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学和经济决定论的角度看媒介帝国主义

时间:2022-09-05 04:12:05

从东方学和经济决定论的角度看媒介帝国主义

东方学视角下的媒介帝国主义

1969年,关注传播与国家发展议题的美国学者赫伯特・席勒(Herbert Schiller),以他的《大众传播与美国帝国》一书,揭开了媒介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序幕,被后人称之为研究媒介帝国主义的先驱。①在这本著述中,席勒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媒介帝国主义”的概念,但他对“传播优势”问题的最初阐释,蕴涵了许多批判西方(主要是美国)传媒的思想。席勒认为,美国的传播势力凌驾全球,是与美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结合的产物,美国的大众传播就是美帝国主义在全世界的延伸。②而媒介帝国主义这一概念的最先提出者鲍依巴瑞认为,媒介帝国主义即指“任何国家媒介的所有权、结构、发行或传播内容,单独或总体地受制于他国媒介利益的强大压力,而未有相当比例的相对影响力。”③

当西方面对着无法使异己顺利归顺的处境时,西方人给东方强硬地加盖了妖魔的帽子,企图通过媒体宣扬子虚乌有的构造来消灭、同化异己,巩固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及文化在全世界的地位。西方媒体通过优化自己、贬低异类的方式,成为西方利益集团排除异教徒的惯用手段。通过媒体的强大攻势将自有价值观进行进一步故事化和神话化,加之大众媒介的放大镜效果和媒介帝国的强大宣传力量,使有着悠久文化传承和历史进步的东方客体与现实认知渐行渐远。由此可见,当媒介掌握在某一利益集团手中,并面对重大利益时,媒介构造的“事实”改变了现实,给社会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往往不是事实真实的体现,就像西方人眼里的东方不是一个实际意义上的实在的东方,而是一个被“创作”的虚构的东方,东方成了西方偏见和媒介帝国主义下的牺牲品。

经济决定论对媒介帝国形成的解释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各个文明发展的根源。④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作为一种唯物主义一元论,以经济为第一性的决定因素。⑤因此,一切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现象都不能在经济意义之外来解释。例如,民族主义和民族认同只能在其经济根源中才能理解。一方面, 经济是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政治和意识形态则只是经济的反映和表现, 因而任何非经济现象都能在经济中找到原型和说明。另一方面, 经济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自始至终占着统治地位, 任何社会变化都取决于经济的变化, 都只能从经济局势中获得答案。总之, 似乎只要掌握了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的分析, 就能够解答一切文明的兴衰之谜。经济的存在是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存在的最基本条件。人一直是作为大自然中生物不断进化的结果,所以说人首先是一种物质存在物,之后才能成为社会的存在者。这种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物质关系, 是社会大历史中最首要的条件, 这样看来,维持人在社会中存在需要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同自然界不断进行能量交换。“所以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 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⑥

一言以蔽之, 经济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文明的凸显与否的决定因素。因此,它相对于那些非经济因素来说, 是社会的第一性的决定因素。同时,经济的性质是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性质的力量。由于经济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最基本条件, 因而在此基础上展开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由此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 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性, 从根本上决定着整个社会形态的特殊性质。一方面,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 在基本性质上总是与特定的经济形态相适应。另一方面, 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一定的社会形态的基本结构, 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总体结构总是与他们的经济水平相适应。在这一特定的意义上, 马克思把经济的决定作用形象地表述为“手推磨”创造了封建社会, “蒸汽机” 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要理解整个社会的结构及其基本性质, 在根本上也是最终的意义上, 应该到社会的经济生活、到生产方式的性质中去寻找。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短时间内超过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使美国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占据了世界霸主的位置。根据萨米尔・阿明和贡德・弗兰克提出的依附论,强大的经济为美国带来了“五大垄断”――新技术垄断、全球金融垄断、自然资源垄断、媒体与传播垄断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垄断。⑦随着“第二媒介时代”的到来,媒体与传播垄断是美国媒介帝国形成的砝码,美国试图不断宣扬后殖民主义的媒介观。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虽然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4,但其拥有世界报纸发行量的3/4,占世界人口3/4 的发展中国家只占世界报纸发行量的1/4;发达国家集中的北美和欧洲,广播发射台的数量占世界总数的3/4,而发展中国家集中的亚洲和非洲只占约1/8。⑧同时,在信息流通方面,信息的传播方向大多是由发达国家导向发展中国家,并且伴随着来自西方的价值观。

小结

在谈媒介帝国主义的时候,我们似乎过于强调媒介效果中的“魔弹论”,认为人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体所要传递给大众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不具备任何反抗能力,只是一味地接受媒体传递的内容。我们已经验证受众在接触媒介信息的时候,具有主动选择性。对于外界赋予的信息,大众根据自己不同的社会背景和需求对信息进行筛选,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当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况下,面对信息,受众可能处于手足无措或全盘接受的状态,但当媒介信息全球化到来后,面对有如泉涌的海量信息,受众对信息的选择余地增大,选取信息的主动性就随之增强。这样,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一味地传输西方文化的目的就不那么容易实现了。这样看来,媒介帝国也许没有那么可怕。

注释:

①李金铨:《国际传播的挑战与展望》[M], 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3年版

②杨瑞明:《从“现代化”到“全球化”――媒介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3:39

③陈世敏:《大众传播与社会变迁》[M],台湾三民书局,1992年版

④余品华:《历史唯物论和“经济决定论”――兼评西方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的一个观点》[J],《江西社会科学》,1985:5,57

⑤时光:《经济决定论与多元决定论的再考察》[J],《四川大学学报》,1987,4:84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⑦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M],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⑧何世杰:《东方学视野下的媒介帝国主义》[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84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上一篇:我国手机媒体研究的量化分析 下一篇:内参的几个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