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提案

时间:2022-09-05 10:41:40

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提案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密切、与企业竞争力提高联系最紧密、对就业贡献最大的一类教育。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企业竞争力提高做出重要贡献。但目前中西部地区高职教育的办学基础条件和高水平教师的比例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办学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加大对高职教师培训资助的力度、加强政策倾斜和引导支持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以加快中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财政投入 政策倾斜

高等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密切、与企业竞争力提高联系最紧密、对就业贡献最大的一类教育。通过多年办学实践,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企业竞争力提高做出重要贡献。对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建设小康社会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全国一样,中西部地区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办学基础条件(如教学仪器设备均值)和高水平教师的比例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办学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国家示范高职和骨干高职数量东部地区省均达8.67所,而中西部地区只有5.33所。我们认为当前中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存在如下困难:一是中西部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最后三名都在中部,其生均经费为4300左右,仅是全国平均水平(8542.30元)的一半。二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农民的收入都大大低于东部,困难家庭子女比例大,高职学校的学生交学费和生活费均有很多困难。三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低,大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较少。因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联合办学少、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等。为使中西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职业教育是公益性事业,离不开市场,但是不能依靠市场,需要公共财政积极支撑。为此国家要尽快制定高职学生人均经费的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的基本标准。本科院校目前学生人均财政拨款的基本标准为12000元,建议高职院校学生人均财政拨款的基本标准为本科院校80%,即9600-10000元,同时发挥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按照东、中西部地区的财政现状制定国家和省市(及主办方)的投入比例及足额拨款保障机制。

二、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中西部地区大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困难家庭或弱势群体。其学费、生活费等对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有时甚至会导致一些刚刚脱贫的家庭因孩子读书而返贫。为保证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家庭孩子能顺利完成学业,减少学生家长的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建议国家队中西部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的比例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高20%,且国家助学金金额从现在的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5000元。

三、加大对高职教师培训资助的力度。高职要办出质量,教师是关键。建议国家要在现有教师培训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高职教师培训资助的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途径。

四、加强政策倾斜,引导支持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高职办学的必由之路,而现实情况多是学校一头热。改变这种现象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引导是关键。一是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在行业企业购买实习岗位,供高职院校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同时对实习岗位建设成绩突出的企业予以鼓励。二是建立相应减、免税制度。对为学校提供师资、传授先进技术技能的企业免除部分教育附加费。对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企业给予经费上的补偿和免除部分教育附加费。三是出台中小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信贷政策。政府设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根据中小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程度确定给予政府贴息贷款的力度。四是完善已出台的政策。对国家已出台的支持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相关文件如《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E2007)42号),《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E20073 42号)等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本文系民建中央副主席、武汉大学教授王少阶同志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的提案。

上一篇:美国发展玉米乙醇对中国的利弊影响与启示 下一篇:班级管理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养成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