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不同负荷下尿异常研究

时间:2022-09-06 05:55:37

中长跑运动员赛前训练不同负荷下尿异常研究

摘要:为进一步揭示中跑和长跑运动员在不同负荷下尿成分变化情况,提高尿分析法在中长跑赛前训练监控中的实用性,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采用尿十项分析法对中跑和长跑运动员不同负荷下尿异常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尿蛋白和胆红素两项指标阳性率较高,且呈现出很明显的强度依从性;运动强度达到85%以上时,长距离跑和中距离跑运动员尿蛋白的排出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中跑;长跑;尿异常;尿蛋白;胆红素

中图分类号:G82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00-03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15名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健将级运动员6人,一级运动员9人,平均年龄为(19.36±2.63)岁,平均训练年限(7.5±2.5)a。

1.2研究方法

1.2.1尿十项指标测试使用Micro AUTION-4260型尿液分析仪,分别于不同负荷训练后及次日晨收集尿液,每次收取中段尿10~15 mL,检测机体对运动负荷强度的反应程度。

1.2.2血乳酸指标测试在运动场上采集运动前安静时和整个运动过程结束后第5 min时的血样(耳血)。使用YSI-23L型乳酸分析仪测试血乳酸浓度。用此指标对研究对象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加以评定,确保运动负荷等级划分的合理。

1.2.3分组实验法将运动训练负荷划分为:95%以上强度负荷、85%强度负荷、75%强度负荷和大运动量负荷(本研究将超过受试者最大运动量80%以上的负荷界定为大运动量负荷)四个组别。分别测试四种负荷后尿异常情况,并加以分析,探求不同负荷后尿液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

每个组别的训练内容,由教练员依据自身多年的训练经验和该中长跑队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选取,用运动后恢复期血乳酸峰值进行验证。以往研究表明,运动后恢复期血乳酸峰值与运动强度具有高度相关性(R=0.85),也就是说,运动强度越大,运动后恢复期血乳酸峰值越高,随着运动强度的递减,运动后恢复期血乳酸峰值也逐渐降低[1]。因此,我们以运动后恢复期血乳酸峰值作为客观标准,将四个组别训练内容实施后的血乳酸峰值进行比较分析(表1),发现95%以上强度负荷后的个人血乳酸峰值和平均值都明显的高于85%强度负荷后的相应值,85%强度负荷后的个人血乳酸峰值和平均值都明显的高于75%强度负荷后的相应值,由此判定教练员划分的四个组别训练强度是合理的。

1.2.4统计处理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和Microsoft Excel XP对所采集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赛前训练尿异常分析本研究中,尿异常发生率高低依次为PRO、BIL、BLD、GLU、URO,运动负荷对KET、NIT、SG、LEU没引起阳性结果(表2)。尿十项指标中,尿蛋白阳性率最高为80.2%,其次是胆红素阳性率为42%,尿潜血阳性率为7.01%,其余各项指标阳性率均不足1%。所以本研究中,只对尿蛋白和胆红素与运动训练负荷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述。

2.2尿蛋白(PRO)排出量异常分析本次研究发现,测试结果尿蛋白均值的标准差很大,测试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表3),说明尿蛋白指标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尽管在不同个体间,尿蛋白的排出量差异较大,但同一个体在完成相同距离比赛或承受相似运动负荷时,尿蛋白量则较为稳定。训练后突然出现尿蛋白增多,并一直延续到次日晨或更长时间,这是机体不适应或疲劳未消除的表现[2]。对同一个体而言,运动后尿蛋白增多,与训练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强度大,负荷时间长,尿蛋白相应较多。尽管此项指标的个体差异很大,但是由于其本体稳定性较强,在运动训练中可以采用“自己和自己比”的方式进行机能评定。这就要求教练员充分掌握每个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区别对待,争取将每一位运动员的机能水平调整到最佳状态。

表4、5比较可见,次日晨尿蛋白含量方差分析F值明显低于运动后,表明夜间休息恢复使得各组间尿蛋白含量差距明显缩小,但接受95%以上强度负荷训练运动员的尿蛋白含量经过一夜调整依然较高,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

F0.05(3,14)=2.672,F>F0.05,P

长距离跑运动员主要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而中距离跑运动员则是有氧、无氧混合代谢供能。中长跑赛前训练中所施加的强度负荷大多数是以糖酵解供能为主的练习形式(400 m×15、800 m×10等各种组合),这类练习形式符合中跑运动员的机体代谢类型,引起机体反应程度较轻,PRO的排出量较少。而长距离跑运动员是以有氧代谢为主,对于此类练习形式不适应,机体承受负荷后的应激反应较强烈,PRO排出量也较多。因此,当应用该指标对中长跑运动员机能状态进行评价时,应对两类运动员区别对待。

2.3胆红素(BIL)排出量异常分析以往研究中,尿胆原(URO)的检出率很高,并认为尿胆原是评价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敏感指标[3]。但本研究胆红素的阳性率明显的高于尿胆原(表2),并表现出比尿胆原更显著的运动强度依从性。这可能与中长跑项目特点及所采取的训练方式有关。此外,本次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则操作,采集新鲜尿液样本,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所有样本测试完毕,排除了有关文献中提到的当尿液样本不新鲜或防腐剂的浓度高于0.05%时会引起尿胆原的氧化生成尿胆素的可能性[4,5]。

本研究发现,与尿蛋白变化情况不同的是,胆红素除在95%以上强度负荷时升高幅度较大外,大运动量负荷时其排出量也很高,且比85%和75%强度负荷时升高幅度大(表7)。大运动量负荷后,次日晨恢复情况比95%以上强度负荷时好(表8)。说明,BIL对95%以上强度负荷和大运动量负荷都比较敏感,但95%以上强度负荷对机体产生的刺激比大运动量负荷时深刻,导致其恢复时间明显的长于大运动量负荷后恢复时间。

长距离跑运动员与中距离跑运动员在完成相同负荷的训练后BIL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表9)。这说明,在应用胆红素这一指标进行运动负荷评定时,长距离跑运动员和中距离跑运动员可以采取同样的评定标准。

本研究还发现,胆红素的次日晨恢复率不及50%,远远低于尿蛋白的次日晨恢复率(88.89%)(表10),这可能是由胆红素的恢复周期较长导致。由于PRO恢复较快,次日晨检测出PRO阳性,说明运动负荷偏大,应调整负荷或作进一步的观察。而BIL恢复较慢,当次日晨检测出BIL阳性时,应注意观察,不需要调整运动负荷,但连续几天晨尿BIL阳性时,说明运动负荷偏大,应及时调整。所以,在进行机能评价时,不能简单将该BIL指标的次日晨恢复情况作为评价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标准,而应结合其它指标综合分析。

3结论

1) PRO的排出量存在个体差异性和本体稳定性,且呈现出很明显的强度依从性。

2) 当运动强度达到85%以上时,长距离跑和中距离跑运动员的PRO的排出量呈现显著性差异(P

3) 本次研究中BIL的异常发生率较高,明显地高于URO的异常率。由于BIL值恢复的速度很慢,所以,当次日晨检测出BIL阳性时,应注意观察,当连续几天晨尿BIL阳性时,则说明运动负荷偏大,应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1] 岑兴宇.利用血乳酸值合理控制运动负荷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5):98-100.

[2] 许玲,邓树勋.几种生化指标(CK、BUN、HB、LA、尿蛋白和隐血、尿pH、胆红素和尿胆原、尿肌酐)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J].福建体育科技,1999,18(3):30-35.

[3] 乐晓卉.短跑训练对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尿胆素原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4(3):88-90.

[4] 张泓,郭咏梅,王禹,等.胆红素对尿八联分析仪检测尿胆原结果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2,23(2):40-42.

[5] 吴红平,王华梁,董桂玲.胆红素对尿十联分析仪检测尿胆原结果的影响[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5):298-299.

上一篇:我国大龄射箭运动员脑电特征的研究 下一篇:从动态支撑方式的频幅组合模式看影响速滑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