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样化的中职历史课程考核模式

时间:2022-09-05 12:55:36

建立多样化的中职历史课程考核模式

摘 要: 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发展进程的学科,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绵延古今,纵横中外,可以说,历史学科是一本集聚历史与现实中的人类方方面面的事与物的百科全书,是一门很有价值很有趣味值得认真学习的人类文化科学。但是历史学科的价值与中职历史教学现状形成巨大反差,在中职教育教学中似乎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没有得到学生、老师、学校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历史课程的考试更是表现得单一、乏味,以一纸试卷检查一个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从培养学生综合的人文素养这个角度来说,这种做法是有失全面性和科学性的。本文从研究建立多样化的中职历史课程考核模式的角度,寻求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中职历史教学 考核方式 多样化

国家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指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职业教育毕业生,可以更形象地表示为一种“产品”,而学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制造出的“产品”应当是具备技术能力过硬、综合素质较高、人文素养较好的优秀毕业生。

在现实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学习基础课程的积极性是不尽如人意的。因为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基础较差、良好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再加上学生年龄较小,立即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从心智发展来说,还不够成熟,很多学生存在应付老师、应付家长的心理,并不能从心理上真正接受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职业人的角色。

中职文化基础课程教师更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合理设计自己的教学任务,增强趣味性、基础性、应用性。考试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教学改革,除了进行一些课堂效果的改革、授课技巧的改革等之外,考试模式也应当随之进行深入改革,因为考试一方面具备检验教学效果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

一、实施多样化中职历史课程考核模式的现实条件

(一)中职历史课程考试模式实现多样化,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学科以其丰富多彩的人物故事、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而充满魅力,其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需要不断地突破,达到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随之而来的考试模式也具备极大的变化和超越空间,单纯的选择、填空、论述等出题方式,一纸试卷式的出题形式,一定程度上是适合应试教育的模式,而中职教育突出的是技能教育加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如何让学生真正地获得人文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情商,才是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和考试的终极目标。

(二)实施多样化中职历史课程考核模式符合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

据调查,中职学生比较喜欢上专业课而不太喜欢上文化基础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专业课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也就是说,采用操作性强和注重锻炼动手能力的教学和考试方式,更能够增强教学效果。那么,为何不尝试采取知识的获取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考试模式呢?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动手操作中,在一种亲身体验式的情境下,更能够增强自信心,激发求知欲。

(三)中职教育模式能够为中职历史课程考核模式实现多样化提供足够改革的空间。

一定程度上说,职业教育更具备教育教学改革的条件和空间。因为职业教育摆脱了分数、应试、高考的桎梏,整个职业教育教学效果、育人效果不是以分数论英雄,而是以能力的获得、文化素质的养成、技能的过硬为评价标准。在学制、学分、评价体系的建制方面,更具备灵活性和改革空间。那么历史课程考试模式只要在遵循技能教育加能力教育的前提和原则下,就可以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革。

二、多样化的中职历史课程考核模式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改进考试考核方法,重视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质量评价体系。”根据这一要求,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和总结了部分历史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一)论文式考试。

与其说是论文式考试,不如说是评论式考试。这种考试模式,就是让学生就一个历史现象提出观点,作出评价。历史课程教学中由于时间的延续和观念的变更,许多历史事件在当时看来似乎存在即是真理,但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部分历史事件和人物行为会变得富有争议,那么,历史老师就可以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客观而真实地评判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比如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其实教师在给出结论和给出分值的时候,完全不必拘泥于教科书上所给出的评价,只要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能够从自己的亲身感悟和历史体验的角度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就是一次成功的评价。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前提一是要开卷,二是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引导。

(二)讲课式考试。

这种考试模式是通过老师备课、讲课的形式实施的。老师可以根据本学期所学的课程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章节,进行当堂授课,规定每个学生的讲课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讲课内容需要自己做出紧凑而科学的设计,课程导入突出个性特点,突出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这种考试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准备,且由于学生较多,时间分配上要在最终学校所有考试结束前结束。

(三)绘图式考试。

这种考试模式,是教师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让学生绘制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图。历史发展是由很多条线索串联起来的,如近代工人运动发展史、中华民族抗争史、中华儿女寻求救亡图存运动史、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史等,每一条线索都串联着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考试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选择一条线索,进行资料、数据、发展脉络的梳理整合。这样的一种尝试能够增强学生纵向看历史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角色扮演式考试。

这是一种需要做大量准备的考试模式,需要教师提前两周将学生按人数进行分组,并帮助学生选择需要扮演的角色和场景,台词和脚本的拟写也需要学生做充足的准备。这是一种模拟表演的考试模式,内容是历史课程中的一个片段、一个故事,部分人物、一次辩论等。实施起来尽管有些复杂,但只要教师制定的内容和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水平就可以实施,且这种方式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一种充满趣味和快乐的学习氛围中牢牢掌握知识。

总之,中职历史教育的评价方法应注重多样化,强调开放性、灵活性和科学性,而不能将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仅仅局限于一次知识测验、一次文化考试,应当最大限度地开发和研究并积极实施多种形式的考试模式,采用多种形式综合评价一名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才是最科学、最直观的。目前国外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历史考试模式,我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兼收并蓄、继承发扬并勇于尝试、大胆试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 下一篇:我教《爬山虎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