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

时间:2022-09-05 08:54:47

论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

摘要: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这既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迫切要求。循环型生态城市能有效动态调节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诸多可变因素,确保城市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需要从思想文化、法制、技术、政策等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城市化;循环型生态城市;内涵;构建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150-03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社会先进生产力体现的平台,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城市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一、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势在必行

工业革命以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迈进城市化门槛的国家,也是“城市病”的首发国家。英国城市化大约始于1775年。在商业化和工业化的驱动下,人口从农业区向工业区迁移,形成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随后小城市变成大城市,大城市形成城市群。随着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住房短缺、公共卫生设施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犯罪率居高不下、城市景观丑陋等“城市病”也初露端倪。由于英国城市化无任何可借鉴的经验,政府未对城市的盲目发展进行干预和调控,使得“城市病”愈演愈烈,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英国的城市灾难使人们认识到城市不仅是财富的源泉,也可能是灾难和罪恶的摇篮。“城市病”的发展催生了人类与之抗争的有力武器――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1948年,英国议会制定了《公共健康法》,这是一部在城市规划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共政策法案,它不仅有效地加强了对城市无序蔓延和混乱状态的管理,而且通过为贫困居民修建了公园、浴池和洗衣房等措施,极大地降低了婴儿死亡率,也使一度猖獗的城市犯罪骤然下降。英国也是世界各国中第一个实行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第一个制定了《城市规划法》、第一个提出建立“花园城市”,同时也是第一个较为成功地治理了“城市病”的国家,堪称世界城市化的试验基地。英国治理“城市病”的经历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是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

然而,中国城市化进程并没有充分吸取西方国家城市化的教训,继续走着“先污染后治理”、无序扩张的老路。

中国正在经历的城市化进程,无论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1978―2004年,中国城镇化水平由17.9%提高到41.8%,城市人口由1.7亿增加到5.4亿。截至2009年底,中国城镇化达到47%,城市人口接近50%。中国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二百多年所走过的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也存在一些问题。以高消耗、高污染为支撑的城市化一方面以交通拥堵、污染严重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病”日趋严重。另一方面一些城市追求城市变大、变新、变洋,盲目对文脉之本、风貌特色的老城区进行成片改造;大广场、宽马路、豪华办公楼、欧化建筑席卷全国。中国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把中国城市化过程出现的种种失衡、无序现象归结为几个方面: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急功近利的规划调整,寅吃卯粮的圈地运动,脆弱资源的过度开发,盲目布局的基础设施,杂乱无章的城郊用地,任意肢解的城乡规划,屡禁不止的违法建筑。翻开中国各城市以往的规划文件与实际发展状况相对照,不难发现,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用地指标现象十分普遍和突出。“换一届政府换一张规划”,“今天建,明天拆”的现象在不少城市不足为奇,规划形同虚设。城市建设千城一面,摊大饼,无特色。中国国情的复杂性,人口多、多民族、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相对不足,一旦形成“城市病”解决起来其难度和复杂性远比西方国家要大得多。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就是要基于中国基本国情,充分吸取西方国家城市化的教训,大胆学习西方而不照搬西方城市化的经验,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为此,要运用循环型社会理论作指导,建立有效防止交通拥堵、水空气污染、垃圾围城、资源浪费严重、城市贫困、高失业率、高犯罪率、贫富差距过大等“城市病”发生的制度、政策、法律、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建立城市良性循环的运作机制,建设生态城市,这既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迫切要求。

二、循环型生态城市内涵及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循环型生态城市内涵

所谓循环型生态城市就是循环型社会和城市的复合体。它是以城市为载体,以资源和城市废弃物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全社会生态文明为标志,以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为宗旨,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安全为保障,以高效繁荣的循环经济为支撑,以生态道德和法律为行为规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城市复合大系统 [1] 。这一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包涵了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要遵循生态系统平衡规律,接受生态规律约束。城市是人造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合体,必须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主要是指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和生态食物链物质循环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切实保护城市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敏感区,科学确定城市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开发区区域和面积,坚决杜绝随意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使城市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城市社会运行机制服从生态规律约束,以构建生态平衡的城市社会系统。第二,要接受环境约束,用生态道德、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社会行为,一切生产、流通、消费和其他社会领域,无论其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还是政治管理行为,都应该遵循环境约束规律,自觉保护环境,切实治理环境,全民关注环境,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系统。第三,要接受资源约束,遵循资源价值规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城市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作为第一要务,构建资源节约型城市社会系统。

(二)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必须遵循的原则

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首要的问题是运用循环型生态平衡理论规划城市。即运用循环型生态理论综合协调市域内的物流、能流、人流、价值流、信息流等,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系统方式、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市域蓝图 [2] 。具体内容包括:确定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总体框架、功能分区、基础设施、景观布局、资源开发、产业结构、废弃物循环利用、人居环境以及实施步骤、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的方案。

早在1984年,联合国就在“人与生物圈”的报告中,针对现代城市普遍存在的人口问题、资源合理利用问题、经济发展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项原则:一是生态保护战略,二是生态基础设施,三是居民的生活标准,四是文化历史的保护,五是将自然融入城市 [3] 。当前,尽管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日益丰富和深入,循环型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提上部分城市的日程,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城市中普遍存在的人口问题,资源合理利用问题,经济发展问题与环境污染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有的甚至还在加剧。所以,要广泛吸收有关循环型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完善应该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除坚持上述原则外,还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首先要满足的基本前提,是规划范围内人口规模、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发展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能力,使系统发育保持平衡协调。重点是生态系统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限值及其可再生能力的培育和保护,经济系统对资源的需求和资源利用方式,以及社会系统的人口规模,劳动力再生产等诸种要素之间的平衡协调。

2.坚持生态循环原则。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最大特征,是城市区域的物流、能流是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循环规律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闭合路线循环流动的,而传统城市则是按“生产者―消费者―自然环境”的直线流程线性流动的。因此,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按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规划设计好区域内资源循环利用的三个层面:(1)规划好清洁生产企业的发展,淘汰粗放经营的高能耗物耗工艺;(2)规划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生态农业的发展;(3)规划好社会系统废弃消费品和垃圾的回收和资源化再循环,形成静脉产业系统。

3.坚持整体发展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的要求。循环型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城乡一体,区域一体,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融为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整体性要求,设计好中心城区和市域内各城镇与乡村间的物流、能流、人流、价值流、信息流的生态网络,构建好中心城区与市域内各城镇、乡村生态服务功能互补的完整体系和合乎生态系统方式原理的管理体系,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勾勒出城在乡村、村在城中,将自然融入城市的理想图画。生态城市建设是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渐进过程,规划设计中,要注重系统发育机制的形成,在基础设施、景观设计、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公共建筑等方面的规划中,既要注重视觉上的和谐协调与美观,更要注重生态服务功能(吸收噪音、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纳污染等)上的和谐协调,以增强城市生态复合系统整体功能。

4.坚持天人合一原则。在工业文明时代,城市越发展,就越远离自然,城市以人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也日益远离了野趣盎然的生活环境,城市生态越来越失衡。循环型生态城市建设就是要按自然生态规律的固有要求打造城市,使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尽量回归自然。所以,首先,在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中,要尽可能保留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景观,将自然融入城市;其次,在城市规模的拓展上,一般不要规划设计超特大型城市,以100万左右人口规模为宜,同时注意规划好中心城市周围的卫星城镇建设,形成市域内星罗棋布的城市化网络体系,将城市融入自然。因此,循环型生态城市建设既是回归自然,又超越自然,是人类能动地顺应自然生态规律构建天人合一的人工生态系统的理。

三、循环型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探索

运用循环型社会理论的城市化发展实践,就是城市人民政府运用生态系统方式,在环境资源的基础支持与边界条件下,通过生态规划与设计、管理与协调,将传统单一的生物因素、物理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及文化因素等进行整合组装、系统优化,使之融合共生,推进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功能有序发育、逐步完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4]。由于这一过程实质是传统工业文明向新型生态文明转型的过程,因而在生态文明因素发育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与传统文明形态相适应的各种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的顽强阻挠。因此,需要充分依靠先进的理论思维与技术进步,从技术革新、体制改革、行为诱导、价值取向、意识转变等方面入手,调节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开放性与自主性、灵活性与稳定性、缓冲性与风险性,使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再生、自生、循环、增值等原理得到充分利用与体现,形成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强力保障机制。

1.树立循环型生态城市理念。树立循环型生态城市理念就是要用系统科学原理和先进的生态循环理论教育和武装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人民,使之将过去单纯的经济增长观转变为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科学发展观;将过去注重追求物质财富观转变为追求生态财富观(或称绿色财富观,包括创造性资本、人力资本与自然生态资本);将过去的物质耗用型生产消费观转变为节约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生产消费观;从过去注重城市静态的形象美,转变为追求动态的、过程性的城市生态美。把综合运用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来弘扬生态文化,构筑巩固的生态文化阵地,作为实施生态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当前有的领导者受单纯经济增长观、政绩观的影响,决策急功近利:招商引资饥不择食,资源利用只顾眼前,这些现象除了工业文明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方面的问题外,还有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人事制度等深层次的原因,需要加快这方面的改革,从根本上根除产生单纯政绩观和经济增长观的温床。

2.建立健全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法律法规体系。循环型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是生态系统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先进思想理论的集中体现,要使之成为规划范围内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为规范,必须通过地方立法,将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措施办法上升为地方法规,规划的实施才有地方政权的强制约束力。中国第一个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试点的贵阳市,为保障《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由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经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04年11月1日正式施行。有了立法,就确立了政府和相关部门实施规划的责任主体地位,就有了城市功能分区建设,及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及绿色消费等方面的强制性规范,就有了权力机关有效监督及公众参与的行为机制。

3.注重政策配套。城市人民政府是组织实施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的责任主体,负有通过相关政策调整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职责。如前所述,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不仅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体制创新和变革,必然引起新旧体制各方面的利益冲突,需要政府制定和颁布有关财政、金融、税收、产业及消费等各方面的政策,比如给予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再循环企业减免税收、贷款优惠等政策,给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创新企业以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和财政奖励等政策,给予流域上游的生态建设保护者以生态补偿的政策等等,以此鼓励节约资源、引导绿色消费、调节利益分配、抑制生态破坏、激励创新改革、弘扬生态文化、达到和谐共生的效果。

4.加强技术支撑。循环型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态效率的高低,更有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因此,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始终注重科技创新,要形成企业或生态产业园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稳定的协作关系,开展农产品和工矿产品开发、加工产业链网研究攻关,各类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再循环技术攻关,各类产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生命周期研究攻关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管理方式攻关等等,给生态城市建设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如松.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态城市和循环经济建设[EB/OL].环境法研究网,2009-01-16.

[2]周玮生.日本式循环型社会建设及对中国的启示[Z],2008-04-18.

[3]循环型社会的内涵和意义[N].中国环境报,2008-12-26.

[4]吴神保.循环型社会与生态城市建设[EB/OL].环境法研究网,2008-01-21

[5]葛敬方.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城市的探讨与思考[EB/OL].www.liaocheng.省略.

上一篇:辽中南城市群发展研究 下一篇:简论国外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