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时间:2022-09-05 01:55:09

乡村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镇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件》(394号令)和《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结合我镇实际,编制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的特征

我镇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村社,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另有少量崩塌和不稳定斜坡。

根据年初各村拉网式排查,截止目前,全镇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共计8处,以滑坡为主,规模以小型为主,一般对村民危害不大,一般性地质灾害点依然存在不稳定状态,需要继续加强监测和防治。

二、主要灾害危险点分布

根据《省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和《省地质灾害(补充)调查与区划设计书》和各村社的排查,我镇地质灾害主要隐患点有8处。主要分布在村三组和二组、三组,地质灾害主要威胁到耕地被毁或严重受损,房屋倒塌或成危房。

三、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1、村三组家房后滑坡;

2、村三组家房后滑坡;

3、村七组家房后滑坡;

4、村二组家房后滑坡;

5、三组方房后滑坡;

6、三组家房后滑坡。

四、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范围

根据《省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我镇村是我镇地质灾害易发区。我镇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主要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影响区域内的农户、耕地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将直接威胁到我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重点防范期

我镇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季节性降雨情况密切相关,在雨水的渗透下,不稳定斜坡更易产生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时段为5至10月,其中6至9月为地质灾害高发期,因此我镇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6至9月。

六、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二)全面排查隐患,认真落实制度。在汛期来临期前,各村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再次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隐患及时做好防治预案,并将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公示。将隐患点的具置、受威胁的人数、监测人员姓名、联系电话等情况公布在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处的醒目地方。

(三)建立专业队与当地村民相结合的群测群防体系。大力宣传和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科普知识,使广大群众掌握基本的地质灾害识别,监测,预报知识和避让措施,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救灾意识。通过发放“防灾避灾明白卡”,明确村、组、户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监测人、联系络人,确定预警信号,避灾线路。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随时保持高度警惕,在雨前、雨中、雨后严密监测房前屋后各种变化,一旦发生险情,及时撤离。村组要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发现险情要及时汇报,立即处理。

(四)落实防治经费。村、组两级应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因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经费,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人承担。

(五)完善各项制度,增强应急反应能力。各村应根据灾情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地质灾害指挥部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分队,加强,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群众熟悉逃生路线和技能,进一步完善汛期值班,监测预报,汛前检查,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应急调查,领导到场,有效处置等制度,对新发生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和已发生的地质灾害要及时开展应急调查,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提高灾情应急反映能力,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切实做好我镇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上一篇:水利工程产权和管理体制改革述评 下一篇:试论山区节水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