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在动画中的语文学习

时间:2022-09-05 10:16:43

沐浴在动画中的语文学习

摘要:时下,动画片已成为孩子童年时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动画片与学校教育的有效整合,将是对抗和消解儿童成人化的重要防线,与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的整合,其前景和价值,不仅仅在于语文教育目标的达成,而且在于“还儿童以童年"的引导和疏浚。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儿童动画片的介入将为阅读对话提供强有力的支架。同时,动画片的艺术技巧与语文阅读教学中文章的写作技巧有着惊人的相似。动画片的介入将使阅读教学在识字教学、创设情境、进入角色以配代讲等方面均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动画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备课手册》中配备了一张电脑光盘,它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挥了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融为一体的优势,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眼看、耳听、手脑并用,全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阅读,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特别是电脑动画的运用,更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动画有着一份特殊的爱好,看起动画片来,个个津津有味,聚精会神。如果在课堂上也能看到动画,特别是看到把课文内容也变成动画片,毫无疑问,每个学生都会被牢牢吸引过来,自觉自主地投入学习。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用的教具大多是静止的,如板书、挂图、生字卡片、幻灯片等,那么电脑动画这一动态事物的出现,势必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教师要的就是让学生上课能注意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动画这一手段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更好地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动画演示文字书写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识字书写

就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言,其具体形象思维往往占主导因素,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教学教授学生汉字笔画,帮助他们分析汉字结构,动画演示运笔顺序和方式的示范,把教学中学生难以观察清楚的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书写过程直接清晰地再现,以此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来,教师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汉字笔画、结构等特点,让他们便于记忆摹仿。通常来说,对于那些一般生字,学生自己可以分析字形、理解字意:当他们遇到难于书写或不易理解的汉字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化困难为容易,使学生学会正确识字书写。教师也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运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对比

显示。例如,奶、姥、机等合体字,部首是紫色的、偏旁是红色的,色彩鲜明的文字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同时也突出了汉字的偏旁和部首。小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很快学会利用汉字部件来记忆合体字而不是毫无规律地无意识记忆,教师通过这种方法大大简化了小学生识字的心理认知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按笔画写字时,可以在屏幕上先呈现出田字格,然后教师进行示范书写,并且根据需要随时控制书写的速度。同时学生跟着屏幕的显示逐笔进行描红。这样学生既能清楚地临摹,又能写得较整齐规范。

二、动画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在教师讲授拼音字母的时候通常在教材上配以情境图片,用于帮助教师进行字母教学。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情境图,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即兴说话,以此引出学习的内容。但是由于课本上的那些情境画面是静止的,不能完全让学生进入情境。于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情境图制作成为一个个生动的动画片段。例如,笔者在进行i、u、n这一课的情境动画时是这样设计的:伴随着轻松明快的音乐,慢慢展现出一条小河的画面,有一对小蚂蚁站在岸边要过河,但是他们不会游泳,看起来非常地着急,那么他们有什么办法呢?就在这时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慢慢地游过来,非常热心地把小蚂蚁们背过河去了。旁边的小鱼儿看见了,现出笑容。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些字母的发音,学习起来也感到非常的轻松,兴致很高。使用动画技术,教授学生拼读规律 ,教师在进行拼音教学中,要求学生准确地拼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忘记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字母读音与表音图片相结合),通过学生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迁移。例如,教师可以将“P”的发音同“乌龟爬坡”的“坡”联系在一起,借以突破拼读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拼音的时候,不同的方言会成为学习拼音过程中的障碍,因此说如何克服方言影响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制作口腔发音动画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动画过程,正确地依照发音部位及发音方式进行反复的练习和矫正,就能够轻松地掌握发音要领,突破发音难关。教师讲授声母和韵母拼读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动画进行演示,帮助学生通过拼读关。首先要求学生学习声韵相拼的方法,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动画:有两只小猴子正在推木箱,箱子上分别书写着声母和韵母,左边的推声母,速度很快,右边的推韵母,速度很慢,之后字幕显示“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揭示出声韵母的拼读规则。

三、辅助课文教学,发挥多种功能

小学一年级语文新教材中有不少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如《蘑菇该奖给谁》《小松树和大松树》《这儿真好》《蚂蚁和蝈蝈》《小松鼠和花生果》等,光盘中都配有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来辅助课文教学。在初读课文时,完整播放一遍动画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全文,弄懂题意;在深入理解课文时,可以通过一个个片断,有重点的播放,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在指导朗读和背诵时,有意识地使动画演示与课文朗读同步,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目的、不同形式地使用动画,可谓一举多得。如教学《世界多美呀》这样情、境结合的课文,利用动画,不仅能发挥以上作用,还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以动画为一定的形象依托,帮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行写话训练。

结语:

把有趣的动画搬进小学语文课堂,通过其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活跃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课改对我们是机遇,更是全新的挑战。面对新课改发展中的

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反思,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只要我们深入学习素质教育理论,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进取,一定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林丽华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期刊论文]-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2)

[2] 郭艳艳 新课程背景下少年宫的使命和责任[期刊论文]-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2)

[3] 陈芳丽 多媒体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9(3)

上一篇: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下一篇:浅谈生物乐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