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家庭有效的“三合一”互动

时间:2022-09-05 03:17:23

幼儿、教师、家庭有效的“三合一”互动

摘 要:每年的九月都将有很多幼儿迈出家庭的狭小天地,真正走进充实灿烂的集体生活。然而这时,总能看到一些新入园的幼儿,在与家人分别时大声地哭喊,不让父母离开,无视老师的安慰等等。他们为离开父母可能带来的危险与对新环境缺乏控制而感到不安,这种不安则形成了幼儿的焦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入园分离性焦虑”。

关键词:分离焦虑;哭闹;家园配合;鼓励

每年开学,我们都可以看到:有些幼儿当他被父母抱进幼儿园时刚刚还笑容满面却一下就变了脸,拉着父母往外走;还有的幼儿当家长踏进教室门时便紧搂家长的头颈又哭又闹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幼儿产生了“入园性分离焦虑”。消除幼儿分离性焦虑,有助于幼儿愉快地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有助于幼儿与教师及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下面,就我们班分离焦虑较严重的幼儿做一个观察和分析:

案例描述:

案例1:今天,是入园第一天,大部分的宝宝都哭得很伤心,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而她――鸿鸿却很独特,她不哭不闹,开开心心地跟奶奶说再见,在老师的带领下鸿鸿拉着哭闹的拉拉一起坐在桌旁玩玩具,并且安慰伤心的拉拉说:“不要哭了,妈妈马上就来接你了。”

案例2:又过了几天,大部分的小朋友们都能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了,而鸿鸿却开始哭闹,不愿意上幼儿园了,总是哭着要奶奶。但是,当奶奶走后,她的哭声也会随即停止,与小朋友一起游戏。

案例3:要进行户外活动了,小朋友们都开始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拉手排队,鸿鸿也不例外,她开始寻找她的好友拉拉,可是今天,拉拉已经与别的朋友牵手了,她难过地站在边上一动也不动。于是,我们帮助她与另一位朋友牵手,她非常不乐意地牵着。

案例4:上课了,小朋友们都积极地回答着老师的问题,鸿鸿有时也会很认真地看着我,但专注的时间很短,她总是有意无意地转过头去看拉拉。拉拉怎么做,她也会跟着怎么学。

案例5:今天,调整小朋友的座位,将她与拉拉分开了,她情绪很激动,一直哭,直到将他们又坐到一起,才停止了哭声。

案例分析: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进行集体生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转折期,是他们迈入“社会的第一步”,也代表着他们将从一个“家庭人”转变成“社会人”。在顺利转变角色前,大部分幼儿都会出现哭闹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幼儿离开了自己的亲人,面对着不熟悉的环境,感到陌生和不安全,因此也就产生一定的分离焦虑感,有的孩子分离焦虑感比较严重,而有的则相对较好。案例中的鸿鸿,初看属于后者,分离焦虑感被她对幼儿园的好奇心所掩盖,所以,她一开始并没有对幼儿园表现出抗拒,而是对幼儿园充满了好奇。因此,她能够开心地上幼儿园,同时安慰自己的好朋友。其实,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鸿鸿是属于前者的,她的分离焦虑感相对较严重。在经历了几天的集体生活后,对幼儿园的新鲜感已经过去,而幼儿园的一些常规性的约束却渐渐地让她对幼儿园产生了排斥,让她觉得幼儿园并不是她所想象的那样快乐。因此,对家人越来越依恋,并她将依恋的对象转变到了拉拉身上,由于她们是邻居,两人经常在一起玩耍,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变得依赖他,以他为榜样跟他学习,可以判断出她还缺乏一种集体生活的安全感。

干预措施:

通过对她的跟踪观察和分析,让我找到了一些改善她分离焦虑的缓解策略:

1.家园配合

与其家长沟通,请家长在家以积极的语言和行为引导她,介绍幼儿园的趣事给她听,或结合网站新闻图片请她介绍班级里发生的趣事等,让她对幼儿园产生兴趣,从而渐渐地不排斥幼儿园,慢慢地喜欢上幼儿园。

2.平等交流

以一种平等的角色去和她交流、沟通,尊重她的意愿,满足她的需求及自由度,注重她的情感关怀,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关爱她,让她在宽松、亲和的氛围中,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爱和关心。

3.及时肯定

日常活动中,对她所获得的点点滴滴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

4.渐渐分离

对于她的依恋对象――拉拉,我则采取渐渐分离的原则,让他俩慢慢地分开,如两人的座位从一起坐到中间隔一个小朋友,再隔一个小朋友……慢慢地将其分离,隔开。

5.同伴交流

引导和鼓励她融入集体生活,与其他幼儿交往,同时也鼓励其他小朋友来邀请她加入他们,乐意与她一起玩耍,使她慢慢感受同伴的友好,从而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快乐!

分离焦虑其实只是孩子对新环境的一种正常的担心心理,当孩子独立地在幼儿园里生活一段时间,发现危险并不存在,老师和幼儿园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可怕时,警报自然就解除了。因此,我相信通过家长、幼儿、我三方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鸿鸿的分离焦虑一定很快地得到改善和缓解的,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红梅中心幼儿园)

上一篇:学会鼓励巧用批评 下一篇:谈艺术教育渗透的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