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财务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05 07:04:37

试论财务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1-267-01

摘要本文从美国的预算制度出发,分析了我国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预算管理现状问题应对措施

一、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差异分析

1.美国的预算管理制度

美国财务制度而言,通常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需要在执行本财年预算的同时对上个财年的预算进行审核,并对下一个财年进行预算。因此美国的预算编制需要一个相当的长的时间与复杂的流程,从各个部门的预算编制开始直至最后的联邦预算审核,一个预算周期可以长达33个月。流程为:预算编制通常为9个月,包括预算框架准备;各个部门的预算编制;形成总体预算;分别为3个月。其次,国会审核的阶段需要9个月。分别是众议院和参议员的常务委员提出的压缩意见进行推荐,然后由两院拨款委员会制定详细的拨款议案,此过程需要9个月。最后,决算汇总和审核,需要三个月。在预算年度结束后,才能在部和预算办公室共同编制可以反映预算年度内的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完成报告,由审计机构审核后进行批准形成正式决算,其预算管理制度虽然完善但是过程复杂,对我国的多级管理制度而其耗费的人力与物力将是不可估量的。

2.我国政府的预算管理

我国的政府级次较多,地方公共支出最多。国际上只有我国是五级框架的政府机制。因为比较典型的是三级或者准三级的制度如美国,或者单一制度的日本法国,但是我国的有四级政府,即省、市级、县级、乡镇级。使得预算管理工作成为了事后分析为主的模式,包括对工作的总结与未来工作的评价,并与预算超标进行控制。

3.我国预算制度分析

综合的看,编制部门负责预算是发达国家的通用做法,而且因为政治体制与财政模式的差异,各个国家的预算管理制度呈现出各种不同程序与特征。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共同之处,如:完善的法规为指导,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督机制,相对长远的经济预测,灵活而全面的预算监督方式等。因此在对于其他国家先进经验进行借鉴是我国预算管理必须进行的工作。

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提高对策

1.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监督薄弱问题

近些年政府财政的内部管理出现了松懈的情况,加之经济利益的驱使出现出现了对预算管理监督力度降低的情况。其主要的因为监督机制没有根据市场化进行调制,导致约束力下降,同时经济与行政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没有理清关系。另外,绩效考核与预算管理的衔接不够紧密而科学,从某些方面也导致了预算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与激励机制的控制。现有的财政监督、税务监督没有完全实现相互监督与协调的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新的工作格局,所以导致预算管理的模式与执行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2.预算管理解决对策

政府公益性质突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不能完全取决与公共收入,所以预算支出必须由其特殊性。因此预算管理应明确此种特征,即市场和政府的分工,是没有竞争与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由政府提供;根据不同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收益对象不同确定各个等级政府的基本职责;根据部门与公共职能差异确定其支出的科目与类别;利用公共选择的过程对不同的财政资金进行定量定性支配;利用各种手段将财政支出的情况向公众;社会公众和民意机构对公共服务的执行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由此为绩效依据。按照此种逻辑思路,起点为市场与政府的职能分工,最后是公众对绩效进行评价,符合我国的当前的多级体制与预算管理提高的需求。

3.具体实施措施

首先,对事后监督的模式进行转变,利用财政分配的全过程监督完善对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财政监督应对部门预算进行改革,从预算编制开始,逐次审核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对预算外的资金调用进行重点核算与监督,对国库调拨的资金进行全程跟踪等,以此及时发现财政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就突出了预算在财政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从收入监督的角度转变为收支并重的管理。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人将预算监督的重点放在了如何控制支出的层面上,而忽视了对收入与支出的协调,增加的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收益,防止公共收入流失,但是对公共资金的效率监督却没过问,即预算管理仅仅限于编制的执行,因此在预算管理实行的时候应推动其对财务收支的全面协调作用,即利用科学的监督与管理将收支两条线共同纳入到预算管理的范畴中,征缴、管理、支出等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即按照公共支出的规范进行预算、支出、申报、审核等,实现全程管理模式。

最后,建立常态化的监督与问责机制,在市场经济推动下,财务管理也应当顺应市场的需求进行实时化管控,虽然政府的预算管理与企业不同,但是其管理的过程都需要强大的监督机制来保证流程的完整与规范。因此财政监督工作应转变检查式的管理,将突击性质的检查转化为常态化的监控上,着眼于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即在日常检查中对规范与流程进行检查,力求从制度上完善,堵塞漏洞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形成真正的预算与监督并行的财务管理机制,为日常的工作提供必要的规范保障。

三、结束语

我国的预算管理机制与其他国家有所差异,主要受到经济体制与行政体制的影响,因此在应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时应采用借鉴的态度,对欧美成型的预算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从提高全程制度化、收支双向管理、常态化监督等方面入手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毓.细化预算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财经界(学术版).2011(04).

[2]柏光燕.财务预算管理与控制问题的探讨.现代商业.2008(26).

[3]马俊平.政府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10(07).

上一篇:浅议知识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假设的修正与创新 下一篇:患者与医院的利益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