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来淮南市城市化进程分析

时间:2022-09-05 10:17:39

以来淮南市城市化进程分析

[摘要]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目前,淮南市城市化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单指标即人口城市化率,本文运用均方差方法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多个指标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淮南市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进而分析了1990年以来淮南市城市化发展的几个阶段。

[关键词]城市化 进程 淮南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49(2010)05-0090-03

关于城市化的概念争论较多,在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定义,总的说来,人口学强调城市化即人口城市化,经济学强调城市化即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地理学强调经济要素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和集中,社会学强调人的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对城市化水平测算的单指标方法通常采用非农业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表示城市化率。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是,城市化过程不仅仅是人口的城市化过程,还应包括经济、生活、城建等多方面的城市化,所以,仅仅采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容易导致测度的不准确。本文采用多指标方法对淮南市1990年以来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通常认为,城市化水平指标应包括人口指标、经济指标、城镇建设指标和人民生活指标等多个指标,这些指标可以进一步细分构成一个指标集合。本文共选用了13个小类指标(见图表1)构成原始指标集,通过均方差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作为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指数。

一、数据采集

本文涉及1990年到2007年(1992年数据难以整理)淮南市人口、经济、城镇建设和人民生活等方面13个指标,数据根据历年《淮南年鉴》、《安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整理。

根据1990年以来不同年份淮南市人口城市化率及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的变化情况,可将淮南市城市化历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发发展阶段(1990年-1995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g0年代前五年,淮南市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三倍,经济增长的同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此阶段,淮南市城市化水平增长较快。特别是90年代初的淮河流域大洪水,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但第二、三产业快速增长,消除了农业发展退步的影响。

第二阶段:稳步调整阶段(1995年-1999年)。90年代中期后,淮南市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破产数量激增,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从57.4%直线下滑到9g年的50.4%,受工业发展缓慢的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在此阶段,淮南市城市化进程放缓。

第三阶段:加速发展阶段(2000年-2003年)。2000年以后,淮南市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10%的增长速度,工业得到恢复,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从85.2%增长到89.6%,受此影响城市化率也随之快速增长。

第四阶段:重新布局阶段(2004年-2007年)。2003年,淮南市人口受城市布局及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人口城市化率在2003年末发生下降,但城市化综合指数保持增长,说明在人口发生变化时,城市化发展的其他因素没有停滞不前,城市化的发展方式得到了转变,城市化质的发展在发生。

总体上说,淮南市城市化水平在改革开放以来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城市化水平一直落后于工业化水平,2007年淮南人口城市化率达到46.24%,同年工业化率为55.51%。同时,淮南市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进程基本一致,在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时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在经济增长放缓时城市化发展也趋缓。可以说,淮南市经济发展同城市化发展是同步的。所以说,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是推动淮南市城市化进程可采取的主要方式。

上一篇:房地产行业网络营销问题探讨 下一篇:从《荆楚岁时记》看魏晋南北朝的端午节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