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19:33:16

学士学位论文

学士学位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 学士学位论文 结论部分 体裁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078-02

对于大多数民族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撰写学士学位论文是一项重要且困难的任务。根据近年指导论文写作的经验,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论文结论部分的撰写中存在诸多问题,他们对结论部分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不太清楚,使得一些学生仅用简短几句话匆匆结束论文,无法让整篇论文看起来圆满。因此,本文利用体裁分析法对民族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进行分析,通过语步结构分析以期提高学生对结论结构的认识。

一、文献综述

(一)结论部分的构成要素

结论部分在总结研究结果中扮演重要角色。那么,论文结论部分应该包含哪些基本要素呢?一方面,Thompson[1]认为,论文的结论部分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基本要素:对研究问题和假设的重述,对主要研究发现的总结,对研究启示的讨论,对研究局限性的讨论和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相关建议。另一方面,Murray和Hughes[2]指出,典型的论文结论部分应该包含三个紧密相连的要素:其一是对你的研究得出的推断进行讨论,其二是对你的调查研究做出的贡献进行陈述,其三是对相关将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二)结论部分的相关体裁分析研究

结论部分在学术文章和学位论文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结论部分的体裁分析也因此主要集中在学术文章上。[3]除此之外,硕士、博士论文的结论部分的体裁分析研究也有一些,如Bunton[4]和Chen & Kuo[5]。Chen和Kuo对10篇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的结论部分进行体裁分析,他们发现了四个语步(Move),即M1.介绍结论部分的结构,M2.总结整个研究,M3.评价研究,M4.对研究结果进行推论。然而,据笔者所知,目前还未发现对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进行体裁分析的相关研究。因此,有必要了解民族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对结论部分的体裁结构的写作情况。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收集

为对民族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学士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进行体裁分析,弄清楚该部分的语步(Move)和步骤(Step),本文专门从贵州一所民族地方本科高校提取30篇实证论文中的结论部分,形成一个小型语料库。这30篇学士学位论文均由2012届和2013届英语专业本科生用英语撰写。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Chen和Kuo[5]的体裁分析框架结构(Frame-work)当中的结论部分的体裁结构作为研究工具来分析。Chen和Kuo将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的结论部分分为四个语步及其相关步骤:M1.介绍结论部分的结构,M2.总结整个研究,M3.评价研究和M4.对研究结果进行推论。为什么本研究不采用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体裁分析框架结构来分析民族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论文的结论部分呢?主要原因在于,就笔者所知,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研究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因此,笔者希望通过使用硕士论文的体裁分析框架结构来分析学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语步和步骤,希望通过分析能了解英语专业本科生是怎样组织结论部分的,以希望能给以后的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结论部分写作中提供一些指导参考。

(三)分析方法

两个体裁分析人员根据Chen和Kuo的分析框架结构,分别对语料库中6篇学士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进行体裁分析,分别划分出语步和步骤。分析结束后对比结果,通过讨论使不一致的地方最后达成一致,从而增加语步分析结果的信度。余下的24篇结论部分由作者一人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语步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30篇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的语步、步骤分析,结果见表1。

上表显示,在30篇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组成的语料库中,学生一共使用了四个语步(Move)。四个语步中,第一个语步(介绍结论部分的结构)只出现在11篇结论中,也就是说,只有37%的学生在结论部分开始时简短介绍结论部分的结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论文由于篇幅限制,不能像硕士论文一样,将结论写得很长,因而大部分英语专业本科生忽视了这一语步。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相较于硕士生而言,本科生不太清楚结论部分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二个语步(总结整个研究)出现在28篇结论部分中,也就是说本研究中93%的学生知道结论部分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要简要地概括他们所做研究的主要内容。因而这一语步可以被看作是常规语步,就是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必须要有的一个部分。

第三个语步(评价研究)由三个主要步骤(Step)组成:步骤一(指出研究意义或优势)、步骤二(指出研究局限)和步骤三(评价研究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步骤一只出现在3篇结论部分当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认为研究意义或者优势已经在论文的引言部分提及,因此没有必要再在结论部分提及。与此不同的是,30个学生当中有21个学生指出了他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这一结果表明,本研究中70%的学生能够对他们所做的研究进行简明的评价,但评价也仅仅在于指出研究的一些局限性,比如只是强调调查的对象的数量有限,因而导致研究结果不具有普遍性。其他局限性依然存在,比如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能指出研究工具的使用存在的局限性。本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只是直接采用其他研究人员的调查问卷,没有对为什么采用别人的问卷进行说明,也没有使用访谈来丰富数据的收集,以增强数据的可信度。30篇结论部分当中,只有一个学生使用了步骤三,即对研究方法进行了评价,而对研究方法,如对使用的研究工具进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让读者弄清楚研究数据是否可靠。因此,这方面的局限性也应该指出。

第四个语步(对研究结果进行推论)由三个步骤组成:步骤一(推荐下一步研究)、步骤二(指出教育启示)和步骤三(给出研究建议)。从表1可以看出,这三个步骤出现的频率都不高,分别为27%、17%和47%。在步骤一当中,基于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英语专业本科生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相关方向,然而30个学生中也只有8个学生使用了这一步骤。步骤二提供了一些教育启示,主要是为了能让学生的研究能帮助以后的教师或者学生将研究的主要结果应用到实践当中去。这一步骤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它让研究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也能被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促进教学。可惜的是,只有5个学生使用了这一步骤。这一发现也说明,大部分英语专业本科生在撰写论文的时候只能简单地概括一下他们的研究发现,未能就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推论。步骤三提供了一些可能的建议来帮助解决学生研究当中发现的问题。这一步骤出现在将近一半的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当中,这一发现表明,部分学生在他们的研究当中发现了问题,并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因而提出一些可能的建议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由以上结果与讨论可知,跟Chen和Kuo[5]的研究比较起来,虽然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出现了几乎相同的语步和步骤,但是学士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的语步和步骤分布很不规律,四个语步当中语步二的使用频率最高,可以称为常规语步,其他三个语步都不能称为常规语步,但这三个语步又是结论部分的重要基本构成要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成分。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学生知道在结论当中需要对论文结果进行总结。但是,主要不足的地方在于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指出他们研究具有教育启示,他们可能没有受到专门的体裁结构培训,因而倾向于罗列研究局限性和提出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也说明学生缺乏对研究结果进行推论的能力。

四、结语

使用体裁分析法对民族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结论部分进行分析后得知,学生对结论部分的体裁结构和功能有一些了解,如大部分学生都知道结论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论文的最后一个部分总结论文。但这一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学生对具体怎么组织结论部分的结构不太明确。在本研究30篇结论当中,只有少数几篇能指出他们的研究有何教育启示,没有一篇结论有完整的体裁结构。因此,承担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师很有必要在以后的论文写作教学中加入体裁分析法的教学,明确地讲解结论部分的基本构成要素,并分别讲清楚各个构成要素的功能和作用。基于英语专业本科生,特别是民族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写作能力有限,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举例的形式让学生弄清楚各个语步和步骤的使用方法,以及实现这些语步和步骤的语言词汇手段。通过体裁案例分析,让学生动手划分结论部分的语步和步骤来加深他们对该部分基本构成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期望通过直接教学能提高学生写作结论部分的水平,进而提高民族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撰写学士学位论文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Thompson,P.(2001).A Pedagogically-motivated corpus-based examination of PhD theses: Macrostructure,citation practices and uses of modal verb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Reading, Berkshire,United Kingdom.

[2]Murray,N.,& Hughes,G.(2008).Writing up your university assignments and research projects: A practical handbook. Berkshire,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3]Bunton,D.(2002). Generic moves in PhD thesis introductions. In J.Flowerdew(Ed.),Academic discourse(pp.57-75).Harlow: Pearson.

[4]Bunton,D.(1998). Linguistic and textual problems in PhD and MPhil thesis: An analysis of genre moves and metatex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

[5]Chen,T.Y., & Kuo,C.H.A genre-based analysis of the information structure of master’s thes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J].The Asian ESP Journal,2012,8(01),24-52.

Genre Analysis of the Conclusion Section of English Majors’ Bachelor’s Thesis

YANG Xian-j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Kaili University, Kaili, Guizhou 556011)

Abstract: The conclusion se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English majors’ bachelor’s thes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move-step structure of the conclusion section written by English major students from a local university. Thirty conclus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form a small corpus. Two genre analysts analyzed the moves and steps of the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ur moves were utilized by the students though the frequency of moves varied.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may help English major students write the conclusion section of their thesis.

学士学位论文范文第2篇

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在近几年才得到发展,我国早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署行实施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与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均不完善,存在一定的缺陷,而各个高校自行制定的学位实施细则较为零散、不稳定,给学位的授予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与其它的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很多高校虽然开办了成人本科高等学历教育但是并没有学士学位的授予权,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想要取得学士学位必须向学位授权单位申请,而学位授权单位并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了学位教育与日常教学相脱节[l]。

二、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一)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管理队伍的建设。管理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的干部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质量。所以,高等学校应该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有责任感、业务素质好以及具有责任感的管理队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暂行规定》和各个学校和地方的规定为基础,加强对学士学位管理队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进而完善对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管理。

(二)规范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的管理工作。规范学位管理工作对于保证学位授予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学位管理工作的政策性较强,工作量非常大,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所以,应该加强各级的学位管理,严格的管理考试的纪律和学籍,及时、准确、无误的审核应届毕业生的各项学习成绩和学位材料,管理工作要由具有高度负责将神和实事求是态度的人员进行,保证质量,严肃的做好学士学位的授予工作[z]。

(三)提高对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课程的管理。成人高等教育中学士学位的课程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在对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对学士学位课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中充分的体现出学士学位的课程设置,以及编制学士学位的教学考试大纲以及制定学士学位考试的细则等多个方面,通过这样的方法有效的完善和管理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工作。

(四)提高成人学士学位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成人学士学位高等教育与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进行比较,在学生的人学条件、教学运行模式以及管理模式和社会效用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识不足,对学位的重要性认识淡薄,只重视本科学历而忽视了学士学位的取得,所以,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学位教育的重要性,进而促进和推动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的发展。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随着这样形式的发展使我国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总而言之,在成人高等教育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情况下,应该充分的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管理的方法和措施进行研究,利用各种方法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完善学士学位的授予体系。

学士学位论文范文第3篇

2004年,国内就有学者建议废除本科学位制度,并一度引发社会各界普遍的关注,今年4月《北京晨报》的一篇文章旧话重提,并引发新一轮的广泛讨论。反对者有之,赞同者更是多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应该如何对待本科学位论文制度呢?继续保留之,还是主动废除之?笔者认为,在现阶段中国,废除本科学位制度为时过早。原因如下:

第一,撰写本科论文是本科教育的必然环节,是对本科生不可缺少的训练手段。有人以美国等发达工业国家对大学本科生,甚至硕士生都不要求写论文为由,主张取消本科学位论文。在笔者看来,这个理由缺少说服力。因为中美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方式上存在非常大差别。例如,在美国,学生从小就接受基本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大学阶段各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下的学术论文,做论文陈述(presentation)更是一种最常规性的训练方法;相反,在中国,学生们从小就生活在为各种升学考试做准备的无数次考试的压力之中。“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却搞得扎扎实实”,总结性地道出了中小学校和教师的苦衷和无奈选择。在对高考制度一时难以进行全面改革的中国社会,要求我们的教师向美国学校那样训练学生是不现实的。即使到了大学阶段,由于历史的惯性和教师自身条件,要求教师向美国教授那样教学,用平时论文代替毕业论文,用开卷考试代替闭卷考试,恐怕实施起来也有一定困难。

第二,在高等教育急剧扩充的中国社会,质量问题业已引起全社会普遍的关注。激烈的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散了学生的部分精力,导致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本科学位论文重视不够,学位论文“粗制滥造”,“虚假剽窃”时有发生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这并不能成为废除学位论文制度的充分理由。因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本科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检阅,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文件明确指出,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这样一个要求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目前,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考虑如何废除的问题,而是进行改进的问题,例如,应该全面客观地分析本科学位论文质量不高产生的原因,并积极寻找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不能因为少数“假货”、“赝品”现象的存在而盲目否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泼洗澡水把孩子也倒掉”的极端主义做法是不可取的。至少在现阶段,面对中国本科教育客观现实,我们对现行制度所能做的只能是渐进性的改革,而非颠覆性的革命。

第三,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本科学位论文制度并非不能一成不变,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应该考虑在某些本科专业领域开展取消学位论文制度的探索,用其他更有效的考核办法衡量学业成就。因为我国目前本科毕业论文,包括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一个教学环节的确存在很多弊端,伴随学制缩短,培养模式的改变,一篇应急之作,一篇没有研究,缺乏创造性的毕业论文的确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意义不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有效的方法制度产生之前,只能用现存的制度进行管理和考核。虽然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缺陷有目共睹,但造成缺陷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就像高考一张考卷定终身制度的缺陷一样,缺陷并非高考制度本身的问题,同理,本科毕业论文制度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需要改革,但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本科学位论文制度的前提应该建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整体改革基础之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方法还不能一下子完全改变的时候,只将毕业论文制度废除,恐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革命式的废除不仅为时过早,而且也非明智之举。即使在未来有一天,真是到了迫切需要取消本科学位论文制度的时候,对不同的学科和专业也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有所区别对待。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

学士学位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238-03

一、成人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发展与现状

1.成人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发展的回顾

自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招生之后,1982年有了后的第一批四年制本科毕业生,开始了本科毕业生的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但是,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还没有列入议事日程。

1983年,根据教育部《关于授予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夜大学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83]教成字014号)在部分高校开始成人学士学位授予工作试点。

1988年l1月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颁布《关于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暂行规定》([88]学位字012号),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士学位工作方步入正轨。并自此开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就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工作逐年下发了数个文件,主要有:1989年4月8日《〈关于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暂行规定〉中几个问题的复函》([89]学位办字010号),就暂行规定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即成人学士学位授予标准、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及学位评定实施机构等予以明确。1989年4月13日([89]学位办字012号)函,对关于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标准进一步强调“必须达到普通高校授予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各项要求,包括外国语亦应达到相应的要求。”1989年11月8日国务院学位办《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工作的通知》([89]学位办字023号),又进一步强调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由有权授予学士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统一管理,并明确了其相关的职责和权限。

1991年6月1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整顿普通高等学校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1991]11号)中严肃指出了以往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行整顿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了整顿的方法和步骤,并在此之前的1991年4月,专门召开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工作座谈会”。

2.成人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的一系列文件,为指导和规范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项工作一直处于探索与完善之中,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形势的快速发展,成人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缺乏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正确认识。一方面,一些高校在成人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偏重于学历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把本科学历教育与学士学位教育相混淆的现象,影响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制约了它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一些高校受“非正规论”、“挤占论”、“创收论”等思想的影响而轻视成人教育,表现在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封闭,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教学内容单调、枯燥,这些都是造成日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整体质量不高的原因。另外,有些高校对成人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建设的投入不足及成人教育师资特别是熟谙成人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师资严重匮乏,很难保证成人教育学士学位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样对成人学士学位教育质量产生了影响。

二是普教化模式严重,标准不统一,缺乏灵活性。成人高等教育带有普通高等教育的色彩,这在一定范围内是正常的。但如果雷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就很难体现成人高等教育自身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也会影响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各高校在成人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中都有规定。但是,在是否补授学士学位的问题上标准却不统一:有对这部分学生永久性免授学士学位的;也有规定学生在毕业后一年内,外语水平达标且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仍可补授学士学位的。现在,高校成人本科学历教育结业生在毕业一年内课程补考及格的情况下可以换发毕业证书,但学士学位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免授后不再补授的现象。政策的执行僵化而死板,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三是社会对学士学位获得者重视不够。我国对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工资和待遇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对学士学位获得者却没有,只对本科学历获得者规定了工资标准。由于参加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大都是在职从业人员,所以,他们对是否被授予学士学位并不重视,认为只要拿到毕业证书就行,这种思想认识使他们一入学就只满足于课程考核是否及格,缺乏对学士学位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直接影响了学士学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成人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实践

1.建立科学合理的成人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管理体系

长期以来,学校对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非常重视,由校长兼任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一名副校长直接分管学位授予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由主管校长统辖的校、院两级成人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管理体系,管理体制明确。从校级管理体系看,教务处负责对此项工作的全程监控及学士学位课程考试的组织,成人教育学院负责成人本科教学的宏观管理与监督工作。从院级管理体系看,二级学院是本科教学的实施者、组织者,具体负责成人高等教育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组织与教学实施。由于本科教育质量是学位授予质量的基础,而学位授予的质量又是本科教学质量的检验尺度,因此,校、院两大管理体系既各司其责,又相互促进;既有宏观控制,又有微观操作;既保证了学士学位授予的质量,又促进了成人本科的教育质量。

2.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关键。管理干部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成人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质量。因此,高校应该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有责任感和事业心,且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教学管理队伍。为做好此项工作,成人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始终坚持定期对全体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暂行规定》、《省授予成人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办法》、《授予成人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办法》等文件。每年的培训工作都始终以上述文件为指导,同时,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研讨,使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和认识自己所承担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使大家树立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完善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手段,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学位授予程序和标准,从而提高学校成人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质量。

3.确保学士学位授予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省授予成人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办法》,为保证学校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质量,制定了《授予成人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办法》,为确保学士学位授予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在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省和学校具体规定,注重四个关键环节。

一是坚持学位授予标准。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位申请者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才能获得学位授予资格。具体标准:申请人能够通过省成人学位课程(外语、政治理论课、专业基础课)考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遵守国家法纪,品行端正;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含教学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达到本科教学计划应有的各项要求,成绩优良,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有严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经教育仍无转变者;违反校纪受到记过以上(含记过)处分或受到两次以上(含两次)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者;以结业证书换发毕业证书者。

二是规范学位授予程序。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按以下程序进行:凡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成人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后3个月内向成人教育学院提出申请,填写《学士学位申请表》,逾期不予受理;成人教育学院向教务处推荐申请者名单,教务处逐个审核学士学位申请人的有关材料(包括申请者在学期间的本科教学计划、课程考试成绩、教学实验完成情况、毕业论文、毕业证书复印件),并提出具体意见;分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初审合格的学士学位申请者参加学士学位论文答辩;各分学位评定委员会将答辩通过者名单及相关材料报送学校,经学士学位主管部门认真审核、学校学位评委会授权主管校领导审批后报学位办备案。在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中,要坚持标准,严格要求,规范管理,保证质量,在申请和审核过程中杜绝营私舞弊、弄虚作假。

三是认真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是成人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重要环节。制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要求与格式规范》,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作用、选题要求、时间安排、答辩与成绩评定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且为了确保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对评分标准也作了详细的规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四是高度重视学位课程管理。第一,教学计划突出学位课程。在制定成人本科教学计划时,重点考虑各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尤其是要保证学位考试课程的学时数。按照成人本科教学计划编制的原则规定,业余形式的课程面授学时数一般为全日制相应专业课程学时数的30%左右,主干课程应为40%左右。成人学位考试的3门课程分别为外语、政治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在进行面授学时数的分配时,将这3门课程的学时数提高到全日制相应专业的40%以上,以加强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第二,选聘有经验的教师授课。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基本上都是依托学校的师资和教学设施来办学的。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条件之一,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人本科生的任课教师,尤其是学位考试课程任课教师的选聘就要有比较严格的上岗条件。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平,熟悉成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且教学经验丰富。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已形成了一支以兼职教师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有这样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开展对于成人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有利于编制诸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以及各门课程的自学辅导材料,也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整个成人教育的教学进程,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把重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第三,编制成人学位课考试大纲。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必须参加由省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外国语考试。除此以外,还要参加由各学位授予单位自行组织的政治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遵循学位课考教分离的原则,为了使成人教育学院在组织学生辅导和教务处在安排命题时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依据,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编写成人学位课考试大纲。考试大纲对学位考试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参考书目等都作比较详尽的描述,在学位课程考试的实际操作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第四,制定成人学位课考试细则。按照《省授予成人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办法》有关要求,学校负责组织政治理论课、专业基础课课程考试。为了加强考试的管理工作,严肃考风考纪,以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为政策依据,制定了《成人学位课考试细则》,对考试的目的与要求、考试的组织、考试的纪律、试卷安全与保密、评分与成绩管理等环节作出了详细规定。细则设计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政策性原则。对考试违纪行为的认定和处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应政策,以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避免随意性。二是人性化原则。坚持以考生为政策设计的主体,对违纪行为规劝在前,处理在后,明确区分违反考场纪律与考试作弊的界限,以及规定处理申诉期。三是交互性原则。建立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互相监督的考试机制,明确考务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的认定与处理办法以及考生实施监督的途径。四是严密性原则。对考试命题、制卷、传递、评阅以及成绩登记与管理各个环节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将责任落实到考试实施的每个时段、每个相关人、每一项具体工作,环环相扣,一丝不苟。

三、成人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思考

1.完善成人学士学位授予制度,建立成人本科教育的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

学位授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对保证成人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针对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建议尽快出台新的实施管理办法,各学位授权单位也应制定相应的符合成人教育特点、反映新体制下的成人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同时,参照全日制本科生质量监控体系,制定成人本科教育的质量保障系统,形成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

2.成人本科教育的学位课程、毕业论文等重要教学内容与全日制本科教学并轨

成人本科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它同普通全日制学士学位的级别是相同的,授予学位的标准应该一致。因而成人本科教育在制定教学计划、设置学士学位课程时,应与全日制本科教学计划等同;在安排课时、教材选用等方面趋同于普通本科专业;论文答辩、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与全日制本科生并轨,共同选题,共同答辩,标准一致。

3.扩大成人学士学位的社会影响

在成人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要广泛渗透学位教育,以获得学士学位来激励成人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与宣传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一样宣传成人学士学位,在社会用人体制中,引入激励机制,把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类用人考试与全日制具有学士学位本科毕业生等同相待,树立“有无学位不一样”的良好风气,以学位授予工作促进成人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救文,李英.关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士学位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06,(2):59-60.

[2]黄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水平的思考[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42-44.

[3]方惠圻,金培如,王琳.成人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8):23-24.

[4]曹云露,李江.提高成人学士学位授予质量的途径[J].煤炭高等教育,2003,(6):87-88.

学士学位论文范文第5篇

>> “2+2”模式下的副学士学位层次教师培养研究 怎样攻读英国学士学位 美国“副学士”与我国“工士”学位制度建设比较研究 中英两国教育督导制度的比较及启示 中英两国的革新与保守 我国学士学位制度发展三十年述评 韩国学士学位自学考试制度研究 中英两国近代前期影响工业化的因素比较 废除学士学位论文制度尚为时过早 加拿大社区学院学士学位制度保障研究 中英两国中小学教育对学生个人创造能力培养的探讨 中英两国对中医药研发创新认识差异的访谈分析 学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学士学位论文质量提高的对策选择 国际学士学位计划中的音乐课程 中英两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比较及对策分析 中英两国在环境学科领域的合作与对比研究 中英两国在数学领域的合作与对比研究 中英两国加强在动漫教育领域的合作 中英两国知识产权的全方位合作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6-2-29.

[4]Chin Che Yan,Hannah. A Study o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ssociate Degree Programmes in Hong Kong[D].Hong Kong: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7.

[5]Rosalind Latiner Raby,Edward J. Valeau.eds. Community College Models[M]. New Yoek: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2009:165.

[6]李玉静.国际高等教育专科学位制度发展与实践探析:以澳大利亚副学士学位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28):83-88.

[7]刘会胜,王运来.我国应当增设副学士学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4):31-33.

作者简介:

梁博雅(1989―),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3级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的历史与比较。

邮寄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收件人:梁博雅

邮编:273165

学士学位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出版现状;对策

一、近年音乐论文写作教材的出版回望

笔者通过资料检索发现,市场上现有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十余本,教材出版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审议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2004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颁布《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背景下,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出版拉开序幕。从数量上看,论文写作教材的出版在音乐类教材中远远少于其他课程教材。从事音乐类论文写作的人群主要涵盖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以及在校学生和音乐科研需求者两大群体。三个层次的在校生对音乐论文的篇幅、深度、创新性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两大群体的论文写作定位、要求各有不同。既为教材出版,首先要清楚读者对象。表1所列教材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在校音乐类本科生,部分教材兼顾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和音乐科研需求者的论文写作,尚未发现有专门针对音乐类博士论文写作的教材出版。

二、音乐论文写作教材的内容剖析

依据分析可以得出,现有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呈现两个块面的内容:学术性论文写作、常规音乐论文写作。1.学术性论文写作学术性论文写作作为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论文的专业性、学术性有较高要求。居其宏先生将音乐学专业的学术性文体写作与其他文体写作的结合,高效适应了当下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需求。他的两本教材(见表1)在特别强调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的基础上,首次在公开出版物中提出“三个第一性”“论题相关性”原则和“逻辑关系论”,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代表了作者对音乐学文论写作的独到见解。作者以深厚的写作功底、缜密的逻辑思维将论文写作的实践过程细化、分解为11个环节,环环相扣,细致入微地对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写作技巧进行深入、翔实的分析,并配以正反文论实例的解析、点评,构建了极具特色的音乐学文论写作理论体系。韩锺恩先生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论文写作指导一对一的教学传统积淀和个人持续多年的教学积累为基础,“用音乐学写作概念替换原来课程命名音乐论文写作概念”,以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为目的,跳出原有教材的“普适性内容”,力求对音乐学写作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系统、专门的论述。如教材《音乐学写作与范文导读》中,关于音乐学写作的选题:作者另辟蹊径,从音乐学写作的学术积累和问题意识出发,系统论述了学术积累、问题意识对音乐学写作的意义所在;提出从理论知识、资料文献、技能方法三个方面建立音乐学写作的学术积累;强调问题的产生是在问题意识的牵引下,在实践现实与认识期望的矛盾中发现已有研究中的不足,提出问题,最终顺利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又如范文导读,作者分篇幅、难度精选22篇范文,用导读的形式对范文写作思路深入剖析,犹如显微镜下的解剖,呈现音乐学写作的全过程。范文和导读的结合,清晰呈现了音乐学写作基础理论中的诸多问题,实现了“以实践的方法巩固学生所接受的理论知识,对其写作实践进行具体的指导”。在此基础上,《音乐学写作》呈现了作者站在学科体系建立的高度上对音乐学写作的学术性和专业特点的深刻思考。居其宏、韩锺恩两位学者以坚实的学术功底、严谨的学术规范、持续的教学积累推动了音乐学专业论文写作教材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学术化的方向不断推进。2.常规音乐论文写作无论何种专业的论文写作,作为知识传授所需要的概论性内容和实践操作步骤均包括选题、搜集资料、确立选题、论文写作与指导、论文修改与定稿。此外,学位论文写作中还涉及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开题、论文答辩环节。本文所选择的12本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中,7本教材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内容。依据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操作环节进行统计,7本教材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如表2所示,横向对比:7本教材中有6本教材未涉及文献综述,5本教材未涉及确立选题,7本教材未涉及开题;纵向对比:没有一本教材内容涵盖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所有操作环节。除此之外,教材的主体内容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在所有专业论文写作通用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模式下,音乐类专业论文写作的特殊性和各专业论文写作的差异性并未突出呈现,读者对象的专业指向性较弱,教材虽名为“音乐论文写作”,却有一般论文写作之嫌。

三、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的出版,在音乐论文写作课程开设从无到有,音乐论文写作从无序到逐步规范的特定阶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当下音乐学科发展和专业课程建设的现实情况出发,理性看待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笔者认为,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内容的7本教材存在以下问题。1.读者对象不明确通过仔细阅读教材,笔者发现,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内容的7本教材,读者对象表述较为模糊,如“各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学专业学生”“音乐院校的学生(除音乐学或有关理论专业外)”,作者并未对读者对象的专业做细致、明确的限定,读者对象的专业指向性普遍较弱。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艺术学”门类“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类中的音乐专业有“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读者对象的不明确,导致三个专业论文写作操作过程的差异性在教材中未能鲜明呈现,进而带来教材内容与读者对象的不适应。在看似涵盖了所有音乐专业这个庞大的读者对象的假象下,失去了教材对象的指向性和教材与读者对象的适应性。2.缺乏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流程的完整性表2的信息统计清晰呈现教材中普遍未涉及文献综述、确立选题、开题三个环节。文献综述是学生阅读了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整理、分析、评价而形成的一种文体,其目的是在全面介绍和评价某一研究主题的已有成果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研究趋势。确立选题是学士学位论文构思过程中历经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反复思考,多次提炼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写作意图。开题是在开放式的师生交流和逻辑推理中进一步查漏补缺,确定选题的可行性。它们是学士学位论文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和质量保障。上述三个环节在教材中的普遍缺失,导致教材内容客观上存在对学士学位论文操作流程陈述的不完整,也侧面反映了在教材编写观念上,对论文写作操作流程重视不足。3.范例与读者对象专业的不一致性受到教材作者专业方向、研究领域的影响,加之音乐学专业领域已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的7本教材所用范例多为音乐学专业领域中具有影响力、创新性的学术性论文。音乐学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作为范例引入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对于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而言具有较强适应性,但对其他音乐专业,尤其是地方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主力军——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而言,具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性。范例与读者对象专业的不一致性背离了教材围绕读者、需为读者服务的宗旨。

四、对未来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出版的思考

笔者认为,要解决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确定教材的读者对象和读者对象的现实需求,以此为准则,整体布局,合理规划,才能解决教材出版中存在的问题。1.正视读者对象专业的多样性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本科学生是音乐论文教材的重要读者对象,其现实需求是完成规范的学士学位论文写作。在学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他们既需要相同的理论知识,又需要面对各自专业论文写作操作过程的特殊性,直观掌握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操作过程。因此,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主体内容应包含理论知识和操作过程,且理论知识为操作过程服务,操作过程如何呈现是教材的重中之重。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在现有教材中已经有较为系统的陈述,但体现专业特殊性的操作过程却较少完整呈现。要实现教材内容与读者对象的适应性,必须尊重和重视读者对象专业的多样性,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音乐不同专业论文写作的操作过程。2.完整呈现学士学位论文操作流程完整的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操作流程包括:选题—搜集资料—文献综述—确立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开题—论文写作与指导—论文答辩—论文修改与定稿。从读者需求角度分析,操作流程存在的现实意义是引导读者通过环环相扣的实际操作,明确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知晓操作流程的前后关联,在写作意图的梳理中进一步明确论文构思,建立合理的逻辑关系,完成论文写作。基于此,音乐论文教材编写者应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教材体例与论文操作流程的合理构建,为读者和课程教学提供最大便捷。笔者认为,音乐论文写作教材编写中对操作流程的重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补齐上述教材中被普遍忽视的文献综述、确立选题、开题三个环节的知识内容,明确论文写作操作流程的连续性,建立论文写作操作流程的完整理论体系;第二,陈述每一步操作流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三,突出问题意识、师生合作意识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引导读者大胆地将构思付诸实践;第四,充分考虑和突出“第三人”在论文写作操作流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3.范例的选择应多元化范例在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中的存在意义是引导、示范作用,其目的是在正反实例的呈现中引导读者清晰、准确理解论文写作每一步操作流程的要求和应达到的规范。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中范例选择的多元化表现在:第一,范例涵盖专业的多元化,改变上述教材中范例选择单一的现象,大幅度增加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论文写作的范例,实现教材与读者对象专业的适应性。尤其是充分考虑适应当下社会现实需求的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发展趋势,社会音乐生活与研究中的热点,并切实考虑范例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契合,努力实现范例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的借鉴作用。第二,范例对应论文写作操作流程的多元化。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操作流程所包含的九个环节缺一不可,哪些操作步骤的阶段性成果适合用文字形式、图表形式的范例进行呈现,哪些操作环节需要教材编写者为师生提供具有专业包容性的其他形式的范例展示,进而引导师生高效完成课程教学,是实现范例选择多元化的重要因素。第三,范例选择的多元化还表现在重视反例的作用。应对学生写作经验的缺乏,发挥反面实例的警示作用,引导学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在正反实例的结合中,在一管到底的完整范例中为读者清晰展现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操作流程,切实发挥范例在音乐学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导向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世纪的中国音乐事业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音乐专业学生的写作功底,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和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邱国明.试论音乐学论文写作——读韩锺恩《音乐学写作与范文导读》心得[J].艺术教育,2015(10).

[2]兰晓薇.提高音乐院校师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用指南——读《音乐论文写作基础》有感[J].人民音乐,2009(12).

[3]钟罕逊.音乐文论写作的扛鼎力作———评居其宏、冯效刚著《音乐学文论写作》[J].音乐探索,2009(2).

学士学位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士学位;学术品德;标准

1 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概说

1.1 宏观框架标准和因校制宜标准彼此依存

《学位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是高校学士学位授予的宏观框架,是一种原则性、宏观性的规定,但其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各高校在这个“大厦”标准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房屋内部装修”,制定了自己的标准。但因各个学校办学层次、学校类型、学校特色等方面的差异,标准不尽统一。

国家宏观框架提出了优秀授予的标准,而各高校因考虑到就业、声誉等因素,把授予标准变成了合格授予。中国计量学院2014届毕业率为92.95%、学位率为92.02%,材料化学、应用物理学、药学三个专业的毕业率、学位率均高达100%。

1.2 学术性标准和非学术性标准兼容并包

学术性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学分绩点标准、英语计算机成绩标准等。目前,116所211高校、39所985高校中,我们抽取了49所211高校,22所985高校有关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为研究样本。我们研究发现,学术性标准中,东北三省和云南、四川、广西三省该种高校对获得学位应满足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学校规定的大学英语四级分数线的比例分别是20%、25%。

非学术标准主要包括:遵纪守法、道德品行、文艺汇演、竞赛获奖等。学位作为一种法定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滥用这种权利以损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其基本内涵有:①不得损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②获得学位的行为要合乎道德。

1.3 授予性标准和不予授予标准相辅相成

授予性标准包括:学生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完成培养计划各项要求,达到学分绩点要求,具备相当的专业技术理论和能力。

不授予标准包括:学生在校期间有违法、违纪和不道德的行为。我们研究发现该标准主要有:①在校期间受到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的;②平均学分绩点未达到2.0;③结(肄)业者或不具备毕业资格者;④反对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德或政治立场有严重问题;⑤在校期间被行政拘留或构成刑事犯罪的;⑥未取得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或补考、重修课程超过规定门次的;⑦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考试未通过的;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为不应授予的。

由此可见,多种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在“211”、“985”高校和其他普通高校中普遍存在,授予标准已然由优秀授予,变成了合格授予。

2 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存在的问题

2.1 授予标准悬殊,缺乏灵活性

学位授予标准悬殊,它同:①在校期间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及补考或重修课程数相挂钩;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相挂钩;③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水平相挂钩;④在校期间所受的处分相挂钩。综合来看,这些标准可以表述为“只要不怎样,就可授予学士学位”,而非有怎样的资格才可授予。这使得各高校在制定细则时,标准偏差甚大,授予率和授予质量悬殊较大。

2.2 学位授予质量,屈从就业风向

学位授予应贯彻“顺水行舟”,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达到授予条件,且无不予授予情形,方可获得学士学位。然而,现实中许多高校则有例外地贯彻“逆流而上”。毕业季,某些不具备授予学位条件的学生,如学分绩点不足2.0,因找到了较好的工作或者考上研究生,就业考核、学生前途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重(补)修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教师的评分标准被无形放低。这种“倒逼”的状况,严重影响学位授予的质量。

2.3 学位授予率高低,过度被攀比

高校主要使命是育人育才。在当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真正意义上的象牙塔并不存在,社会对一纸文凭的关注,学校对教育水平排名的热衷,本科教育质量的好坏同学位授予率高低直接挂钩,无形之中把学校声誉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很多高校担心学位授予率低,会被认为教育质量低。

2.4 学术品德好坏,鲜少被关注

大学教育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兼顾德育与智育,不可使两者偏废而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2011年11月,教育部出台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规定:“学位申请人员的学位论文出现购买、由他人、剽窃或者伪造数据等作假情形的,学位授予单位可以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但是在我们研究的样本中,没有一个学校在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中对学生的学术品德好坏有明确的规定。

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还存在“是否补授学位”“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是否纳入标准”等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学士学位授予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弊端,亟需寻找途径加以解决。

3 完善高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建议

针对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

3.1 尽快出台《学位法》,明确学位授予标准和条件

现行《学位条例》及《实施办法》分别出台于1980、1981年,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建立及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相隔35年的授予标准显然与当前形势不适。国家应尽快出台《学位法》,通过具体条文,明确学士学位获得者应有的能力和特点,体现本科生的学术水平,以此来改变当下标准的模糊和不统一。

3.2 注重教学相长,授予标准应强化学生专业能力

教学,一方为教,一方为学。教不好,师之过。学不好,生之责。大多数高校“重科研,轻教学”,评职、加薪……样样以科研为必要条件,而教学方面则相形见绌。正如《弟子规》所言:“求为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通过科研提升学校层次,轻视教学,反倒是有些“误根本为枝末”的意思。

研究样本中,100%高校均有平均学分绩点的要求,但多数为2.0,在直辖市、东北、西南和中东部地区样本高校中只有五分之一的对学位课程成绩有75分的要求。这种要求过于宽松,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可借鉴同济大学、宁波大学相关规定提高平均学分绩点或学位课程成绩。

3.3 有的放矢,加强新生入学学位授予标准和条件的宣贯教育

学位授予标准存在屈从就业和互相攀比情形,多数情况下,是在标准宣贯和执行中存在问题。建议在新生入学时就明确宣贯获得学位必须达到或具有的基本标准,在进行毕业审核时,必须严格执行入校时告知学生的条款,不能因考研、工作、授予率而随意更改授予标准、违反授予程序。

3.4 与时俱进,授予标准应关注学术道德标准的设定

学术道德标准,就是要具有学术人应有的品行、特质,不造假,不腐败,弘扬学术正气,杜绝学术歪风。大学教育不仅要关注人格教育,更要关注诚信养成。上课不旷课,认真听讲每一分钟。考试不作弊,细心作答每一道题。这种润物无声中培养起来的学习态度,方有助于毕业论文(设计)学术道德的养成。中国计量学院2014届共有毕业生3432人,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抽取314份,结果有30份文字复制比超标。学士学位授予标准中应关注学术道德正确养成标准的设定。

此外,还可以从过程质量监控标准、评估和评议标准、学位评议监督标准等方面来考虑完善。

【参考文献】

[1]林玲,胡劲松.论学位授予中的非学术标准[J].高等教育研究,2013:43-46.

学士学位论文范文第8篇

澳大利亚联邦的教育体制是被国际认可的。澳洲的教育采用学分制,学生可以通过所学课程和接受培训取得学分,并且根据需要自由地调整课程、专业和学习的等级。对于国际学生来讲,可以申读8大类课程。他们是单独的英语强化课程、中学、职业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硕士和博士课程、预科、其他非学历课程、澳大利亚政府援助课程等。

澳大利亚的学生大部分就读于公立中小学,约占70%,其他的30%就读于私立学校。各地的教育制度有些不同,小学有些地区是6年,有些则是7年,高中课程在12年级结束,和国的6-3-3学制的总学习年数是一样的。

中学教育(初中/高中)

在中学教育的一、二年级,学生必修基本科目有英文、数学、科学、体育。学校另设的选修课程可供学生选择,分别是电脑、音乐、语言、艺术、历史、地理、社会学、商科和技艺课程等。学生升入高年级后,校方会鼓励学生凭兴趣选择选修课程。

在中学课程的最后2年课程,专为学生进入大学、公立专业技术学院或私立学院而设。

升学

完成了12年级并不表示学生即可进入大学,由于名额的限制,入学视学生在学校成绩及所申请科系学校的名额而定。如果无法直接进入大学,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升学途径。例如私立专业学校或公立TAFE专校都是升学的另一途径。很多专校的课程都和大学课程配套,专校所修的学分,所得的学位在申请大学入学时将得到承认,部分学分可以抵免,而抵免的程度视具体情况而定。学生如果有意专校毕业后转学大学,可向大学置疑。有专校出书向学生介绍升大学的学分、学位抵免详情,旨在帮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

专科技术专院(TAFE)

TAFE为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简写,又称为专科技术学院。澳洲全国的教育系统为澳洲各阶层提供专业技术,并接受进一步教育的学院。此教育系统成立于1983年,如今,遍布澳洲各地的TAFE校区已成为澳洲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每年提供上百种的课程,训练100万名的学生从事各式各样的专长教育。

高等教育

Bachelor Degree (学士学位)

Bachelor degree是人文、理工科课程所授予的学士学位称谓,有些专业训练课程在学成后是授予Bachelor degree的学位。课程通常是有整体的规划及设计,协助学生提高对主修科目的解析能力,并加强学生对相关学科的认识。通常学生要对主修科目做深入地研修。课程容以渐进方式深入,探讨不同的学习主题,并为学生进入研究所课程学习打下根基。申请澳洲大学,申请人须有高中毕业的文凭。

澳洲学士学位,课程费时3年(全修)完成。例如:Bachelor of Arts艺术学士(BA)、Bachelor of Commerce商学学士(B Com)、Bachelor of Applied Science应用科学学士(BSc)和Bachelor of Pharmacy药学学士(B Pharm)。有些科目则需4年或更长年限,尤其是一些专业的课程。例如:Bachelor degrees in law法学士(LLB)、engineering电机学士(BE)和agriculture农学士(B Ag Sc)等都需费时4年(全修);Bachelor degree in architecture 建筑学士 (B Arch)、dentistry牙医学士(BDSc)和veterinary science兽医学士(BVSc/BVS)则需费时5年(全修)完成; 而medical degree医学士(MB BS)则需6年(全修)完成学业。另外,有些大学提供的专业学士课程,例如:technology工艺学,jurisprudence法律学和architectural studies建筑学3年即可毕业,但是此种专业训练和普通的学士课程容不同。

Honours Degrees (荣誉学士学位)

学生通常取得的学士学位为 "Pass" 或是 "Ordinary" 学士学位,而Honours Degree则需多加一年的学习,进入荣誉学士课程是依其学士课程的成绩表现为甄选的标准。额外的一年学习通包括专业科目的深入研究和写作一篇论文。荣誉学士课程通常为普通学士课程后再加一年,但有些科系已将其融合在普通学士课程,甄选上的学生可以在大二或大三开始其荣誉学士课程的学习。

Combined Degrees (双学士学位)

澳洲学士学位的学习及取得可多元化的合。例如:法律通常可和人文社会学、科学或商学共同学习而得到LLB/BA或LLB/B Com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的学习通常在整个学习时间外加一年。

Graduate Diploma (硕士文凭)

硕士文凭和硕士证书课程是专业的学习课程,课程容可能是和大学相关也可能是完全独立的,通常一年可完成,最大众化的课程是Graduate Diploma of Education (Dip Ed)。硕士文凭课程的申请人通常要有学士学位,但如果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是可以弥补其学历之不足。另外,如果学生完成硕士先修课程(Master's qualifying year),校方也会授予学生硕士文凭的学历。

Master Degree (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基本上分为两种:以研究方式 (by research) 完成或以上课方式(by coursework) 完成。

研究方式:

申请人通常必须备有荣誉学士学位或已完成硕士先修班课程,此课程通常需费时一年完成。

上课方式:

申请人通常必须已完成3年的学士学位,课程容为专业学习,毕业前须交一份短篇论文。此课程通常费时二年完成。

Doctoral Awards (博士学位)

Doctor of Philosophy (哲理博士)(PhD):

此种博士学位通常申请者需备有硕士学位或荣誉学士学位(优等毕业)的资格,完成学位的时间约3年(全修)。

Professional Doctorate(专业博士):

学士学位论文范文第9篇

二、本报告书为教育硕士学位档案内容,需长期保存。教育硕士必须按照格式要求,认真填写。

三、本报告书一式三份,分别由教育硕士、学院和研究生处各存档一份。姓名导师姓名学院学号专业论文题目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二、该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三、该课题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提纲。

四、国内外主要参考文献(列出作者、专著、论文、期刊名称、出版日期。

五、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安排序号起止日期工作阶段名称及内容。

六、导师意见:导师签字:年月日。

七、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论证时间论证地点开题报告组成人员姓名职称工作单位开题论证报告会议记录:记录员签字。

八、开题论证小组意见(对选题依据、研究方案、论文大纲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创新性的评价):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九、学院审查意见:负责人签字:年月日注:1.每页不论是否写满,表格都要填满此页。2.表格不够时可加页。

硕士学位申请报告的时限通常应该怎样计算?

1、自考本科生(取得一科以上合格成绩者),均可报名参加省学位办组织的外语水平统考,考生可连续报考四次,四次均不及格,则不能再报考,本科毕业后也不能申请学位;

2、自考本科毕业生在毕业之后一年内应申请学位(此时外语水平统考必须及格),超过一年也不能申请学位;

3、自考本科取得的外语水平统考合格成绩四年内有效;

4、自考本科生应在每年四月二十五日前向主考学校自考办报名参加外语水平统考。统考时间为六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上午。

授予学位的基本程序:

1、自愿申请授予学士学位的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资格并参加学位办组织的外语统考合格后。向主考学校自考办函索学士学位申请表,然后直接向主考学校自考办函寄本人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含:本人如实填写的学位申请表(其中毕业生鉴定一栏由单位填写)、毕业证书和本人身份证复印件,近期二寸标准照片两张。同时,还必须准确填写本人通信地址、邮政编码。

2、主考学校自考办对申请者按规定逐一进行实审,进向学校学位办推荐,初审时所需材料,由省考办提供。

3、主考学校自考办负责向学校学位办推荐初审合格的学士学位申请者及其有关材料,经主考学校学位办审核,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对于受理的申请者名单报送省学位办审核后,再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审批通过的学位申请者,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已获得学位的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段)专业考试,并获得毕业证书者,若与原毕业专业属于同类科门类,不再授予学位证书。

学士学位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双学士学位 人才培养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ing New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Carrying out Double Degree in Educational Work

――Take Xi'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NG Zhihua, QIN Ling, BAO Feng, WANG Yali

(Xi'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5)

Abstract New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local institutions to carry out application-oriented dual Bachelor of Education necessity, feasibility and safeguard measures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and a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for example, to carry out a double degree education inquiry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ool'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academic orientation, promoting local content development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distinction significance.

Key words double degree; talent training; exploration

双学士学位教育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并在其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自1983年起试行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国内外双学士学位教育是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国830多所普通本科高校中有310余所为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约占37%,我省该项比率为34%,新建本科院校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文理学院就是其中之一。能否在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展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进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特色彰显的有益探索?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间,我们调研省内外高校16所,在4所院校展开个案研究,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论证,结论是肯定的。

1 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的必要性

1.1 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顺应了国家提升本科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作出了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高教[2011]6号),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2012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并决定实施“2011计划”。《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要求各高校必须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贯彻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支持试点学院改革探索”。而选择双学士学位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地方应用型本科培养质量提高的突破口,正是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客观要求。

1.2 双学士学位教育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发展的内在需求

找准定位并开拓发展空间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改革探索的重点。选择实施双学士学位教育其意义则表现为三个有利于:一是能够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使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成才途径。二是彰显学科专业特色,有利于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对接地方产业,结合区域产业发展要求和学校实际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引导相关专业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使学科和专业建设得到优化和特色发展。三是突出学校办学定位,有利于培养质量的提升。与名牌、老牌高校在相同专业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寻求差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凸显应用型,面向业界需求搭建产学平台,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西安文理学院2011年通过合格评估,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学校把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彰显特色作为内涵发展的核心,2013年全面实施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目标的“513工程”,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创特争优。

1.3 双学士学位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及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的合理诉求

据调查:近年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的选择参加省内部分高校设置的跨专业辅修课程学习班,有的参加远程跨专业辅修学习的教育形式,有的参加跨专业自学考试取得相关学历证明等,许多学生专门到学校二级学院和相关管理职能部门表达自己在校期间修读辅修专业的强烈愿望,希望学校创新培养模式,开展辅修制专业人才培养,这样他们在校期间在主修专业学习的同时对另一个专业领域也能有深入的学习,使其成为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为其择业创业的竞争增添成功的“砝码”,更为入职后的晋升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双学士学位教育,能够达到开阔学生专业视野、强化综合素质、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利益诉求。

2 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的可行性

2.1 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显著增强为双学士学位教育提供充分条件

升本十年,西安文理学院在凝心聚力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的不懈奋斗过程中,由2004年的7个学科门类、18个本科专业、3个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拓展到9个学科门类、39个本科专业、31个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从空白到实现全覆盖;办学规模由2004年的8000人扩大到现有的13000余人;硕士学位以上专任教师比例由26%提升至59%;学校占地面积由原来的658亩增至740余亩,新增建筑面积近10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原来的不到3000万元增加到9000余万元;图书资料较2004年增加近一倍,达到120余万册。学校各项办学指标及办学质量大幅跃升,呈现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省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教学经费的投入,特别是本科生每年生均不少于12000元等的教育经费保障,为双学士学位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客观条件和育人环境。

2.2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多路径探索的显著成果为双学士学位教育奠定扎实基础

多年来,西安文理学院不懈进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路径选择和实践,形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一统二重三向四化”的多路径探索成果:一统即高举应用型大旗,明确应用型本科办学思路;二重即把握学生教师两个重点,突出两个主体;三向是面向社会、面向业界、面向职业,开放办学,服务地方;四化是实践教学体系化、教学管理精细化、质量保障自觉化、学生成才个性化。特别是探索多层次、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构建了“分段式”培养模式,采用3+1、2+2或1+2+1等多种学程;二是积极尝试“校企合作”,根据行业发展需要设置课程体系,面向行业培养专业人才。实施“3+1”培养模式;三是“订单式”培养模式,与公司、酒店合作进行“订单式”教育。四是尝试“联合培养”模式,与省内外、国(境)外高校合作办学,特别是拓展了国际合作育人新渠道。通过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路径创新实践,保障并提高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参加国家及省级“双创”、“双基”等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种类多、获奖率高。近年来学校多次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励,2013年荣获一等奖。

2.3 管理学科相关专业的办学条件具有承担辅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实力

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西安文理学院以“文理为基、工管为重”的学科专业定位,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管理学及其所属市场营销、会计学、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完全满足辅修人才培养要求。学校管理学相关专业分属的商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102名专任教师中,教授12人、副教授41人,中高级职称占95.1%;75%以上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管理学学科背景教师80人,占78.43%。其中有省级教学名师和师德标兵、市突出贡献专家、校级教学标兵及教学新星、双师型教师等。近三年332篇,其中核心93篇,主编各类教材9部,承担国家省市级课题91项,《西安大遗址旅游容量的优化调控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为省级教改项目,科研支撑教学并彰显地方性、应用型办学特色。现代化的管理学实验教学仪器完备,有ERP综合实训室、旅游管理信息模拟实验室等10余个,在北京、南京等地稳定的实习基地17个,承担各类实验项目66个。

2.4 具有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及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

在省内外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高校的广泛调研基础上,拟制了《西安文理学院双学士学位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和学校管理学科所属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相关规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等要素齐全,同时力求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发展特点、教学及学生管理实际,人才培养方案切实可行。《办法》切合学校学科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实际,明确了培养方案与教学要求、修读条件与审批程序、教学形式与管理、学籍与成绩管理、学位授予与证书发放等方面的双学士学位教育的教学规范和培养要求,规则明晰,指导性强,是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保证。

3 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的保障措施

3.1 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将为双学士学位教育实施提供根本保证

学校在制定、实施《办法》及管理学所属4个专业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后,还应出台《双学士学位辅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双学士学位辅修专业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等,作为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同时,成立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工作领导机构,由主管校领导牵头,统领教务处、学位办公室、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和相关学院,积极探索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全面促进双学士学位教育工作的目标实现。

3.2 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是双学士学位教育实施的有效举措

给予双学士学位教育工作开展充分的政策支持和保障,设立专项资金,按学年划拨专项经费,给予引导性和奖励性支持。强化管理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以管理学科相关专业建设为龙头,经费划拨、设备投入、师资队伍等优先保障;承担双学士学位辅修人才培养工作的学院对教师的聘用、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赋予相对自;承担辅修专业课程的教师每节课的课时费应不低于学校当年课时费最高标准;在周末、节假日或寒暑假参与教学和管理的人员应发放误餐费、车贴和劳务费;引入激励淘汰机制,奖励发生费用从双学士学位教育专项资金中列支。

3.3 加强质量监控是双学士学位教育实施的有力保障

学校要注重对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的全程监控,重点着力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双学士学位辅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监测,主要监控点确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学分学位要求等;二是对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控,主要监控点为辅修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的选用、师资的配备、课堂及实践性环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实践、考核评价方式和试卷及论文质量等;三是对辅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主要监控点设为课程合格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学位率、就业率等项目。同时,加强教学质量管理,通过日常和定期教学检查、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状态数据等,形成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闭环监控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良性运行机制,实行学业中期考核动态管理,引入淘汰制,使学生进退有序,有效促进双学士学位辅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根据调查情况和现状分析,我们认为:西安文理学院建立完善了适应本科教育教学的管理体系,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本科生培养质量有保障。应落实学校、学科及专业定位,选择在文、理、工、管理四个学科开展双学士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即文学、理学及工学学科相关专业本科生可申请选择辅修管理学学科相关专业,达到辅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在取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授予辅修专业所属学科学士学位。相信双学士学位教育的开展能够进一步彰显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及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并在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路径选择和不懈地探索实践中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西安-陕西、关中-天水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可持续优质人力资源。

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BY85),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SCH13204)

参考文献

[1] 胡卫中,石瑛.澳大利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6(4).

[2] 李娜,解建红.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3] 范巍.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体系建设的要求[J].理论界,2006(1).

[4] 李莉.我国大学辅修与双学位制改革的回顾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5] 陈学敏,漆玲玲,刘焰.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2).

[6] 郑丽明.地方综合性大学双学士学位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7] 王新庄,倪师军,郭科.双学位本科生培养:理念、模式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

上一篇:学士论文范文 下一篇:学年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