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应用于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09-05 06:02:01

微课应用于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摘 要:微课的主要特点是小而精,同时移动性强,学生可以利用微课的特点将微课应用于自主学习中。

关键词:微课;自主学习;特点;作用;实例分析

在国内,最初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他认为,“微课”包括与教学相匹配的微课件、微教案、微实践反思、微点评、微练习等可扩展性和支持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网页、半结构化、开放资源的情景,动态生成的交互式教学应用环境。

微课的主要特点:(1)微课小而精,专门针对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十分适合自学。(2)时段和地址的选取空间大,随时随地都能研习,只需有学习的意愿便可达成。(3)适应范围广,可以根据视频的播放速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验收控制视频的速度。(4)视频可以反复播放,对于反应慢、不好意思请同学反复观看的学生,可以自行重复播放,解决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承载视频玩赏与文本浏览的智能终端越来越多,例如IPAD、智能手机等。目前,几乎所有大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或IPAD等智能终端,平常主要用来玩游戏、听歌等。如果学生能充分利用这些智能终端,利用其机动性,学习将是丰富多彩的,知识面将得以扩大。下面对微课应用于自主学习的可行性作出分析:

一、帮助学生解决课后疑惑

大学学习与中小学学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要求其自学,同时大学里每堂课的容量远远比中小学大。当大学生课后做作业或复习的时候,遇到问题怎么办呢?打电话给老师?恐怕很少有学生这样做。即便如此,老师在电话里不一定能说清楚。更何况每个专业有几十至几百个学生,不可能所有问题都通过电话解决。有些学生会采取下一堂课问老师,但是大学里,课堂上很少有时间让学生去提问,有一些学生也不愿意去问老师,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了大量的问题,对该课程的研究更为困难。

有了“微课”后,学生可以用U盘拷贝教师录制的微视频。学生可以自己管理与课程相关的微视频,这是一种知识的管理,也是一种需求管理。另外,可以以系或者班级为组织,在网上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网站,或申请一个云端,或利用“微博”等,将微视频上传到网上,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进行归类。学生通过学号或统一的账号登陆后下载,方便每个学生学习。

从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需有教师讲解的需求开始,到“微课”如何真正掌握到学生手中,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简单地让微课移动的过程,更是让学生学会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增长学生课堂以外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对大学生的要求愈来愈高,需求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书籍或课堂。例如,人际关系、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社会新闻动态等,这些在学生走上社会岗位之后比书本上更重要的能力,像这些非课堂的学习,同样可以在微课程这样的平台来实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知识进行相应的筛选,这些知识可以是实际案例、理论解释、视景仿真、动画或其他材料,要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材施教,教师的讲授仅仅是学生知识学习中的一个工具,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研习行径。学生通过阅读可找到很多的学习研究、数据、资料,学生不仅要研究问题本身,而且要查找大量的信息回答问题。这样的学习可以将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科学地融于一体,使学生都能将学习发挥到极致,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微课应用于自主学习的实例分析

下面以《高等数学》中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为例,说明如何将微课应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中。

学生在应用分部积分公式时,最困难的是在被积函数中到底该把哪部分看成u(x),哪部分看成v′(x),另外,分部积分公式该如何记忆。上课时,很多学生对分部积分公式似懂非懂。对于此,老师可以录制一个关于分部积分公式的“微课”,教学生借助二阶行列式来记忆分部积分公式,同时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分部积分公式。另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收集一些网络上的优秀“微课”,如首届全国高校微课大赛二等奖作品“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该作品中利用分部积分公式中的对称性教学生记忆分部积分公式,这样可以让学生从不同思维角度学习同一个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2]马秀芳.高校微课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一般课题(13YB124);2013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JXJG-13-39-6);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校级教改课题资助项目。

上一篇: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课堂观察量表对建立课堂评价体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