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时间:2022-09-05 11:02:36

学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摘要:影响学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较多,且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复杂,不利于高校本科生学位论文管理。本文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可达矩阵进行区间划分,建立相关的结构模型。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得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最直接的办法是端正师生对论文的态度,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写作水平。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加强科研管理机制建设与水平,建设信息资源环境和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是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最基本的方法。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高校本科生学位论文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bachelor degree articles are in large amount, and the relationships of each other are complex, it makes the college hard to improve the manage level of it. This article uses the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to analysis thes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by dividing binary matrices, work out the model. With a serial of analyses, it conclude that the wa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bachelor articles is making the teacher’s attitude right an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cademic level and their writing level. But the basic method i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tronger the mechanism , building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and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This research is mean to have reference for the college to improve the bachelor degree article.

关键词: 解释结构模型 信息技术 可达矩阵 系统建模

Key words: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ary matrices system modeling

作者简介: 林文庞(1981- ),男,助教,助理馆员,软件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是数据库技术应用:张楚珊(1980- ),女,管理学学士,实习研究员,多年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信息技术和教学管理。

一、 引言

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院校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是对大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总的检测。因此,学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评价本科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高校扩招以来,本科生毕业论文总体水平下降。本文试图以解释结构模型法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并给出对策,希望该结论能为高校本科生学位论文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以下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学位论文为例,进行分析。

二、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学位论文现状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是1999年开始办学的一所独立学院,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学院以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实行“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体”指专业上培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创业能力。“两翼”是对“体”的支撑能力,指计算机能力和外语能力;重视管理软件技术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建立以培养高级实用型人才的教学体系;提倡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其学位论文应有别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教育。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学位论文的收集是从2006年开始。笔者根据增城学院图书馆建设的Apabi Tasi学位论文系统里的5000多篇学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学位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多数论文水平只限于理论应用,能够从多个方面论证论文主题从而得出结论。某些论文论证全面,观点鲜明,有一定的独创性。某些论文甚至语句不通,结构混乱,难以自圆其说。

三、 构建解释结构模型

3.1 解释结构模型简介

解释结构模型化( 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 ISM)技术是美国J ・N ・沃菲尔德教授于1973 年作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结构问题的一种方法而开发的。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各种创造性技术,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利用有向图、矩阵等工具和计算机技术,对主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信息进行处理,最后用文字加以解释说明,明确问题的层次和整体结构,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3.2进行系统化调查,确定关键问题

笔者通过对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毕业生、论文指导老师、教学处主管论文工作的科员、各系教学主任、各系教学管理人员、图书馆学科馆员等人员的调查与深入探讨,确定论文质量与师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学生知识基础与写作能力、指导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学位论文要求严格程度与论文规范管理、教学质量、信息资源环境与师生信息素养、教学管理水平、办学目标、办学水平、科研管理机制与水平等9个因素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3.3列举各因素相关性

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得到表3.1 所示的9个导致因素,然后经过多次统计、分析、讨论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按照下面的影响关系式填写图3.1所示因素示意关系图。

通过对各个因素间的影晌关系的分析,得到因素关系图,见图3.1。

3.4建立可达矩阵

根据图3.2的因素关系示意图,可得出以下可达矩阵。

3.5对可达矩阵进行级间划分并建立结构模型

3.5.1 有关概念

可达集:与要素SI有关的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SI的可达集,用 R(SI)表示,由可达矩阵中第SI行中所有矩阵元素为1的列所对应的要素集合。

前因集:将要素SI的前因要素集合定义为要素SI的前因集,用A(SI)表示,由可达矩阵中第SI列中的所有矩阵元素为1的行所对应的要素组成。

最高级要素集:一个多级递阶结构的最高级要素集,是指没有比它再高级别的要素可以到达。其可达集 R(SI)中只包含它本身的要素集,而前因集中,除包含要素SI本身外,还包括可以到达它下一级的要素。

若 R(SI) = R(SI)∩A(SI)

则 R(SI)即为最高级要素集。

找出最高级要素集后,即可将其从可达矩阵中划去相应的行和列,接着,再从剩下的可达矩阵中继续寻找新的最高级要素。依此类推,可以找出各级所包含的最高要素集。

3.4.2 寻找最高级要素集(见表3.2)

由上表可知:{0}为最高要素,{1,2}满足R(SI) = R(SI)∩A(SI)条件,故要素{1,2}为第1级要素。

由上表3.4可知:{4,5}满足R(SI)=R(SI)∩A(SI)条件,故要素{4,5}为第2级要素。

由上表3.5可知:{3,7,8}满足R(SI)=R(SI)∩A(SI)条件,故要素{3,7,8}为第3级要素。

由上表3.6可知:{6,9}满足R(SI)=R(SI)∩A(SI)条件,故要素{6,9}为第4级要素。

3.4.3 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根据级次划分排列,最终做出的有向图,描述了影响企业信息系统实施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见图3.3。

四、 结论

由上文分析可以得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最直接的办法是端正师生对论文的态度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写作水平;从这两方面出发,提高学位论文的水平是最直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最根本的方法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加强科研管理机制建设与水平,建设信息资源环境和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只要抓住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学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提高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综上所述,虽然解释结构模型法能直接揭示问题根源,但此方法有纰漏。例如有些专家认为第3个因素(指导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直接影响论文质量,但在模型中,第3个因素(指导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却是通过影响教学质量与学生写作水平两度才间接影响到论文质量。我们尊重模型得出的结果,但也须重视专家提出的意见。由此可见,解释结构模型法在客观的定性上是科学的,定量却是有纰漏的。

参考文献:

[1]Warfield,John N.Binary matrices in system modeling[J].IEEE Transaction on Systems Manage&Cybernetics vSMC-3 n5.1973.441―448.

[2]汪应洛主编,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5―50.

[3]张宾,龚俊华,贺昌政.基于客观系统分析的解释结构模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5

[4]张广平.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在科研技术装备管理职能作用分析中的应用[J].科研管理.2000.3

[5]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上一篇:高校双语教学实践初探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成因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