学”

《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在教材编排体例上体现了生活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即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突破原有的思维限制,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并运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理解感悟。对此,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优化教学文本资源,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进行有机地融合,使之体现出生活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层面和跨文化学习意识。

笔者以为,《牛津初中英语》的教材优化应该体现:(1)整体阅读理解感知,即通过对单元的主题来知晓文章在一个章节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注意教材的重新组合,即要求学生在充分感知文章结构体系的基础上,重新优化组合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丰富的知识;(3)允许学生对教材进行拼凑和嫁接,让学生通过发挥自身的想象思维来提高教材文本的利用率。

例如,在7A Unit 5 Going shopping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了帮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就采用了直接导入的方法来进行教学:(1)播放有关商场或者超市购物的生活片段,要求学生就其中的“What can Ifor you?”“How much is it?”等进行理解和记忆,以帮助他们熟悉文章的内容;(2)将“Reading”的教学内容在“Welcome to the unit”的前面进行讲授,以帮助学生更好进入文本学习;(3)要求学生录音播放和前面的学习感悟,直接划出在“Reading”中一些词汇短语,特别是一些常用的交际用语:“Hello, can I help you?”“What’s the price is it?”这样优化教材资源,一方面,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文本内容;另一方面,便于学生形成更为合理的学习思维。

二、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鼓励学生“学活”

英语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也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教学环节。学生在充满神奇和情趣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激活他们学习的思维,深化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更为适合他们学习发展的方法。

笔者以为,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鼓励学生学活文本内容,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找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更能够产生一定的文本学习理解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2)鼓励学生发挥他们学习的激情和潜能,建议他们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能够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3)构建和谐的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他们的学习激情;(4)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特别是他们的对文本学习有一定的发展和创新之处的想法和建议,并能够提供适当的机会,便于他们展示。

三、优化教学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活用”

新课程英语教学特别注重对教学的生成性发展评价,及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按照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的程度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机制,一方面,能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一切积极因素,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能够满足他们学习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在得到别人尊重和认可的前提下,更专心于学习,以期获得更多的收获。

这种教学评价方式主要体现在:(1)体现主体性,即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发展做出中肯的评价,让学生能够接受,并且扬长避短;(2)体现激励性,即要求教师的评价,不仅让学生看到自身发展的长处,更重要的是能够不断发展创新,获得更多的发展;(3)体现多元化,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评价,以发挥他们自身应有的价值意义,体现出人文关怀特点。这样的评价不仅能够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还能够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总之,《牛津初中英语》的教学优化,就是要在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为他们的学习发展提高更为丰富的学习途径,以满足他们学习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王曾选.中学英语教学法[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3.彭晓凤.英语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区金沙中学

上一篇:提升“学困生”数学学习质量策略初探 下一篇:“说课”要比“上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