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诚信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失灵及其治理

时间:2022-09-06 01:38:18

论政府诚信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失灵及其治理

摘要:从政府诚信视角研究公共政策失灵,分析公共政策失灵的原因,寻找治理公共政策失灵的途径对于促进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具有特殊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府诚信;政府诚信缺失;公共政策失灵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074-01

1 公共政策失灵的原因

公共政策失灵,是指一项公共政策的过程或结果偏离了政策制定者实际预想的目标,并对政策的标的群体造成了始料不及的负面影响。造成公共政策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决策失误

公共政策以公共利益为依据,但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公共利益的内涵会有不同的变化,因此,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比较困难,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另外,现代政策的制定需要信息,政府制定政策时可用的信息是有限的,因而许多公共政策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的,这就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1.2 政策偏离公共利益

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国家利益、政府利益、集团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纵横交织,再加上政府官员有其自身利益的追求,政府官员制定的政策有可能偏离公共利益。在我国,一方面,政府官员制定一些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的政策,这种现象又叫“政治过程中固有的近视。”另一方面,政府官员制定的公共政策容易偏向一些利益集团。

1.3 公共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由于政策效应具有滞后性,从政策制定到实施生效的过程中,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以致政策失效。另外,政策的有效执行依赖于政策的形成、类型、范围及受支持的程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行机构和人员、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稳定或环境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任意方面或它们之间的配合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政策的失效。

1.4 体制及监督机制的缺陷

以多数原则为基础的民主制是现代国家所采用的通用决策体制。但是,这种民主体制是很不完善的,而且现有的监督机制是不健全的,政府官员都是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工作,这样,监督就完全可能由被监督者操纵,后者有可能制定并实施某些有利于自身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

2 政府诚信重构与政策失灵治理措施

政府诚信建设是构建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虽然我国政府在诚信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是力度仍然不够,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真正的阳光政府。

2.1 继续加强对政府诚信的宣传教育工作,牢固树立诚信观

首先,要转变观念,加强官德教育,转变其官本位思想,增强广大行政官员的诚信意识。改变过去认为政府的权力可以不受制约的错误看法,由任意行政到信用行政,懂得政府的每项权力都来自人民,必须以诚实的态度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其次,要在政府工作人员中普及诚信教育,加强诚信宣传,更新观念,把诚信融入到政府的执政理念中。最后,加强警戒教育,把诚信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之中,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

2.2 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亘古不易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完善立法使政府诚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将从深层次上推动政府诚信建设。我们既要健全诚信法律保障机制,又要建立严格执行诚信的制度和相关法规,将诚信责任制度化。同时,既要重视同体监督,又要注重异体监督,这方面可以借鉴香港设立廉政公署的经验;建立诚信责任追究制,加大政府监督的力度,确保权责一致;畅通民众投诉渠道,完善举报奖励机制,建立举报案件处理追踪制;完善民心工程考核制度等和百姓利益相关的制度。

2.3 形成合理的政府利益结构

建构合理的政府利益结构,必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用人民利益来统领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同时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人民利益这一根本目标,区别对待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不同层面。首先,要切实保障基本利益。如果政府官员的衣、食、住、行等基本资源和条件得不到保障的话,必然导致人心浮动,甚至违背其应履行的职责。其次,要基本满足其角色利益。如果无视角色利益的存在,必然导致其缺乏足够的能力和动力去履行其角色所要求的职责和义务,直接引发利益冲突。最后,要坚决打击失常利益,确保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2.4 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陕西“华南虎”事件,河南杞县核泄漏事件都是由于政府没有及时的公开信息,才造成了事态的恶化。最近几年,政府在政务公开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2009年广州首次公开政府预算;2010年四川省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公开了其公务开支明细表。但是,总体上来看,我国政务公开的透明度仍然不高。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如网络、报纸、电视等,将政府的法规、政策、职能、办事流程、重大事件的公开,置于公众之下,减少暗箱操作。另一方面,我们要让广大人民参与进来,进一步完善听证制度,建立真正的“阳光政府”。

参考文献

[1]程立显.伦理学与社会公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97.

[2]王威,于歆.我国公共政策失灵的原因及解决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6).

上一篇: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探讨 下一篇:北欧福利经济模式的困境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