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法战争期间湖南红十字运动的兵灾救护

时间:2022-09-06 05:07:28

护法战争期间湖南红十字运动的兵灾救护

[摘 要]1917年护法战争爆发后,湖南成为南北军争逐的主战场。护法战争作为民国前期最为激烈的战事之一,中国红十字会和湖南的红十字分会迅速对其展开了战争救护,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次救济运动对中国红十字会和湖南各地分会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为后期湖南红十字事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护法战争;湖南地区;红十字运动;兵灾救护

一、护法战争中湖南的兵燹概况

1917年7月1日,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复辟。3日,段祺瑞组织“讨逆军”讨伐,很快张勋复辟便宣告结束。14日,段祺瑞重任北京政府的国务总理。他废弃“临时约法”,组织成立新国会,引起了部分被解散的旧国会议员的不满。1917年8月,他们拥戴孙中山,组织护法军政府。

由于湖南位于南北交通要冲,因此成为护法战争的主战场,战事十分激烈。1917年8月6日,段祺瑞任命亲信傅良佐为湖南督军。不久,傅良佐带军开进长沙。9月18日,零陵镇守使刘建藩和湘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林修梅通电全国,宣布衡、永两州独立,战事在湘南地区打响,拉开了护法战争的序幕。

10月6日,护法军与北洋军在湘潭的西倪铺开展,战争正式打响。护法联军与北洋军在衡山、宝庆等地对抗近一个月。刘、林所率湘军因实力悬殊,衡山、宝庆等战略要地相继失守。1918年4月,北洋军占领湖南境内大部地区。

护法战争期间,战火几乎蔓延湖南全省,以致遍地疮痍,其中尤以醴陵、株洲、宝庆受灾最重。

醴陵地处湘东要冲,南北两军,掳掠烧杀,暴不可言。“北军既将醴陵、株洲次第攻克,所至之处,店铺房屋,纵火焚烧,劫掠财货,逢人便杀,热闹商场,顿成焦土。”(1)据时人所辑《醴陵兵燹纪略》载:1918年4月27日,北兵在醴陵“纵兵大掠,城中财货劫索一空”,又放火烧街,“繁盛之区,一烧而尽”。(2)

1918年4、5月间,南北军阀在株洲激烈搏杀,以致株、醴一带,焚杀最惨,数十里无人烟。“株洲地区较小,仅湘潭县属一、三都及长沙县属篙山镇一隅之地,纵横不过四十方里,六日之间……被北军惨杀株洲无辜百姓竟达1200余人之众,烧毁房屋共为940余户。”(3)

面对如此残酷的兵灾情形,战事发生不久,上海红十字总会总办事处和湖南各地分会立即筹办救济事宜或奔赴战地,对湖南展开了积极的救援行动。

二、护法战争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在湖南的兵灾救护

(一)战地救护

早在战事开始之前,湖南一些分会就积极筹备救护,如创始于1916年的衡阳分会,主持者有华人和西人,华人是杨承曾和廖庭铨,西人是白医生、莪医生。1917年10月7日“在商会协议二次,共筹得会金数千。”(4)此外,宝庆红十字会也组织救护队,准备前往战地。

1917年9月,护法战争在湘南地区打响,百姓流离失所,将兵伤亡重大,情形堪悯。中国红十字会和湖南各地分会立即筹办救济事宜。

战事发生后,上海红十字总会收到了湖南各分会的乞赈电报。由于战争首先在湘南地区打响,宝庆成为受灾较重的地区。12月,宝庆红十字会在电请上海总会救济时说:此次救灾需款浩大,入不敷出,兵灾发生时,民生凋敝,募款艰难,而处理善后需款甚多,望上海总会予以救济,保证分会救济工作的开展。当时,上海总会已参与北方的水灾救助之中,本已不堪重负,但仍四处募款,并派遣医员,携带款项与药品等前往战地救助。

除登报募款外,上海总会总办事处还统筹全局,指导湖南各地分会救济工作的开展。10月,上海总会急电长沙、岳阳、常德、衡州等分会“分别组织救护医队出发战地,并设临时医院救护病伤兵民及掩埋尸骸等举。”(5)

战争期间,湖南的分会组织充当了此次战地救援行动的主力,积极行动起来,配合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

早在1917年5月,“南北军阀混战,宝庆城东门一带因战事纷争,所有民宅被烧成灰烬,乱军打死无辜百姓1000余人。”(6)1917年10―12月,宝庆红十字会会员“组织救护、掩埋各队开往战地实施救护,并于城内设立医院三处,综计救护受伤军官、兵民及掩埋引渡共逾千人。”(7)1918年夏,宝庆红十字会在“城区设救济医院,救护枪伤难民数百人,并收埋无名死尸1000余具。”(8)

1917年10月衡阳、永州红十字会也分别组织救挤队前往战地救济。

长沙分会在此次战地救护中成绩显著。1918年1月,“前敌总司令程来电云,新墙乌江桥战事十分激烈,双方死伤很多,请求速派红十字会队前往战地救护。”于是长沙分会派陈怀皋医士同看护员出发,在乌江桥和岳州掩埋死尸、疗救伤兵伤民甚多。3月13日,上海总会接岳州红会理事长来电,请求速派总会红十字队来岳救助伤兵,于是又派陈医士率队前往战地救护。从1917年11月至1918年1月,长沙红十字会“所救北伤兵有1427名,又3月25日起至4月底止救疗北伤兵1549名,南伤兵717名,总共救济伤兵2266名。”(9)

在此期间,湖南还成立了分会组织。1918年6月,常德的津市首当其冲,灾情较重,当地绅商各界组织了中国红十字会津市分会,开展救护。

(二)难民救济

战争发生后,湖南许多地方房屋被毁,民众流离失所,面对此情此景,中国红十字会和湖南各地分会马上投入到救济难民的工作中。

1、散放急赈

自战争打响后,民众流离失所,嗷嗷待哺,上海总会派员前往湖南散放急赈。战事未完全结束,灾民与日俱增,上海总会也难以为继。为筹集更多善款,1917-1918年,中国红十字会在《申报》上刊登募捐启事,呼吁各界踊跃捐款。1918年7月报道称:“湘民不幸罹此鞠凶,醴陵、株洲已若无人之境,宁乡、永宝几为绝粒之乡,妇女投缳,苟全名节、老稚觅死,尽赴洪流。”“深望四方善士中外仁人存己饥己溺之怀,宏物与民胞之量,慷慨解囊。”(10)

这样的募捐启事一经,便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各界民众纷纷捐款。如1918年7月申报上刊登的敬谢启事提到中国红十字会敬谢无名氏大善士捐助湘灾200元。(11)经过登报呼吁后,捐款、食物纷纷送来,保证了红十字会随时散放急赈的需要。

由于衡山属于攻战要冲,蹂躏尤其惨重,当时正值严冬,贫民没有棉衣御寒,当地绅商特将灾情电函到上海总会,请求上海总会予以赈济。上海总会同意拨放棉衣千件,大洋1600元给衡山分会。(12)

1919年,岳阳各县因连续遭遇水灾和兵乱的危害,粮食奇缺,民众流离失所。上海红十字会为赈济灾民,特意派员在岳阳县城厢地区设立施米厂,散发白米760多石,赈济灾民13750人,并运来大批棉衣、大米及现洋分发到灾区各县。(13)

1919年3月上海中国红十字会在总结湘赈成绩中说道:1918年湘省惨遭兵燹,导致人民苦不堪言,湖南共有灾区19处,上海中国红十字会拨给棉衣28350件,现洋8123元,食米1193担,丐粉5140包,新台票12002串。

总之,红十字会在护法战争期间散放的善款善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湖南灾区贫苦难民的生计问题,使他们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2、设留养所

战争是滋生难民的温床。战事发生后,出现了大量难民,他们是战争的受害者,而在此之中,妇女儿童尤为脆弱。因此,对妇孺的救济成为此次红十字会救济工作的重点。

1917年10月傅良佐督湘时,因刘、林独立,衡阳战事发生,衡阳红十字会为保护居民,特设一红十字女会员寄宿舍,以保护衡城妇女。

1918年湘潭红十字会设立妇孺救济所,对身处美国益智学校、长老会礼拜堂男女医院各处妇孺老幼“茶饭一切概由该会供给,不取分文,”“兵民伤者共百数十人,当经医院治疗,所有伙食、药料、添置、被褥及医士、看护薪津一切费用皆系该会筹措,此外尚有未伤之北军数十人,该会多方救护并供以饔,助以路费。”(14)

1918年3月长沙分会理事长颜福庆医士召集中外绅商设立妇孺救济所及设临时医院。3月25日晚,“南军退出省城,留有残兵地痞乘风将大街精华之地抢劫一空。值此纷乱之际,长沙分会派人救领妇孺往各区救济所避难。此次救护难民及南军伤兵约有800名。”

中国红十字会和湖南各地分会通过散放急赈和设妇孺救济所,有效地减轻了战争带来的灾难,起到了安定社会与救助民众的作用。

三、护法战争期间湖南红十字会兵灾救护的影响

湖南红十字运动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红十字会的救援行动促进了红十字会本身的不断发展,湖南红十字分会的救护实践也为之后湖南红十字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一方面,护法战争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仍采取护国战争时湖南的救济模式,分电湖南各分会召集医队前往救护,并设临时医院救济受伤兵民,对于中国红十字会常德分会时疫医院等制定了分会章程进行指导,反映出红十字会总体救济水平的提高,救护的内容更加全面。

在此期湖南的红十字会运动中,中国红十字会更加意识到社会动员的重要性,多次利用报刊媒体刊登募捐启事,及时公告各地受灾情况,发动各界踊跃捐款或直接参与救护行动。如在上海红十字会的动员下,汉口分会“已组织救护掩埋各一队,拟即出发,合先电达,请呈中央转咨傅、王两督军及前敌各司令严加保护所有车舟。”(15)同时,民众也积极捐款,如中国红十字会敬谢无名氏大善士捐助湘灾洋二百元正。(16)这些善款善物的捐助离不开中国红十字总会的社会动员,而善款来源的广泛性也说明中国红十字会的救护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认可,从而有助于红十字会的健康发展。

此外,上海总会总办事处还在湖南成立了湘赈干事部,“阮君惟和唐君浩镇又负疾先后亲湘省,闻调查计划,其干事魏君延晖、武君兆桐、刘君大成等各本其冒险之精神出入锋镝,探赜索隐,以究其实。”(17)以便在湖南更好的开展救济,这些都反映出中国红十字会不断走向成熟。

另一方面,护法战争期间湖南的红十字运动对于民国时期湖南的红十字运动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它上承辛亥革命时期湖南红十字救济的优良传统,下启北伐战争时期湖南的救护运动,为之后湖南红十字运动的开展积累了经验。

由于从护国战争开始,中国红十字会转变对湖南的救助模式,更注重分会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了湖南各分会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了他们的实地救护能力,救援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在中国红十字会的指挥调度下,湖南各地分会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早在战争发生之前,湖南就有红十字分会未雨绸缪,考虑救护问题,如前文所述的宝庆分会和衡阳分会。这些分会在之后湖南的红十字运动都积极行动,为其开展救济提供了经验。

总体而言,在护法战争期间,中国红十字总会和湖南各地分会对湖南的兵灾进行了救济,取得了较圆满的成功。正如1919年10月湖南红十字分会自我评价道:“自成立以来,黾勉从事,成绩昭彰,口碑俱在。”(18)他们用实际行动减轻了湖南民众的痛苦,实践了红十字会“平等、博爱”的口号。通过对此期湖南红十字运动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化护法战争研究和中国红十字会研究,从中吸取有益经验,为今天的红十字运动事业提供借鉴,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湖南善后协会编纂:《湘灾纪略》,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12页。

[2]参见刘泱泱主编:《湖南通史》(近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771页。

[3]叶镜吾:《戊午株洲兵祸记》,《株洲文史资料》第2辑,1982年版。

[4]邵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邵阳市志》第4册,《民政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47页。

[5]中国红十字会湖南分会资料(1911―1933),湖南图书馆藏。

[6]岳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岳阳市志》第3册,《民政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6页。

[7]1917―1919年《大公报》

[8]1917―1919年《申报》

作者简介:毛双(1990-),女,汉族,湖南省湘潭市人,在读研究生,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方向:社会史.

上一篇: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太平沟金矿勘查中的应用 下一篇:恰白·次旦平措先生史学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