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素质教育更有效(下)

时间:2022-09-05 02:47:00

备战高考:素质教育更有效(下)

实战演练:因人设教,共同进步

在具体复习中,我们创新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共同成长。这里仅以我们对学困生和尖子生的教育为例。

1. 一个充满奇迹的实验:三个月把学困生送入大学

2005 年2 月底,我在人民大会堂听了著名科学家霍金的报告,备受感动,深受启发。霍金是一个高度瘫痪的人,只有右手的大拇指能活动,但他却通过大脑与大拇指的配合,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超人的毅力与意志进行学习、思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奖。我想我们的学生能看到这个世界的风景,能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能行走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这是多么幸运的事,通过努力奋斗考上大学能有多困难?学生的潜能是不是远未被开发?于是我下决心要做一个实验。

2005 年3 月6 日,针对学习特别困难的45 位理科学生(这些学生在2005 年2 月份高考摸底考试中的成绩是280 分~ 380 分,与高考的本科录取线还有不小的距离,他们被教师和家长认为根本没有任何希望考上本科院校),我们通过做思想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经过最后三个月的努力,使45 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从摸底考试的347 分提高到高考成绩479分,45 人中有41 人考上了本科院校,创造了我校当年本科升学率99.15%――北京市海淀区第一的奇迹。这成绩是怎么取得的呢?现在回忆起来,我们大体采取了六项措施:

(1)召集45 名学生先后召开了4 次座谈会。第一次座谈会的主题是“走进同学们的心灵”。我用真挚的话语、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打动了45 名学生的心,他们感动地留下了眼泪。第二次座谈会的主题是“提高自信心”。我特别强调,信心来自十一学校的整体实力,来自十一学校的办学价值观,来自老师多年抓高考的经验,来自同学们的理想追求与拼搏精神,来自学校对大家所给予的无限希望。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尤其是对霍金故事的分析,学生们深受教育,建立了自信心,决心振奋精神,努力拼搏。第三和第四次座谈会的主题分别是“毅力与意志”、“人生梦想”。

(2)让学生制定三个月的“挑战目标与行动计划”。第一次谈话的当天晚上,学生们都非常认真地写出了自己的“挑战目标与行动计划”。教师们看后都很感动,决心帮助学生圆大学梦。

(3)选择适宜的教师。我为学生们选择了5 位特别富有父爱与母爱的教师担任他们的辅导老师。利用每周一到周五下午4:30 ~5:30 的时间(这段时间是其他学生自习答疑的时间)分别进行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生物的集中辅导。学生们看到在高考复习最为关键的时候,老师没有放弃他们,而是更加关心、帮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教师的爱。这种爱如同雪中送炭,温暖着学生的心,使他们的士气高涨。

(4)单独召开45 名学生的家长座谈会。我们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帮助家长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与家长形成教育共识。家长也配合学校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孩子的有效发展。

(5)及时表彰学生。由于这些学生的成绩一直在各班后面,所以他们在此前的高中学习中,较少得到教师与家长的正面评价与表彰。于是我在每月的年级大会上,有意识地表彰他们当中15 位进步较快的学生,为他们的进步、发展、成长鼓掌与喝彩。在这种关键时刻得到学校的激励与肯定,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力量在催促他们前行,他们爆发出了巨大的学习热情与能量。

(6)让任课教师更加关注他们。后三个月里,各位任课教师更加关心这些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成绩,耐心细致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在班级的表现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次一次进步,一步一步超越,终于获得了最后的成功。

这个实验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落后的学生,只有落后的教育方法;没有不适合学习的学生,只有失去信心或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学生。

2. 一个充满挑战的实验:让优秀生在合作学习中更优秀2003 年下半年,我进入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教育管理专业学习,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接触了有关合作学习的知识,我决心学以致用。2005 年,我开始在2006 届高三毕业班中进行优秀学生的合作学习实验。我在高三文科班选拔12 人组建了两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6 人),在高三理科班选拔30 人组建了5 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6 人)。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实力相当,对称安排,每个小组均有每个学科的拔尖者,这样可促进这些学生每个学科都向前发展;每一小组安排好组长,倡导小组之间进行团体竞争,带动每一位小组成员快速发展。小组主要在两个时段开展活动:

(1) 每晚6:30 ~ 8:30, 主要进行如下活动:

①研讨与交流本周语文、数学、外语的学习收获与体会,学会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概括。

②解决本周语文、数学、外语中存在的模糊问题,达到准确理解、融会贯通。

③进行学习反思,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探讨语文、数学、外语的学习策略。

④提供典型的问题,解读高考语文、英语满分作文,引导大家进行发散思维、理性思考。

(2)每晚8:40 ~ 10:30,进行如下活动:

①分别研讨交流本周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与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的学习方法、收获与体会。

②各自解决本周来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中存在的模糊问题,引发大家思考交流,达到对问题的深入钻研与触类旁通。

③学会单元总结,提高对问题的归纳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

④提供典型的难点问题。事先安排每人准备一个难点问题,这样每组各有两个物理、化学、生物问题,供大家思考、研讨、交流。

一年的合作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了学生各学科的潜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参加合作学习的42 位学生,身心健康、精神振奋、学习快乐、成绩优异,他们全部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香港地区大学,创造了我校优秀学生培育的新历史,为以后在我校全面开展合作学习奠定了实践基础。

上一篇:“管理驾驶舱”:给你一双慧眼 下一篇:分布式领导与我国学校组织领导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