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留白”促进自主

时间:2022-09-05 06:02:23

巧用“留白”促进自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所以,我认为给学生多留一点表达的机会,留一点探索的空间,留一点参与评价的热情,留一点建构深化的体验,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运用“留白”,充分发挥教学的“空白效应”呢?现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师生对话中“留白”。促进学生自主表达

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当人在观看一个不完满即有“缺陷”或“空白”的形状时,会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或“空白”,使之趋向完美,构建成一个“完形整体”,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我觉得教师可以在师生对话中通过“留白”的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顺利、精彩地表达出来。

师生对话中的“留白”可以循序渐进。开始,可以把最关键的词语留给学生“补白”;接着,可以尝试教师只说前半句,让学生来接后半句;最后,甚至可以教师只说一两个关联词语,让学生把话补充完整。比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为了帮助学生把握分数的意义,我设计了带有“空白”的提示句:“把____平均分成___份,每份就是__分之一。”又如,在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在学习明确了“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得到的数就是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后,我在对话中留白,“既然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得到的数就是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接上了后半句。“那么,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得到的数就是原数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这样的“补白”充分显示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在我看来,这样近乎“逼迫”式的对话方式,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自觉地倾听,顺应着教师的启发不断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而且通过不断加大“留白”量,逐步提高学生自主表达的要求,能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二、知识迁移处“留白”。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系统性强,是由许多内在紧密联系的“知识点”连接成的“知识链”,甚至是“知识网”。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具备知识迁移的条件时可以大胆“留白”,把学生能够自主迁移的知识点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运用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操作方法归纳出长方形的特征。随后,在教学正方形特征时运用“留白”,让学生自主探究正方形的特征。学生顺利地将研究长方形特征时获得的方法经验迁移到对正方形特征的探索活动中,成功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这样的例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比比皆是。

这种“留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留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久而久之,能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迁移”的能力,使学生在“迁移”的思维习惯下自主探索新知识。

三、评议反思间“留白”。促进学生自主评价

新课程标准强调“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目的要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等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提供学生充分的反思评议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空白”,激起学生急于填补、充实“空白”的欲望,促使反思活动能更好地进行,以达到反思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时,我创设了问题悔晓:公园打算进行展,有黄色、白色、紫色三种若干盆,最少可以从中选择一种颜色,最多可以选择三种颜色。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学生纷纷用自己的方式在草稿本上把昕有的情况一一列举出来。随后我有意运用评价“留白”,组织学生们自主进行了一场反思评议。开始,有的学生把列举的方法用文字――写出来,立刻有学生认为麻烦,可以列表。当展示出学生自己的表格后,有的学生评价表格的确省时;也有的学生提出列举得没有顺序,要修改。在学生看到修改后的表格一致认可时,我又引导大家反思:“真的就完美无缺了吗?”片刻沉默后,有学生提出:“表中没把选了几种花的分类表示出来。”最后,大家动手把表格完善。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不断反思、评议后,终于生成了最优的列举方法,这一切显得水到渠成。教师的评价“留白”引发了学生自主的评价“补白”,留出了意外的收获。

四、课堂总结时“留白”。促进学生自主深化

传统的由教师以“独白”方式进行的“完美”式总结和新课改的理念完全相悖。新课改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提倡学生要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为此,我主张在课堂总结时教师应恰当“留白”,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探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讲完新课以后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让学生深入教材,这是上课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事实上表达的就是一种“空白效应”。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课堂总结时,我有意留白,只问:“你还有什么想问老师或同学们吗?”学生们提出“为什么一年分12个月?”“为什么大月不是1、3、5、7、9、11这样的单数月份,小月不是2、4、6、8、10、12这样的双数月份?”“为什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有时是28天,有时又是29天?”这一系列问题,它们源于学生自己心中的疑惑。我没有介绍课前搜集好的资料,而是反问:“这么多的新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有的学生提出了查阅《十万个为什么》,有的学生提出要上网搜索。于是,课后学生们自主查找资料后完成了一篇数学周记。正是总结中应用了“留白”,才诞生了这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把学生们更广阔的思考延续到了课外……

总之,“教学留白”这一做法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留白”手法,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切实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课堂留出空白,就是留出精彩。

上一篇:传统盐卤豆腐20元一块 下一篇:王东:将镜头聚焦社会视阈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