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时间:2022-09-06 12:29:34

试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摘要:本文从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分别论述在医院如何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同时提出对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从而提高其经营效率。

关键词:医院 内部控制制度 控制环境

■一、 内部控制概述

1、 内部控制定义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2、 内部控制要素

COSO内部控制框架认为,内部控制系统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要素组成,他们取决于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融入管理过程本身。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辨认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如核准、授权、验证、调节、复核营业绩效、保障资产安全及职务分工等。

(4)信息与沟通。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需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

(5)监控。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被监控。监控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下,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过程。

■二、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包含的内容及实施

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内部控制制度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经过一定程序才能完成。

1、 有效实施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改善医院内部环境

现在的卫生系统内控环境普遍薄弱,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即使有一套内控制度,也缺乏执行力,有的根本是形同虚设。这主要是医院管理者对内控制度认识不足,以及人员素质等控制环境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起来不够力度。

(1) 明确医院管理层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权限,实行财务一支笔制度。从院长到财务科长及财务科相关工作人员,层层把关,对不合理的开支坚决杜绝,对重要项目决策及大额资金的使用,需由院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在医疗物资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制度,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合同订立与审核、付款申请与执行,均为不相容岗位,应有不同的人员来担任,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全过程。

(2) 医院各职能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授权一定要明确,因岗设人,责任到位。由于医院行业的特殊性,现金流量特别大,对此,应设置专人,对每日的挂号、门诊、住院收入逐一汇总,一一核对并收缴,以防止挪用公款、舞弊行为的发生。同时还应发挥社会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授予审计部门一定的权力,对工程预算、结算进行审核,签注意见,以改善内控制度有效实施的环境,为改进内控制度提供建设性意见,防治医院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2、 完善内部控制程序设计

医院内部控制程序主要包含在内部控制制度所包含的内容:

(1)组织规划控制。组织规划控制是对医院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控制,包括组织机构互相控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

(2)实物控制。实物控制是对医院实物安全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限制接近、定期进行财产清查。

(3)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对医院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详细预算或计划,并通过授权由有关部门对预算或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控制。

(4)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是医院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必须经授权批准方可进行,以防止,保证既定管理方针的执行,授权批准控制包括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

医院完善设计内部控制程序,并在实务中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各项工作。

3、经常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地评价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

(1)健全性。评价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全面建立,是否符合基本原则,具体内容主要有:在各个需要控制的环节是否采取了控制措施,而且是否紧密衔接,并建立了必要的检查监督机制。

(2)实用性。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否得到遵循,不切实际的照搬照抄一套模式,必然会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

(3)协调性。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与本单位的总体目标是否一致,各个控制环节是否紧密协作,各项控制措施是否相互配套。

(4)经济性。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如果控制措施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实施成本,可认为该措施是可行的,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考虑经济性而不顾及健全性,两者应兼顾。

■三、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1、统一认识,改善医院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环境规定一个单位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因此,塑造单位文化并影响职工的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同时医院内部控制又是一个涉及医院经济活动全方位的控制,是一整套相互监督、制约、联系的控制方法,医院各个层次的人员,上到院长下到各部门、科室、职工要共同实施,只有全院上下统一认识,才能保证医院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2、建立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

医院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是不相容;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地制衡机制。同时要注意对重要的岗位定期轮换,促进工作质量提高。

3、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

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缺失,是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医院内部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有效地行使其监督权。在设立审计部门时要注意扩大内审人员的知识面并提高其业务水平,没有高素质的内审人才,再好的制度也无法圆满实施。

总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要综合运用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模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真正得到有效实施。

上一篇:刍议统计学在证券期货市场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中财务部门的地位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