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IMS的PS域核心网规划建设方案

时间:2022-09-05 10:57:53

走向IMS的PS域核心网规划建设方案

摘 要:随着3G网络的建设以及发展,对2G和3G网络进行连接,实现无缝连接,引进IMS架构等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对于运营商而言,经济有效同时容易演进的网络结构是快速抢占市场的关键所在。该研究主要探讨走向IMS的PS域核心网规划建设方案。

关键词:IMS PS域 核心网规划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b)-0040-02

在2G网络和3G网络的混合网系统构建中,其核心网可划分为CS域和PS域。现如今对于3G系统而言,R4版本下建设IP承载IP话音业务,这是CS域内的构建。对于PS域而言,其核心网的建设问题依然需要运营商综合考虑和规划,包括IP承载网的独自建设,和CS域共用一个IP网,和2.5G的GPRS在同一个IP承载网上。该研究以中国移动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合适可行的PS域建设方案。

1 PS域核心网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现如今,中国移动的GPRS本地网已经通过GMNET承载网实现互联。目前,该网络已经获得明显的进步,尤其在某些省份城市,由于城市缺乏足够的设备冗灾能力,把不同服务GPRS支持节点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进行安排,放在不同的区域内,通过CMNET进行互联。同时,应用服务器的链接也在CMNET中得到实现。IMS是3GPP在R5版本中的IP多媒体业务子系统,以全IP分组传送,并且不需进行接入的网络架构。现如今,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已经成为多元化网络发展的趋势,意味着网络发展朝着这个大方向进行。一般来说,IMS架构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出口网关控制器、多媒体资源功能、呼叫会话控制器以及归属用户服务器等。IMS在建立于IP核心网的通信网元过程中,需要具备较高的可达度,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其构建结构不可太复杂,需要保证其层次分明且简单清晰。纵观未来的发展趋势,在PS域核心网的发展中需要以IMS为基础,对2.5G的GPRS及3G的PS域核心网进行有效的结合。

2 建设方案

2.1 2G-3GPS域及RAN

面对WCDMA及2G并存的情况下,PS核心网连接无线网络的规划构建方案主要包括两种建设方案,现对两种建设方案进行如下分析:

(1)方案一。

该次方案是将2.5G―GPRS与WCDMA网络共同接入PS核心网中。其中由于PS域核心网和GPRS核心网相似,因此可以保留原有的GPRS核心网,升级SGSN/GGSN,发展为WCDMA核心网。从而能够减少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核心网互连的数据,从而能够使用户具有较好的跨系统过渡的性能。然而,此方案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需要重新规划系统容量。因此,在升级软件硬件的过程中会导致现有网络业务发生风险。

(2)方案二。

WCDMA和2.5G―GPRS和不同的PS核心网相连接,能够为WCDMA构建一个全新的PS核心网,从而能够保持2.5G―GPRS的核心网。在当前,3G网普遍使用的方法采用的是将RAN连入不同的核心网络。此方案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最大的优点便在于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对2G网络所造成的变动,避免对现有的GPRS业务造成影响,从而能够促进网络规划及实施,并且其容量不易受到原有网络的限制。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此方案中的两个核心网需要配置更多的互连数据,因而当用户使用漫游时,会对系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综合上述两种构建方案,考虑目前我国目前GPRS网络规模较大的际情况来说,在构建方案上更倾向于方案二,为WCDMA建立新的PS核心网,有利于保证网络的稳定。

2.2 PS域IP承载网

CS域核心网在R4版本下使用IP承载网,其构建方案包括以下几种。

(1)方案一。

此方案属于GPRS及WCDMA的PS域核心网共同CMENT, CS域所采用的是新建的IP承载网。因而其具有的优势在于如下:①在此方案中完全隔开了CS和PS业务,使得CS业务独立建网,CMNET和其它任何网络无关。②在IMS体系下,由同一个IP承载网来对数据业务进行管理,在与CS域通信的过程中,仅需要和3GCS域IP承载网建立关口,便可有效地实现IMS应用。因此此结构较为简单,并且清晰。除此之外,GPRS和3G的SGSN/GGSN可以共同合并到本地局域网内,其中GMNET承载网不包括Gn接口的流量,因而能够有效地减轻CMNET的承载压力。此方案的优点在于大量的Gn流量由2G-3G互联产生,且在本地进行流转。但该种方法需要专网投资,也需要对CMNET进行扩容。

(2)方案二。

WCDMA建设一个新IP承载网,并将此作为PS域及CS域的IP数据。3G业务为独立建网,和2G业务完全隔开。并且不需要对CMNET进行扩容,不会对现有网络造成很大影响。但是该方案需要专网投资,因为现有的网络出口和其他运营商相互连接建立在原有的网络上,业务平台布置在其中一个IP承载网上。CS和PS业务的IP流量混合在一个承载网上,当PS高速业务增长后,CS业务的QOS受到一定的影响,并且QOS策略应当优于CS业务,对PS流量产生影响。转向IMS系统后,网络结构较为复杂。综合而言,建议选择方案一更为适宜。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建的核心网设备能够减少PS域核心网规划的工程,减少对原来网络的冲击。对于IP承载网而言,向IMS框架发展,将3G的PS域业务和CMNET承载连接更为方便,更具有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吴剑平.走向IMS的PS域核心网规划建设方案[J].现代电信科技,2006(8):16-17.

[2] 周红,彭宇.移动语音承载变化与移动核心网演变[J].移动通信,2010,34(16):80-83.

[3] 崔萌,高天.中国移动2G/TD和4G融合核心网集中化方案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5(3):49-50.

[4] 赵荣.南通移动TD网络PS域掉话率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8):3149-3150.

[5] 苏燕,任恩亮.由于安全模式超时导致PS域掉线的问题解决案例[J].移动通信,2013(14):24-27.

[6] 刘辉,贺肖荣.TD-SCDMA PS域业务用户感知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电视技术,2013,37(7):68-71.

上一篇:初探DIV+CSS在网页优化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述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