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分辨视网膜屏幕的像素

时间:2022-09-05 10:20:34

自从苹果将iPhone 4的高分辨率显示屏称为视网膜屏幕后,像素密度已成为手持设备“军备竞赛”中的一个焦点。但真如苹果所言的那样,人眼无法分辨视网膜屏幕的像素点吗?

常规论调

在250mm到300mm的使用距离内,手持设备显示屏的像素密度(ppi)只要达到300这个神奇的数字,人眼的视网膜就无法分辨出像素点了。

技术事实

上面的说法是乔布斯在苹果iPhone 4会上提出的,苹果前3代iPhone的屏幕分辨率均为480×320,而iPhone 4则采用了960×640分辨率的屏幕,像素数扩大4倍,ppi从163翻倍到326。后来,苹果将这种“1像素变4像素”的产品升级方式延续到了iPad和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上。由于使用距离的增加,苹果认为这两款产品的屏幕同样达到了人眼无法识别像素点的级别。

对于了解印刷业务的人而言,“300点”其实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说法。它指的是纸质出版物在印刷时的墨点密度(Drops Per Inch)需要达到300dpi这个起始水准。如果把墨点换成像素,就很容易理解乔布斯所称300ppi的真正含义——iPhone 4/5的屏幕已经达到了普通印刷品的最低要求。不过,要说“达到人眼视网膜无法识别像素点的级别”,就远远低估了视觉的分辨极限。早在19世纪末,科研人员就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将两条明暗相间的细线区分开,它们之间需要有0.59角分(arcminute,1/60°)的距离。0.59角分在250mm左右的距离上大致相当于0.0017英寸,因此可以推论出当iPhone的显示屏像素密度达到约600ppi时才能接近真正的视觉极限。而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人眼的视觉分辨极限甚至达到0.35角分。作为对比,目前主流的家用打印机的dpi已经达到1 200甚至2 400。

虽然苹果设备的“视网膜屏幕”还远远达不到视网膜级别,但却是目前最接近的产品。因为视网膜屏幕需要的不只是一块超高ppi的显示面板,它还需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支持。在这方面Windows和Android系统由于无法完全掌控软硬件,所以即使ppi超过苹果,最终的实现效果仍不如苹果的产品。

人眼视觉分辨极限示意图

在250mm的距离下,0.59角分大致相当于显示屏幕上0.0017英寸的距离。

像素密度计算公式

像素密度,即每英寸像素数(Pixel Per Inch),直接利用屏幕长边或短边的像素数除以长度即可。如果仅知道对角线的尺寸,那么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进行粗略计算。其中X为长边像素数,Y为短边像素数,Z为屏幕尺寸(对角线长度)。

上一篇:一重董事长吴生富:我们正在参建三代核电机组 下一篇:两款AMD平台超薄笔记本电脑专题测试 轻薄新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