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腿肌间深静脉丛血栓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5 01:38:13

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腿肌间深静脉丛血栓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腿肌间深静脉丛血栓中的应用。 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6月,选择住ICU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床旁彩色多普勒观察患者小腿肌间深静脉丛血管管腔、血流情况,根据是否存在血栓形成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再根据长期卧床、急性创伤和外科手术每组分为三个亚组,比较不同亚族血栓患病率及小腿肌间深静脉丛最大管径。 结果 12例患者查出小腿肌间深静脉丛血栓形成为病例组,107例患者未见异常为对照组。12例患者均为急性血栓,二维超声见血管内低回声,部分阻塞患者血管呈充盈缺损,彩色多普勒显示完全阻塞的患者血管无血流信号。长期卧床、手术后及急性创伤患者之间小腿肌间深静脉丛血栓发生率及小腿肌间深静脉丛最大管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抗凝治疗1周~1个月进行复查,8条血管完全通畅,24条血管内的血栓回声增强、血栓变小,部分再通;2例血栓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为94.1%。 结论 采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ICU重症患者小腿肌间静脉进行探查,能够及时发现血栓形成,及时治疗。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小腿肌间深静脉丛;血栓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7-0095-03

Application of bedside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on diagnosis of crus muscle between deep vein plexus thrombosis

ZHOU Ning CHEN Fanghong TANG Zhenyan

Ultrasound Department,Lishui Central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Lishui 32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application of bedside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on diagnosis of crus muscle between deep vein plexus thrombosis. Methods Jan 2010-Jun 2012,120 cases were selected in ICU as subject. Bedside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as used to detect crus muscle between deep vein lumen,blood flow. Th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illnes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rombopoiesis. They were divided by long-term bed,acute trauma and surgery. Thrombus prevalence and crus muscle between deep venous plexus maximum diameter were compared in 3 subgroup. Results Twelve cases showed crus muscle between deep vein plexus thrombosis,as illness group, and 107 cases showed normal,as control group. All of the plexus were acute, Two dimensional ultrasound showed Intravascular low echo,part of the patients with vascular obstruction is filling defect. Color Doppler display completely blocked blood vessels of patients without blood flow signal. Thrombus prevalence and crus muscle between deep venous plexus maximum diameter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3 subgroups(P < 0.01). After therapy,eight vascular completely open,24 intravascular thrombosis acoustic enhancement,2 cases of thrombosis has no obvious chang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1%. Conclusion bedside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on diagnosis of crus muscle between deep vein plexus thrombosis in ICU,can timely find thrombosis,timely treatment.

[Key words]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rus muscle between deep vein plexus;Thrombus

下肢深静脉,从足部跖静脉丛向上到髂股静脉系统之间,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血栓形成,但小腿肌间静脉丛更容易出现血栓形成,常见于手术后、长期卧床和外伤。症状表现往往不明显,患者仅有轻微小腿胀痛、肿胀;小腿肌群轻压痛,将足急速背屈时,由于小腿肌群(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被牵拉伸长,可以出现疼痛(Homans征阳性)[1,2]。因此常被忽视,而延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大多数患者当血栓从小腿向大腿继续伸延扩展,发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才被患者发觉和引起重视。ICU患者往往病情重,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本文主要讨论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腿肌间深静脉丛血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6月,选择住ICU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例,女67例,年龄23~82岁,平均(57.3±22.9)岁。入选标准:临床诊断明确,手术后、长期卧床或急性外伤的患者,排除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起始部位、腘静脉、颈前静脉、胫后静脉无血栓形成。其中长期卧床患者29例,急性创伤患者17例,手术后患者74例。其中6例下肢轻度肿胀,余无下肢血栓形成症状和体征。

1.2 检查方法

使用西门子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宽频探头,频率为5~10 MHz。scale为5 cm/s,低滤波状态,声束夹角与血流方向呈角≤60°。患者侧卧位,多角度进行探查。二维超声检查血管壁、血管内膜、管腔内回声,对有血栓形成的患者,观察血栓的部位、范围。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血管的充盈情况及是否存在狭窄,对于单侧患病的患者可以以健侧做对照。血栓阳性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治疗后1周~1个月进行妇产,观察血栓变化情况、病变的血管是否通畅。以血酸无变化或有进展为无效,血管完全通畅和部分再通为有效。

1.3 诊断标准

急性血栓:血栓形成2周以内;亚急性血栓:血栓形成2周~6个月;陈旧性血栓:>6个月。超声诊断标准[3]:①二维超声探测血管管腔内低回声,为急性血栓;中等偏高回声为亚急性血栓;斑块状高回声,或伴有钙化为陈旧性血栓。②探头加压,静脉腔不能被压扁。③彩色多普勒显示观前内无彩色血流信号,或者血流充盈缺损。④脉冲多普勒显示无血流,或者血流频谱不随呼吸运动而发生变化。

1.4 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标准

对检测出血栓形成的患者给予抗凝治疗。治疗后1周~1个月进行妇产,观察血栓变化情况、病变的血管是否通畅。以血栓无变化或有进展为无效,血管完全通畅和部分再通为有效[4]。

1.5 研究方法

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小腿静脉见深静脉管腔血栓发生率,将无血栓形成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有血栓形成的患者设为病例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长期卧床患者、急性外伤患者的比例分布。比较三种病种血栓的发生率、小腿肌间深静脉丛的最大管径。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行×列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患者血栓发生情况

本组共纳入120例患者,其中12例患者查出小腿肌间深静脉丛血栓形成,占13%,为病例组,107例患者未见异常,为对照组。12例患者均为急性血栓,二维超声见血管内低回声,呈不规则状,部分阻塞患者血管呈充盈缺损,彩色多普勒显示完全阻塞的患者血管无血流信号。见封三图1~3。其中7例患者为单侧病变,5例患者为双侧病变。12例患者共有34条静脉受累,比目鱼肌静脉最多,占18条,腓肠肌经脉共13条,腓静脉2条。长期卧床、手术后及急性创伤患者之间小腿肌间深静脉丛血栓发生率及小腿肌间深静脉丛最大管径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小腿肌间深静脉丛管腔及血栓形成情况

注:小腿肌间深静脉丛最大管径:长期卧床与急性创伤比较,t = 2.199,P < 0.05;长期卧床与手术比较,t = 2.195,P < 0.05;急性创伤与手术比较,t = 1.363,P > 0.05

2.2 治疗后彩超结果

抗凝治疗1周~1个月进行复查。8条血管完全通畅,24条血管内的血栓回声增强,血栓变小,部分再通(封三图4);2例血栓无明显变化,无进展病理。总有效率为94.1%。

3 讨论

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重要致病因素。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一些患者可能并发肺栓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肺栓塞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由于信息的闭塞和医疗界的一些错误认识,下肢深静脉血栓被漏诊、误诊的比例很高[5]。由于静脉系统存在大量的侧支循环,早期的血栓形成并不会妨碍静脉血的顺利回流。只有血栓蔓延到一定长度,堵塞侧枝循环近远端开口的时候,才在临床上表现出下肢肿胀。所以一般临床上出现下肢肿胀才得到诊断的病例,往往发病时间已经超过数天。小腿肌肉静脉丛的血栓因病变范围小,临床症状不明显,本文12例患者检测出有下肢血栓形成,只有6例患者有局部轻度肿胀情况。

长期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流回流不畅,静脉血流滞缓,是导致小腿肌间深静脉丛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6,7],本文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高达24.1%,远高于手术患者和急性创伤的患者。手术的患者因为麻醉作用也可导致下肢血流缓慢,术后需要卧床休息,下肢肌肉松弛转台,血流滞缓,也是诱发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大型手术可引起高凝状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而止血药物的使用也可使血液呈现高凝状态。本研究有4.1%的手术患者发生小腿肌间深静脉丛血栓形成。急性创伤导致出血,机体启动凝血机制,加上卧床,下肢血液回流动力不足,也是导致小腿肌间深静脉丛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本文有11.8%的急性外伤患者出现小腿肌间深静脉丛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简称“彩超”)是超声诊断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在黑白B超图像基础上加上以多普勒效应原理为基础的伪彩而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即彩超)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能快速直观显示血流的二维平面分布状态,可显示血流的运行方向,有利于辨别动脉和静脉,有利于识别血管病变和非血管病变,有利于了解血流的性质,能方便了解血流的时相和速度,能可靠地发现分流和返流,能对血流束的起源、宽度、长度、面积进行定量分析[8]。彩色多普勒临床应用广泛,而对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用10 MHz高频探头可发现血管内

本研究对120例ICU患者采用床旁彩超进行检查,发现有12例患者34条血管出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均为急性血栓,在经过及时治疗后,8条血管完全再通,24条血管内的血栓回声增强,血栓变小,部分再通,2例无明显变化,没有进展的病例。

综上所述,采用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ICU重症患者小腿肌间静脉进行探查,能够及时发现血栓形成,及时治疗,从而避免进一步的发展和恶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董毅. 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及发病机理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3, 21(5):729-730.

[2] 陈永明.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8):120-121.

[3] 王文,米成嵘,王福霞.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部位及其超声影像特征[J].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0):885-887.

[4] 田华. 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治疗[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7(3):31-34.

[5] 齐春凤,毕超.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诊断及漏诊分析[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11,8(7):1563-1566.

[6] 王春柳,吴杨.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长期卧床患者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诊断价值[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3):403-404.

[7] 徐光,苏里亚,彭禹. 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和腓肠肌血肿的超声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5):741-743.

[8] 赵世芬,张春爽,相玉萍.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诊断价值[J]. 中外医疗,2011,30(7):168-169.

(收稿日期:2013-01-10)

上一篇:减重对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恢复自主月... 下一篇: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