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分析与范式构建

时间:2022-09-05 10:52:14

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分析与范式构建

摘 要 自高校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思考入手,进一步论证了高校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走特色化、内涵式发展之路的客观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精英人才培养的若干范式,指出人才培养贵在理念创新,需要构建“全员关注”的联动机制及“一专多能”的培养规格。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精英人才 培养范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Concept Analysis and Paradigm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Talents Training Model Construction

CUI Yingjing, ZHANG Zhenyu, WANG Gui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nan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22)

Abstract Since the need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the talents training mode start exploring further demonstrates the elite university training model is endogenous driving force for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o take the character,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and on this basis on exploring a number of elite talent training paradigm, noting that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in talent cultivation of the need to build "full attention" of the linkage mechanism and "multi-skill" training specifications.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elite talents; training mode

1 高校探索实践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1.1 高校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问题,其中处理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和精英化教育的关系尤为重要。大众教育的来临并不等于精英教育的衰落,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曾经指出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都是科教兴国战略所必要的组成部分,哪一个方面也不能缺少,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在这两者之间要适当分工,准确定位。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不是矛盾的,我们要从辩证统一的角度衡量和协调两者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要在立足大众教育的同时加强和改进精英教育,精英教育是大众化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拓展和实践精英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时展的需要,是学生分层次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时代教育理念的重要诠释。

1.2 高校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国家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这里的人才指的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领域的核心人才和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的精英和代表,精英人才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高等院校必须要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大力培养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精英。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的需求更加趋于多样化、复杂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变迁,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趋于多样化、多元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优秀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精英化教育与以满足社会经济多元化需求为目标的大众化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培养精英人才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也是高校不可回避的时代职责和使命。

1.3 高校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是避免趋同化、走特色化、内涵式发展之路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我国的高校数目逐年增加,处于同水平、同层次的高校越来越多,许多高校办学层次和类型不清,教师资源匮乏比较严重,盲目攀比、追求升格,甚至出现了“千校一面”的趋同化现象,学校之间为了争取优秀生源产生了激烈的竞争,究其深层次的原因,笔者认为高校趋同化的内生根源在于高校的办学定位不甚明晰、办学目标有待明确、办学理念有待拓宽,办学特色有待彰显。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之中突出重围,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定位,是摆在众多高校眼前的重要任务,也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思索。很多高校为了在竞争中立足,越来越认识到了走特色化、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其中不断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便是其中的重要课题,培养出带有自己学校特色和烙印的精英人才,培养出在一个行业、一个领域内能够引领风潮、独显的行业精英,对于提升一所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更会为该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风格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生生不息的正能量。

2 高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若干构建范式探析

2.1 高校探索精英人才培养要回归因材施教,贵在理念创新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进一步明确、分享、宣传精英教育理念是开展英才教育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一是要创新培养模式, 注重个性培养, 体现因材施教。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都是不同的,其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也是多层面的,因此开展精英人才培养,必须深入调查,要着力采取分层次、分类型、多样化、有特色的培养理念,研究产业经济结构和就业市场、学术领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体现因材施教更要在培养模式维度上打破校内与校外、国内和国外、课堂与课外、专业内与专业外的人为界限,建立有利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人才发展的多样式、有弹性、可选择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2.2 精英人才培养需要构建“全员关注”、“全过程关注”、“全方位关注”的联动机制

精英人才培养要做到实处,不单单仅是一句口号和一个方案,只有举全校之力才能落实好、见实效。高校要开展精英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形成“全员关注”的局面,学校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各学院也要通力配合,各部门要做好保障,校院两级领导、基础课老师、公共课老师、通识教育课老师、实验课老师、教务管理人员、学生工作人员等高校各个层面的人员力量要形成合力,全员关注,全员配合。“全过程关注”是指在精英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过三关,要把好“精英人才入口选拔关”、“日常教学培养机制改革关”以及“日常管理、实践、毕业就业升学管理关”,要将人文素养科研能力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完美结合、有机统一。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理念、目标定位、培养方式多层面结合的产物,涵盖课程配置、专业设计、教学实验和质量监控等多个过程环节。“全方位关注”是指要搞好组织机构、人员岗位、培养经费以及配套政策的全方位跟进,不断调整,不断优化,与时俱进,才能保证试点和操作顺利进行,要深刻地认识到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要克服有限理性带来的弊端和疏漏,就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做好跟进,搞好分析,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在优化、改革、重构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精英人才培养方案。

2.3 培养精英人才“一专多能”培养规格:主动性、精细化、建构式、国际化、复合型、有德行

精英人才培养的规格是多样的,但是笔者认为既为精英,首先要满足一专多能的特质,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有修养、有德行、有团队精神。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技巧,沟通、表达能力强,有国际化视野,有一定国内访学和国外访学的能力和经验,富有探索精神,善于理论实践结合,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储备和专业领域的先进科研能力。

注:济南大学2013年教学研究项目“高校精英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1302)

参考文献

[1] 教改联读班.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招生网.[2009-10-10].http://zsb.sjtu.edu. cn/fetchpage.action type=Article&itemID=28&subtype=sdb

[2] 潘云鹤,路雨祥,韩祯祥,吕维雪,吴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ll):2l.

[3] 程亚,周前进.华中大启明学院很诱人[N].武汉晨报,2008(9).

[4] 李培根.主动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5] 王秀丽.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5.

上一篇:项目管理在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研究 下一篇:课内阅读与作文教学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