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理课本培养自学能力的探究

时间:2022-09-05 02:53:48

利用物理课本培养自学能力的探究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教师通过教学不但要打开知识的大门,引导学生走进去,还应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因此,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教师要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

首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了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其次在乎时要多为学生阅读课本创造条件。学生自学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己消化才行。最后作业题应少而精,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重要的是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

二、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

物理课本中既有对现象的描述,又有对其的分析,概括;既有定量计算,又有要动手做的实验。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象)还有图画“语言”(插图、照片)。看这样的书,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数学的计算及其含义。学生刚开始是不易读懂,也不习惯的,因此,一开始教师就必须用心的加以引导,要求学生从头到尾地看,并给予指导,必要时,在课堂上还得边读边讲;重要的句子、结论要求学生用笔划出来,对一些叙述较复杂的段落还要分析解释。物理公式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规律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学生不易看懂,也往往把它当作代数来看待;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要帮助他们去弄清其含义,因此,先要训练学生当“翻译”,经常要求他们将某一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译”成文字语言或将文字语言“译”成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然后求学生还要了解掌握公式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各物理量的单位以及单位公式的变形等,经常通过这样的训练,就能逐步的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

学有所用是促进学生自学的动力,老师应指导、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当学生看到自己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某一个问题时,就会受到极大的鼓舞,自学热情就会空前高涨。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的内容是对一些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概括、抽象的产物,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方法的“ 源泉”。

例如:在学习“简谐振动”时,设计问题的方法较多,可以将教学内容按层次和逻辑关系分解,设计层次性问题,为学生自学过程提供“路标”,引导自学。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自学。1.平抛运动与悬挂的重物在空间的自由摆动:A.二者运动情况有何不同?B.二者受力情况和加速速各有什么不同?2.弹簧振子与质点有哪些相同之处?弹簧振子与实际弹簧又有何不同?3.对于弹簧振子:A.为什么振动?B.这种运动有什么特点?C.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自由振动,其位移增加时,速度、加速度、弹力、动能、势能各将如何变化?反之位移减小时情况又如何?4.回复力与向心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有哪些?5.什么叫简谐振动?它所受合外力和加速度的表达式形式各是怎样?6.证明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的振动是简谐振动。

四、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对物理学习常常感到:“一看就会,一讲就懂,一做就错”。其主要原因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不善于有序思维,没有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学生的学习深化过程是一个解惑排难的过程。当学生有难需排时,教师最好不要急于解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要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针对性自学,让学生自己解惑排难。

例如:高一学生在学习“向心力”时,往往误认为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单独的某个力,他们在分析作圆周运动物体的受力时,除分析实际几个受力外,另外又加上了一个向心力。对此我认为应针对这一重点进行置疑,引导学生自学。我们的做法是:由学生针对性自学“向心力”一节的有关内容,回答:1.向心力是根据什么命名的?2.无具体条件,仅知物体做圆周运动,能否指出向心力的施力物体?3.向心力是合力还是某个具体的力?通过这些重点置疑,启发学生针对性自学,从而使学生自觉澄清对向心力的模糊认识。这种通过学生针对性自学,自己解惑排难,既可让学生享受到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学兴趣,又可增强自学信心,还可使学生学会把握自学的重点和难点,可谓是收到了“一石三鸟”的自学效果。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值得广大物理教研人员及教师探讨的课题,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文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恳请物理学界同仁批评指正,共同探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佳途径,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滴点录 下一篇:Legal Consideration on the Confucius Inst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