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之方法

时间:2022-09-06 05:08:14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之方法

摘要:数学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维,提示学生学习重点,给予教师反馈信息,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联络新旧教材等功能。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问题的有效性差,问题的水平偏低,部分教师缺乏教学提问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思维;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41-01

数学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维,提示学生学习重点,给予教师反馈信息,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联络新旧教材等功能。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问题的有效性差,问题的水平偏低,部分教师缺乏教学提问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有很重要的意义。

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特点

1.1 整体性和综合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是构成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要素,这些要素综合地、密不可分地共同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因此,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构建必须针对具体的教学需求和条件,对构成教学策略的几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组成切合实际的最佳的实施教学的方案。

1.2 层次性。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在心理、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不是一致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层次性的。相应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也要体现出层次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才能达到教学策略应有的效果。

1.3 针对性。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和任务的要求,并参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媒体和教学组织形式组合起来,保证数学教学活动的进行,以便实现特定的目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当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对象发生变化时,教学策略也要随之而改变。

2.提问要注意前后联系

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每个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而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它们内在的共同因素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架起了桥梁,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促使学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转化为已知。例如在三年级下册教学数学广角——生活中的数学时,活动之一:师问:用三张数字卡片2、6、7摆出不同的三位数,能摆几个?动手摆一摆。(学生动手摆一摆。)生:能摆6个。师:为什么这三张卡片能摆出6个不同的三位数?生:因为卡片上的数字不同,每一个数字与其它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两个不同的三位数。师:说说看都组成了哪些数?师:同学们真行!如果是换成2、0、7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三位数?立即有学生回答,生A:6个。生B:4个。师:为什么是6个?为什么是4个?动手摆一摆。(学生摆一摆后,)师:现在请摆得4个的同学把你摆的数字读给我们听。生:207、270、702、720。师:请刚才认为可以摆6个数的同学把你摆的数字读给我们听。生:只能摆4个数字。师:为什么?你有什么发现?生:0不能放在百位上。师:0为什么不能放在百位上?生:因为这里的百位是最高位,0不能放在最高位。师:0为什么不能放在最高位?通过以上的教学提问设计,学生在不停的思考和实践中学习,既弄清了本节课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3.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3.1 帮助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够,所以很多学生不敢提问,对提问产生畏惧感,有“三怕心理”:第一怕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怕老师因为自己不守课堂纪律而责骂,或怕影响老师讲课程序;第二怕是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幼稚,问题不成熟、简单,怕招来同学的耻笑;第三怕是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意义,老师就会批评,同学也会讥笑。老师应该告诉学生这些是错误的思想,只要有问题就该提问,并且不管问题本身有多么的简单,老师一定会回答,还会鼓励其他同学向其学习。学生应该学会大胆提问。

3.2 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出数学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创设数学情境就是教师用辅助教具或工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使学生积极性提高,刺激他们的感官,提高兴趣和热情,启迪思维,激发其好奇心和发现欲,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其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诱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4.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方式

4.1 增强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好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观察、理解概念、获取新知、或是巩固旧知识等等,为此,每个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漫无目的地提问。所提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抓住重点、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定向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潜在意识。针对性强的课堂提问能一问中的,抓住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能有效交流师生的思想感情,及时交流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发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作用;还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学进程。

4.2 增强课堂提问的层次性。根据教材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疑点及主要内容等设计提问,不能为问而问,使课堂提问由浅入深,有明确的价值指向。如在复习归类复习直线、线段、射线时,抓注学生易混概念,可设计如下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概念。①直线比射线长吗?②角的两边画得越长,角的度数越大吗?③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是垂线吗?④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吗?

4.3 增强课堂提问的灵活性。在一节课的不同阶段,学生思维的紧张强度是不同的,教师应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提问。如在上课初期,学生的思维处在由平静趋向活跃的状态,这时应多提一些回忆性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参与讨论问题的意识;当学生思维处在高度活跃时,应多提些说明性和评价性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不同时间不同形式的提问对学生思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同一提问内容学习前的提问与学习后的提问,学生思维与记忆的范围也会有大小之别。为此,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一定要灵活多样,要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要随机应变,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要多设预案,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上一篇:浅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在英语课堂实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