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渗漏处理措施经验总结

时间:2022-09-05 01:38:31

水工建筑物渗漏处理措施经验总结

摘要: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外表面比较容易出现病害,如裂缝、渗漏等,渗漏是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常见的一种老化病害现象。渗漏会使建筑物内部产生较大的渗透压力和浮托力,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渗漏还会引发溶蚀、侵蚀、和钢筋锈蚀等病害。漏失的起因往往比较简单,设计失误,施工质量欠佳,后期维护不良,或是受到意外载荷都有可能造成贯穿性裂缝或是连通的蜂窝孔洞,在水压作用下最终导致渗漏,本为针对渗漏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渗漏病害的处理经验做一些总结。

关键字:水工混凝土;渗漏;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主要任务是引水、输水、挡水和泄水,与“水”密切相关,而水又是无孔不入,特别是压力水。因此,渗漏是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渗漏会加速混凝土结构的老化,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按渗漏的几何形状可把渗漏分为点渗漏、线渗漏和面渗漏三种,本文将分析产生这三种渗漏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渗漏产生原因和处理原则 2.1渗漏产生的原因 在出现渗漏后,为提出解决措施,我们要进行渗漏成因分析,主要包括变形缝和裂缝的渗漏成因分析。 变形缝是沉降缝、伸缩缝和抗震缝的总称,具有止水的作用。变形缝止水结构失效有设计、施工和材料等三方面的原因。

(1)设计方面的原因:变形缝尺寸设计不合理,密封止水材料的长期允许伸缩率不能满足变形缝变形要求等.

(2)施工原因:止水带位置偏离、止水带周围砼有蜂窝孔洞、砼面脱离、止水带焊接不严密和密封材料嵌填质量差等.

(3)止水材料方面的原因:止水材料因年久失去原来弹塑性,或因老化腐烂而开裂或被挤出等。 渗漏裂缝主要与砼的开裂有关,砼是多相复合脆性材料,当砼砼拉伸变形大于其极限拉伸变形,或拉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时,砼就会产生裂缝。推断分析渗漏裂缝形成原因可以从砼材料性能、结构设计、施工、环境条件、外载作用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着手进行。

2.2渗漏处理的原则

(1)渗漏处理方案应结合水工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水质)等具体情况,根据渗漏调查分析渗漏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求以最低的工程费用达到预期的修复目标。处理渗漏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渗漏给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带来的危害,并能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结构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延长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选择修补材料时,要结合具体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水质)考虑修补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耐久性,特别是修补材料对水质的污染的适应性。

(3)渗漏处理如果在渗漏水状态下进行,应遵循“上截下排,先排后堵”的实施原则,最好是在枯水期或无水期内进行。为了建筑物的稳定,尽可能靠近渗漏源头进行防水堵漏,这样既可直接止住渗漏,又可降低结构物内部渗透压。

3. 处理措施

3.1点渗漏处理措施 根据渗漏水压力的大小。应采用背水面堵漏处理方法。

(1)当水压小于9.8kPa时且漏水孔较小时可采用直接堵漏法,分以下几步:首先,先将漏水孔凿毛,然后对孔壁进行剔凿,使其与混凝土表面接近垂直,这点很重要,若剔成上大下小的楔形槽堵漏的效果就会大减。用水冲净槽壁。其次,配制快凝止水灰浆,将其捻成与槽直径相近的圆锥体。待灰浆圆锥体开始凝固时,迅速用力将其堵塞于槽内,这是水泥塞在压力作用下向孔壁四周挤压使灰浆与孔壁紧密结合,封住空洞,达到堵漏的目的。最后,在完成堵漏的部位外面涂抹防水砂浆保护层。

(2)当水压在1kPa―39.2kPa时可用下管堵漏法,分一下几步:首先,在如此压力下,漏水孔壁的周围肯定存在松动混凝土,应及时清除。其次,对渗漏部位凿孔,凿成适于下管的孔洞。再次,将塑料管或胶管插入孔中。使水顺管导出并用快凝灰浆把管子的四周紧密封闭。待凝固后,拔出导水管。最后,按直接堵漏法把孔洞封死。

(3)当水压大于39.2kPa时可用木楔堵塞法,分一下几步:首先,在漏水处凿成孔洞,将一根比孔洞深度短的铁管插人孔中,使水顺管子排出。其次,用快凝灰浆封堵铁管四周。待快凝灰浆凝固后。将一根外径和铁管内径相当且裹有棉丝的木楔打入铁管,将水堵住。最后,在完成封堵的部位,用防水砂浆层覆盖保护。

(4)灌浆堵漏法适用于空洞较大,水压较大且漏水量大的孔洞的封堵常采用灌浆堵漏法,分一下几步:首先,对漏失部位进行加工将漏水孔口凿成喇叭形。其次,用快凝灰浆把灌浆嘴埋人空槽中,并封闭灌浆管四周,使漏水顺管集中排出。最后,用高强砂浆回填至原混凝土面,待高强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沿灌浆嘴顶水灌浆。

3.2面渗漏处理措施 (1)对于一般类型的表面渗漏可采用表面涂抹覆盖。具体做法是选用合适的修补材料把渗水混凝土表面覆盖封闭起来。对于由于裂缝非常发育或混凝土内部密实性差引起的大面积散渗修补的处理可采用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护面的方法,在完成补漏工作同时还可起到补强加固作用。常用的护面材料主要有:水泥防水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环氧玻璃铜和防水涂料等。

(2)对于由于混凝土含浆量不足、离析、搅拌不均匀、漏振或冬季浇筑混凝土时出现冰冻引起的结构物混凝土密实性差的渗漏处理可采用灌浆处理。

3.3线渗漏处理措施 处理线渗漏时需根据裂缝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结构的影响程度,集中分散和渗漏量大小等情况,可分别采取内部处理,表面处理,结构处理结合表面处理的措施。内部处理。对于浅缝和只需防渗堵漏的裂缝,一般可用水泥灌浆,如对渗透流速较大或开度小于0.3mm以及受温度变化影响的裂缝,应采用化学灌浆处理;表面处理。根据裂缝所在的部位,可用防水快凝砂浆、水泥砂浆以及环氧砂浆等对裂缝部位的表面进行粘补,涂抹,嵌补以及喷浆修补等。对于裂缝渗漏量较大,但不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漏水裂缝,可采用钻孔导渗或埋管导渗。钻孔导渗即用风钻在漏水裂缝―侧(水平缝则在缝的下方)钻斜孔,穿过裂缝面,使漏水从钻孔中导出,然后封闭裂缝。从导渗孔灌浆填塞。埋管导渗即沿漏水裂缝在混凝土表面凿成上小下大的槽形,并在渗漏集中的部位埋设引水铁管,然后用棉絮沿裂缝填塞,使漏水集中从引水铁管排水,再用快凝灰浆或防水快凝砂浆迅速回填封闭槽口,最后把引水管封堵;结构处理结合表面处理。对于影响建筑物破坏结构强度或整体性的裂缝,除了采取内部处理外,有的还需要采取结构处理结合表面处理的措施。以达到防渗、结构补强或恢复整体性强度的要求。

4. 结论

(1)渗漏是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渗漏会加速混凝土结构的老化,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要严肃对待渗漏问题,在施工的各个阶段要严把质量关,减少渗漏事故。

(2)若发生渗漏事故,应根据渗漏的原因、基础情况和施工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处理方案。及时补漏,针对不同的渗漏类型,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杨荫华,柏树田.红土干燥脱水不可逆性对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1982(4):22一24

[2] 吴恒,张信贵,易念平等.水土作用与土体细观结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2):199一204

[3] 汤连生.水一土化学作用的力学效应及机理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2000,39(4):104一109

上一篇:钢结构冬季施工方法浅谈 下一篇:优质工程预算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