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

时间:2022-09-05 10:21:08

摘要: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是北疆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匈奴贵族刘渊趁“八王之乱”,打出“宗汉立国”的旗号起兵反晋,对于十六国时期的北方民族大融合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是边疆民族主动融入中华民族的开始,也是匈奴民族受汉文化影响的表现,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对汉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匈奴;刘渊;汉政权;民族

晋惠帝司马衷在位时发生的“永嘉之乱”,是导致西晋灭亡的一件关键性事件,也是对中国边疆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乘西晋“八王之乱”,率先在左国城建立了十六国时期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汉政权,之后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各游牧民族纷纷在中原建立政权,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十六国”。

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原的建立,特别是刘渊建立的汉政权,打出的“宗汉立国”的旗号,对于加强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有积极作用,而刘渊建立的汉政权更是开启了对汉文化、汉民族的认同感。

一、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

刘渊,字元海(252-310),新兴匈奴人,号为匈奴冒顿单于之后,因西汉曾经以公主和亲冒顿,故冒姓刘氏。祖父於扶罗为南匈奴单于,父刘豹,为左贤王。咸熙年间(264-265)刘元海作为任子进入洛阳,颇得魏元帝赏识,后父死,刘渊继任为匈奴左部帅。太康(280-289)末年,刘元海官至北部都尉。永康元年(300),匈奴各部出现“复国”势力。匈奴五部贵族因憎恨西晋王朝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早想起兵反晋。刘渊是匈奴人,在匈奴五部贵族刘宣的拥戴下起兵反晋,建立了汉政权,打出了“宗汉立国”的旗号,成为十六国时期边疆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二、匈奴的发展对刘渊建汉的影响

匈奴作为少数民族中重要的一支是较早与中原汉族发生联系与交往的民族,在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时,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汗,率五千余部局朔方诸郡,与汉人杂处,开始出现边疆民族与汉民族杂居的局面。西晋时期,各边疆民族更是涌入内地,尤其以匈奴为最。随着入居中原的匈奴人数不断增加,与内地汉人杂居、共同生活的现象屡见不鲜,与汉人的交往更加频繁。先进的汉文化对游牧民族的匈奴人产生看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匈奴自身经济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

匈奴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化。匈奴原来主要生活在漠北瀚海广大的蒙古草原上,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决定了匈奴人长期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生活。随着匈奴民族的迁徙,与内地交流的不断加强,使汉耕作地区的农耕经济开始向北发展,同时也逐渐受到汉族封建经济的影响。二是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生产方式逐渐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化,难免不在政治上导致汗封建势力对匈奴的干涉和影响,使匈奴原有的部落组织结构日益瓦解。政治体制逐渐受到汉族政权的影响,对刘渊建立汉政权以及打出“宗汉立国”的旗号产生了重要影响。

永兴元年(304年),刘渊在左国城正式登上汉王位,建立了十六国时期第一个少数族政权。为了进一步提高汉国政权的政治影响,加强自身的政治权力,永嘉二年(308)十月,刘渊即帝位,国号仍称汉,改元永凤。

三、刘渊建立汉政权的影响

1、汉政权虽然是在匈奴五部基础上建立的,但由于胡汗杂居,其政权构成实际上是以匈奴为主,汉、羯、氐等其他民族为辅烦人胡汉联合政权,有利于边疆民族与汉民族的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游牧民族的汉化与封建化进程。

2、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

刘渊建立汉政权后采取了许多汉化的措施和政策,重用汉族士大夫,采用中国传统的官制和礼仪制度。后来的刘曜政权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刘曜崇尚儒学、兴办学校,推广汉文化。最重要的影响莫过于对该地区劝课农桑,改变了一些传统的生产方式。

3、对少数民族发展、民族关系的前进和汉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的增强

刘渊虽然灭亡了西晋,建立了十六国时期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其影响下,鲜卑、羯、氐、羌等民族纷纷发展起来,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有利于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政权的发展和各民族政治制度的发展,刘渊的“宗汉立国”的模范效应,使各民族纷纷采取汉化措施,不论从政治制度上还是在经济方式以及在风俗人情、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使汉族文化在各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文化认同上有了基础。

4、“宗汉立国”未果

刘渊在起兵过程中,尽量抑制滥杀烧掠,招徕士人,力求收揽民心。而且善于用人,善纳忠言。但尽管如此,由于刘渊纲纪不严,加之他长期坐镇都城,带兵出征均是其子和诸将,所以滥杀无辜,烧掠奸淫之事虽禁不止,愈演愈烈,不仅不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而且进一步加剧了汉族人民的仇视心理。另一方面在刘渊建立政权之后,虽然汉化程度很深,而且本人具有认同汉文化的强烈倾向,但匈奴贵族集团中仍有许多实力人物并不具有刘渊相同的人生经历,受汉文化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对刘渊的汉文化认同政策未必都是认可的,广大匈奴民众更没有刘渊那样的文化素养和觉悟,所以刘渊虽然是最高统治者,却不能彻底化解民族矛盾,汉族民众和匈奴民众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敌意,汉族人民并没有刘渊打着“宗汉立国”的旗号而与其有认同感,正因为如此,刘渊之后的刘曜建前赵政权时,改祭匈奴单于,放弃了“宗汉”的旗号。

参考文献:

[1] 高昕.刘渊争取汉民族策略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2] 宋秀英.李大龙.刘渊政权的出现与北疆民族主动认同“中国”的开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2)

[3] 邓乐群.刘渊宗汉立国的历史评价[J].南通大学学报,2005(12)

[4] 陈琳国.休屠、屠各和刘渊族姓[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 陈羡.《纵横十六国》.重庆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上一篇:坚持群众路线 积极践行焦裕禄精神 下一篇:小升初英语自然拼音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