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州旅游业资本经营的研究

时间:2022-09-05 10:30:25

关于贵州旅游业资本经营的研究

摘要:通过简要介绍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贵州旅游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贵州旅游业资本经营的一般思路和需要完善的其他方面。

关键词:旅游业;贵州旅游业;资本经营

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历史悠久。贵州省是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强省,丰富的旅游资源没有造就贵州强势的旅游品牌。分析阻碍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如何使得贵州旅游业持续又快又好发展,并把贵州建设成为一个旅游强省,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是摆在贵州旅游业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贵州旅游业简要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8年来黔入境旅游人数是39.54万人次,比2007年减少了3.46万人次。三大旅行社接待入境游人数是 3.87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697.37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是643.82亿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510.69万人次。

2007年以来, 全省旅游产业亮点多多:以“多彩贵州”为旅游主题的宣传形象深入人心,被海内外游客所欢迎和认可。2006 年5 月,贵州省黄果树、龙宫两景区晋级5A,成为首批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同年6 月,荔波森林喀斯特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诞生。虽然取得了这些可喜的成就,但是贵州旅游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它长期制约了贵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阻碍了向旅游强省的迈进。

贵州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所需的资金严重不足.马克思认为,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那么,笔者认为投资也是贵州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由于贵州经济很不发达,财力有限,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用于旅游资源开发。而旅游业的发展,除一流的景观,优质服务外,还离不开大力宣传,然而这些都需要强大的投入作依托。严重投入不足使贵州|旅游业的“硬件”不硬:许多景区水、电、通讯,甚至是公厕等一些公共型产品严重滞后和落后,妨碍了当地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2.贵州旅游资源开发主要依赖于政府投入,而民间资金特别是非公有制资金的进入又不是那么积极。同时又没有放宽境外企业的投资、兼并、参股和收购市场准入的限制,导致投资主体结构单一,资本与资源结合的能力和渠道都极为有限,从而阻碍了贵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而仅有的政府主体又由于地方主义思想严重和职能定位不清、政企不分,导致资源权属模糊,出现部门之间,地方之间、部门和地方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致使旅游资源的完整性被切割得支离破碎。

3.政府没能做到有效地引导。当前贵州旅游企业存在“散、小、弱、差”的问题,主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加之政府的创新观念、经营理念跟不上,缺乏对企业的有效引导、扶持,如在土地政策、银行贷款、融资等方面,导致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甚至“不富即安”的思想,视野狭窄,做大做强的动力不足,缺乏引进先进企业制度的积极性,走出去的观念淡薄,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健全。

4. 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和盛行是影响贵州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企业即使经营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乃至亏损也拒绝外来企业集团兼并、重组,盲目地对外排斥。分属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旅游企业各自为政,盲目竞争,阻碍了大型旅游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发展,致使贵州缺少旅游龙头企业和全国性旅游企业集团。

5.企业体制不健全,运作机制不规范。贵州旅游市场缺乏完善的法律和经济性约束,部分旅游企业经营机制不规范。当前贵州旅游企业没能处理好集权和分权,有些企业人力资源重复、浪费问题突出,运行成本高,所获利润少,甚至陷入行业性的无序竞争。

二、关于贵州旅游业资本经营的一般思路和框架构建

1.目前旅游业资本经营的一般概述

(1)资本经营的一般含义

资本经营的含义是指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根本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企业全部资本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对企业的全部资本进行有效运营的一种经营方式。这是广义的概念,囊括了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的企业经营活动,自然包括了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这样界定资本经营,容易混淆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活动,不便于深入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内在规律。

而目前企业实际进行的资本经营活动,主要是属于与商品经营相对应的狭义的资本经营概念,它是指可以独立于商品经营而存在的,以价值化、证券化化了的资本或可以按价值化、证券化操作的物化资本为基础,通过各种资本运作方式来提高资本经营效率和效益的经营活动。这些资本运作方式主要有兼并、收购、战略联盟、回购、分立、分拆上市、资产剥离和重组、债转股、租赁经营。托管经营等。目前,除了资本经营这一科学用语以外,还有用资本运营这一用语表述同样内涵的。

(2)企业资本经营的战略

资本经营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要求,确定资本经营战略。

优势企业的资本经营战略:优势企业由于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管理水平较高,规模经济效益较好,因此可以选择上市战略、并购战略、联盟战略、跨国资本经营战略、无形资本经营与知识资本经营等资本经营方式,充分发挥资本的乘数功能,迅速壮大企业实力,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优而无势企业的资本经营战略:优而无势企业虽然达不到优势企业的条件,但其产品适销对路,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优势,技术设备好,其所在的弱势在于规模较小、负担较轻、资本不足。这些企业的资本经营战略宜采用参股联合、利用外资嫁接改造、产权改革、无形资产资本等资本方式,提升企业规模,增强实力。

劣势企业资本经营战略:劣势企业也可以通过资本经营方式解决企业经营中无法解决的难题,寻找企业的最佳经营模式,不能把劣势企业的资本经营理解为“破产、逃债、人员下岗”。劣势企业完全可以充当资本经营的主题,采取资本收缩战略、内变型资本经营战略,盘活存量资本,摆脱企业困境。

扭亏无望、严重资不抵债企业的资本经营战略:应以企业重组战略为主,通过拍卖出售、折价变现破产清算等资本经营方式,采取积极果断的措施。

(3)资本经营的原则

资本经营既然是一种经营方式,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般要遵循以下的原则:资本合理配置、成本效益、资本周转效率、收益与风险均衡、开放性原则。

2.贵州旅游业资本经营的一般思路和措施

为保证旅游企业的提升,实现贵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旅游提出了许多保障措施,其中一条就是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国外和省外资本参与旅游开发,特别是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对本地旅游资源进行规模开发。

(1)上市融资。贵州旅游企业可以积极申请筹备股票上市,并且将企业的改制上市和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已经具备基本的投融资功能,目前A股市场有26家旅游业上市企公司,而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贵州却没有一家企业上市,而相邻的云南,广西的四川均有相关的旅游业上市公司。因此,符合条件的贵州旅游企业应当积极筹备上市融资,实现规模经营和飞跃式发展。

(2)兼并重组和参股联合。当前贵州旅游企业存在“散、小、弱、差”的问题,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些因素阻碍了贵州旅游业的规模发展,缺少龙头企业和大企业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可以淘汰一批落后企业,集中优势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主业。

(3)要对重点旅游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进行改革,创新运营模式。我省要按照“全省统一规划、属地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经营”、“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继续推进旅游业经营发展相关的改革创新,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的分离。积极鼓励旅游区(点)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保值增值,旅游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依据规划和相关法规的要求,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股份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通过公开招标等多种方式选择业主,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区(点)的建设、管理,引进人才和现代管理理念。

(4)拓宽旅游资源开发融资渠道。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我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和延长贷款期限;争取国家商业银行总行对我省贷款金额较大的旅游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扶持。选择条件成熟的部分旅游区,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吸引国外和省外资金参与我省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外优惠贷款、政府间投资进行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和生态环保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以旅游项目收益权作为质押向银行贷款,通过建立旅游产业基金、开放式旅游基金和股权置换等适用于我省特殊情况的方式进行市场融资。

(5)要与企业结构动态调整相协调。一方面,并购后的企业由于资本结构的改变,其原有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必将进行调整,此时尤其要注意防止被并购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另一方面,企业规模的扩大,需要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一个没有合理组织结构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不强大的。就企业集团的竞争实力而言,单一的规模指标是远远不够的,适当的资本规模与合理的结构所形成的合力,方能铸就一个强大的企业集团。

三、资本经营需要改善的其他方面

(一)改善旅游市场发展环境。旅游业作为贵州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各相关部门都要围绕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切实搞好协作配合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和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管理。以产权改革为重点,加快国有旅游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推动企业走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完善民营企业准入制度,保证其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健全完善相关旅游法规、规章、政策和标准。引导并支持文化企业参与旅游业发展,走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利双赢的共同繁荣之路。

(二)进一步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建立协调统一、运转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规范旅游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搭台、以企业为主体的旅游招商引资机制,建立滚动的、分层次、分行业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大力推行定点定向招商、招商等方式,提高旅游招商引资的服务质量。

(三)突出特点,走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和差异化路线。贵州旅游景区开发不应全面撒网,而应该以黄果树为代表的开发较早、条件较好的一些旅游景区为重点,集中开发,突出特点,实施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和差异化战略,加大景区资源的整合和规划,充分充分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提升景区的文化底蕴,改变过去各个景区只是简单雷同的民族歌舞表演的模式,提高景区的接待和服务水平和质量,创建和力争推出几个特色鲜明、品位高、质量优、交通便捷、服务设施完善的在全国旅游市场上影响比较大、竞争力强的精品旅游区。从贵州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出发,以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为重点,逐步发展休闲度假、民俗、文物古迹、商务会展等特色旅游,以适应不同档次不同消费兴趣旅游者的需求,提高贵州旅游产品的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贵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向旅游强省的迈进。

参考文献:

[1]苏洁.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9(5).

[2]刘梅.阻碍贵州旅游价值提升的主要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

[3]杨波,马金城.资本经营原理及运作[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

本文是贵州财经学院研究生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由贵州财经学院资助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

上一篇: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 下一篇:我国银证合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