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不住的生产率衰退

时间:2022-09-05 01:37:19

止不住的生产率衰退

惠普,这家硅谷最古老的科技企业,包括乔布斯等一大半业界翘楚曾出自其门下的企业,或许对电脑业的微薄利润失望至极,决定抛弃PC业务。当全球经济再度低迷,二次探底之声不绝的时候,回顾IT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或可解读出当前发达国家的尴尬处境。

在发达国家,科技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最关注的数据之一就是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他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美国民众生活水准提高及经济健康增长的根本条件Z--。在美国近半个世纪的经济增长中,本世纪前后的十余年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该阶段劳动生产率经历―了一次40年来最快速的增长:2000年到2006年的年增率均超过3%,并在2003年年中达到增速6.5%的最高峰。据统计,从1998年至2003年的6年间,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美国的劳动生产率达到了年均增幅3.3%左右,居所有发达国家之首。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生产率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即使在上次经济衰退前后也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是推动劳动效率提升的强大动力。信息技术从计算机发轫,帮助人类拓展大脑的智力,把人类从繁杂的计算中解放出来。到了互联网开始普及的时代,个人电脑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的必备品,互联网更以惊人的速度渗透,终于在世纪之交演化为一场劳动生产率盛宴。美国政府的统计便表明,从1992年到2002年10年间,美国新计算机价格年均降幅为18%,表明技术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速都很惊人。可随后,自2003年开始,这一速度就下降到了9%。计算机技术之后,不管人们创造出何种概念,再难重现如此大规模的技术扩散。科技进步需要积累,有着长久的蛰伏期。

金融海啸后,美国劳动生产率曾有过连续5个季度大幅度上升,复苏最快的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劳动生产率飙升8%以上。不过,这次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却和技术进步无关。在经济萧条期,企业辞退了员工,经济恢复时,由于对未来状况仍存忧虑,企业暂不会增加人手,而只是通过加强劳动强度来增加产出。此时整个就业市场依旧面临压力,劳动力成本并不会很快增加,所以企业盈利水平出现大幅上升。标普4月时就曾估计,标普500指数的成份股公司未来12个月盈利将升至每股91美元的纪录新高,超越2007年第三季创下的90美元高位,并从2009年3月的每股7美元低位狂飙近12倍,创下自1900年以来的盈利恢复最高速度。但问题是,靠增加劳动强度,而非技术进步而获得的生产潜力非常有限。事实上,去年下半年以来,劳动生产率的小高潮已经结束,今年第二季度非农生产率的环比年化增长率为-0.3%。一旦劳动生产率不再提高,而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又开始下滑,企业盈利将失去快速增长的能力。

非但美国,即使是欧美表现最好的国家德国,面临的也是生产力停滞的致命问题。十多年前,因为经济增长低迷、失业率高企、薪酬机制僵化,德国一度曾被称为“欧洲病人”。压力之下,德国政府毅然向高福利体制开刀。其结果是,过去10年工资水平几乎纹丝未动,劳动力成本比邻国便宜得多。资料显示,德国劳动力成本在过去10年间每年平均降低1.4%,而英国则提高0.9%,法国提高0.8%。在美国信息业向全社会扩散的时候,从1995年至2006年,德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速由1.9%下滑至1.4%。

工资停滞带来的后果是消费也从十多年前就陷入增长停滞。其中,零售业从1998年起就一直停滞不前,最糟糕的统计数据来自去年5月,而此时的德国正处于经济全速发展时期。这表明光鲜的德国,民众并未从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中获得实惠。

当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今年第二季度经济仅比前一季度增长0.1%,增速还不及债务缠身的西班牙时,你会发现这并不令人惊讶。基于节俭和苦干的增长模式毕竟有其极限。

上一篇:债基因何长不大 下一篇:国酒扩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