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小品语言的修辞手法

时间:2022-09-05 11:40:39

赵本山小品语言的修辞手法

【摘要】赵本山的小品已是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除了精湛的演技之外,高超的语言艺术也是原因之一。修辞手法的精妙运用是赵本山小品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赵本山

小品

修辞

引言

赵本山的小品,以其精湛的表演,独特的幽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品幽默风趣的语言,更是创造笑声的法宝。我们认为这与小品语言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密切相关,以下对赵本山小品为获得独特的幽默效果而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一、创造“音乐美”

语音是具有音乐美的。在日常说话时,根据内容需要,适当注意节奏匀称和音韵和谐,可以使话说得顺口动听,便于记忆。赵本山小品的语言就注意到了这些,同时还有排比句式,形成了铿锵有力的语言风格。

1、采用贯口

在赵本山的小品中,经常有一些类似顺口溜的句子,这些顺口溜一气呵成,语气流畅,又朗朗上口,其内容也汇聚了大量信息,我们借用相声的术语将其称之为“贯口”。

(1)赵本山:“瞎么杵子上南极根本找不着北,脑血栓练下又根本劈不开腿,大马猴穿旗袍根本就看不出美,你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根本就够不着嘴。”(《拜年》)

(2)赵本山:“大家好!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百姓安居乐业,齐夸党的领导。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国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更好!多谢!”(《昨天・今天・明天》)

贯口的关键是快速和流畅,顺口而又整齐的句子,再加上表演时流利的说辞,特别富于情趣。人物出场时,一段顺溜的开场白,瞬间烘托出了幽默的气氛,并且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起了铺垫作用。而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贯口又成为丰富人物性格、进一步创造幽默、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赵本山的小品中,贯口几乎成了必不可少的语言表达手段,它是形成赵本山小品语言风格的重要构成要素。

2、巧用语音近似

在小品中利用前后句的语音近似,再结合当时的语境,字里行间透露着说话人不方便明说的意图。

(3)高秀敏:“那就拿着吧,要多少是多呀!”

赵本山:“要什么自行车呀?要啥自行车?”(《卖拐》)

(4)高秀敏:“那就拿着吧,不少啦!”

赵本山:“嗯?戴表了?戴什么表了?”(《卖车》)

小品中这些话一出口,观众立刻爆笑,幽默效果十分明显。

“要多少是多”与“要什么自行车”、“不少啦”与“戴表了”,听起来十分相近,并且后一句都委婉地表达了说话者的意图,即把自行车和表留下。从语言上表现了说话者爱占小便宜的性格。

二、故意误用词语

在交际时如果误用词语,可能会造成交际的失败。但在赵本山的小品中,正是这利,词语的“误用”,歪打正着有了幽默的效果。

1、“误用”缩略语

缩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为了称说方便,人们常把形式较长的名称或习用的短语化短,成为缩略语。赵本山小品中就用到了缩略语:

(5)宋丹丹“陪你说说话,陪你聊聊天,陪你唠唠嗑。”

赵本山:“哎呀,妈呀,啊!”(《钟点工》)

(6)宋丹丹:“这不是一条一般的腿,这是一条奥运火炬手的左腿。”

赵本山:“火腿吧。”(《火炬手》)

前后两种表达方式,显然后一种更简洁明了。但是进行缩略时词义要明确,不能引起误解。“”一词,本来就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并涉嫌,再用“”做前一句的缩略语就犯了大忌。另外,对词语进行缩略前后其含义应保持一致。把“奥运火炬手的腿”缩略成“火腿”,词语意思已经完全改变。这在语法上讲是错误的缩略语,但在小品中,正是这种显而易见的错误才让人发笑。

2、词义别解

词义别解是忽略词语本身的意义,根据它的读音赋予它一利嘶的含义,这一含义往往出乎意料,凶此产生了一定的幽默效果。人们明明知道这种新含义并非词的原意,但却乐于接受并能在其所创设的幽默氛围中发出会心的笑声。

(7)高秀敏:“就是大总统给他戴高帽他都乐,戴高乐么。”(《拜年》)

(8)宋丹丹:“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昨天・今天・明天》)

“戴高乐”、“秋波”这些词语,有其同定的含义,但在小品中都有了新的含义,显示了新意创造者的聪明才智,埘听众来说也比较新鲜,很幽默。

3、颠倒语序

赵本山在小品中有时会将词语的顺序颠倒,成为另外一个词,而这个新词又能带来幽默效果:

(9)宋丹丹:“我白云大小也是个名人!”

赵本山:“你白云什么名人,那就是个人名!”(《说事儿》)

(10)赵本山:“这不,苏格兰调情”

毛毛:“你念反了,那苏格兰情调”(《不差钱》)

以上两例只是改变了语素的顺序就有了新意,这种改变语素顺序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是汉语独有的,既幽默又耐人寻味。在后一例中,还有语音上的改变。

三、利用“偏离”手段

在育语交际时,人们常常有意识地突破常规、运用特殊结构,以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这便是修辞学中的“偏离理论”。这些手法,在赵本山小品中俯拾皆是。

1、对原有艺术形式的偏离

赵本山小品的语言,借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适时地运用歇后语、俗语、歌词、名言、诗歌等,或者对其进行改编,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落差之间引人发笑。

(11)赵本山:“完了完了,产房传喜讯,人家升了!该!我说不让你来你偏来,这回咋样?我叫你耗子给猫当,你挣钱不要命啊!”(《拜年》)

(12)范伟:“忽海元边,回头是岸!”(《功夫》)

(13)宋丹丹:“……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我这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破船。”(《昨天・今天・明天》)

(14)宋丹丹:“下自己的蛋,让别人说去吧!”(《策划》)

(15)赵本山:“床前明月光,玻璃好上霜。你要不勤擦,整不好就得脏。”(《送水工》)

以上这些台词,都是对人们熟悉的原有表达形式的再加工,这里既有严肃经典的名言警句,也有时尚新潮的流行歌词,还有通俗易懂的俗语、歇后语,在小品所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套用原有形式,创造性地融入新内容,使观众听到这些台词时,既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更有打破既有体验的新奇感,加之使用者一本正经、真心实意地表达,笑料迭出,使人忍俊不禁。同时这种表达手段对塑造小品中人物机智幽默的形象也有重要作用。

2、对话语交际原则的偏离

赵本山小品中往往有一些内容上前后不搭调的台词,但它又是交际双方努力合作的结果。

(15)高秀敏“儿子你读博士后了,(拍赵)你咋不吱声呢?儿子都读博士后了!”

赵本山:“你得往前赶哪,不能老在后边!”

赵本山:“她说是人头马面。”

范伟:“不是,人头马,没面。”

赵本山:“是,就是这酒,把我弄没面子了。”(《送水工》)

这类台词抓住句中一两个词,采取“听文生意”的方法,对小品中人物不熟悉但观众熟悉的词语,表演者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与原来的意思不同。这种上下旬的衔接是出人意料的,表面上是遵循了合作原则,只是由于知识背景、职业等原因,不能准确把握对方的意思。这种知识的断层,使得小品中人物的语言显得“驴唇不对马嘴”,正是这样才使人觉得滑稽可笑。

结语

赵本山的小品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幽默的语言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其中修辞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赵本山的小品,尤其是他的语言,一来可以让人们对赵本山的小品有更深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给中国小品带来一些借鉴和启发。

上一篇:《西游记》中的“紧箍咒”意象研究 下一篇:电影《建国大业》与电视剧《解放》在叙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