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时间:2022-09-05 08:36:01

小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摘 要】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体验、缺少感悟,以致套话、空话随处可见。我们要设计写作情境,营造交际机会、拓展交流平台、深入内心世界,树立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关键词】

小学生 读者意识 培养

作文教学在语文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文教学倍受重视,从讲解、自悟逐渐走向协作建构,但由于急功近利式的语文教学催生异化的作文教学,学生远离生活世界,语言无法承载学生真实的情感,学生作文随意,虚假作文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作文的畏惧有增无减。教师热衷于“自由写作”,或是一股脑儿地全盘奉出,将作文技巧告诉学生,让他们机械模仿,或一味激发学生的兴趣,忽视了学生的全程训练,以致学生的作文思路不清、语言贫乏、敷衍塞责,内容套话、空话随处可见。究其原因,课堂时间被教师讲解、低效的问答所占据,学生缺少阅读,缺少感悟,也就没有积淀,阻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学生在写作中要具有“读者意识”,要思考如何将自己的观点传送给读者,以什么内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须贴近读者对象,与读者建立联系,要了解读者的需要,并设法迎合读者需要。

一、设计写作情境,唤醒读者意识

作文教学须以生为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的感受,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写作活动。

(1)以生活事件创设情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探究等活动,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学会观察、思考问题。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充分捕捉生活现象,以生动的事实呈现写作情境。教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努力挖掘生学生的生活经验,布置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做饭、包饺子、当家、洗衣服等,能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氛围,为写作情境的创设提铺垫。

(2)以真实事件创设情境。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阅读节、科技节、运动会、绘画、新闻播报、讲故事、爱心捐赠等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观察身心的人与事,发现身边的新闻。另一方面,教师要挖掘学生家庭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件,如爸爸的生活习惯、家庭中发生的趣事,能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给家人提建议”,学生会思考好自己的言词,怎样才能被家人所接受,在这过程中,学生的“读者意识”得到了发展。

二、营造交际机会,激活读者意识

学生交际活动的缺失,导致学生的作文没有直实的语言环境,以至虚假作文的出现,教师要通过交际活动,激活学生写作中的“读者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1)捕捉生活中的交际机会。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分工愈来愈精细化,交际活动也变得频繁起来,口头、书面的交际也越来越广泛,这给我们提供了交际写作的机会。如母亲节到了,要“给妈妈写一封信”,感谢妈妈的关心爱护,感谢妈妈的养育之恩。

(2)利用活动开展交际写作。作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要走出校园,投身自然。教师要利用学校活动的机会,开展讨论交流,如春游时商讨去处、准备的物品、所需费用、注意的问题,学生顿时打开了“话匣子”,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读者意识。

(3)创设交际情境。教师创设交际情境,将写作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项简单的表达活动。如,“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手机,而微信更是人们经常联系交流的方式之一。”具有生活性、时代性的情境,以“帮老师给朋友发微信”为任务,无疑能叩开学生的心扉,诱发了学生读者意识的形成,激发学生向读者表达沟通的欲望。

三、拓展交流平台,增强读者意识

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写作兴趣,提高写作实效;能开阔视野,促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能集思广益,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同时能接受反馈、回应读者;能促进作者的反思,促进学生修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借助于课堂平台。课堂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场所,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表达的教学平台。教师让小组开展讨论交流,选择自己的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并从某一视角切入,要构思精巧、立意深刻。写好后,要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同桌听,与他人共同分享写作的快乐。

(2)借助于网络平台。网络是一个具有交互功能的平台,学生可以自由写作、发表、评论,没有编辑的约束,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发表权、批评权。教师要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传到成长档案之中,学生的家长、亲友都可以成为读者,因而学生会对自己的作品改了又改,再到满意了才会传到网上。同时要鼓励学生去访别人的网络空间,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可以是欣赏,也可以是建议。

四、深入内心世界,强化读者意识

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触碰他们内心的情感,让他们关注自我,在写作环境中寻找自己的世界,并通过积极地建构引发愉悦的写作行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感受学生的情感,选择一些“走心”的话题,如《 ,我想对你说》《其实,不是我的错》等,能让学生回忆经历过的难以忘怀的事。教者还要多途径发表学生习作,可以张贴于教室,可以在校园广播里播出,可以在班级里朗读,可以创办个人作品集等。教师极力渲染发表的价值,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感。

总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开展读者意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从读者的视角审视,不断对自己形成新的要求,从而养成自能、自动写作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顾振彪.关于新课标中作文教学目标的对话【J】.语文建设,2002

【2】钱理群.对话与发现――中小学写作教育断想【J】.教师之友,2003

上一篇:作为消弭“艺术”的艺术 下一篇:蹲下身子教习作 浸入生活易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