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当演员 多做导演

时间:2022-09-05 01:40:30

少当演员 多做导演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的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从教几年的教学经历和学习使我认识到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再做教学活动“演员”,而要做“导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变教学活动中的“演员”为“导演”。

教师要少当演员

所谓演员型教学模式是指课堂上教师往往是一讲到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很难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的历史可谓悠久,这种模式可以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学生输送大量的信息。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种演员型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下降,高分低能学生大量出现,很难培养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教师的角色应重新定位,即尽快实现由演员型教师向导演型教师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教师要多做导演

导演型教师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更多地扮演导演的角色,将课堂这个小舞台最大限度地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自己当演员,在表演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观众,而是主动参与的演员,因此导演型教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引导者,而不仅仅是传道者。因此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放下“师”的架子,以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才能真正体现平等的师生关系。

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注意语言艺术,行为幽默,性格开朗,与学生共同去讨论、探究,在适当的地方给予点拨,解决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应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组织与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并让学生学会自己寻找解决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起一个导向作用。

如在探究地图三要素之前,我请全班同学合作帮我测出校园的大小及教学楼等事物的位置,并在纸上绘出校园平面简图,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每一位学生都积极自愿地参与这个工作。有的学生画的部分事物看不清,且图的大小比例不等,我便要求他在图边注明(这就是图例),并注上方向,算出并比较各同学的比例尺,于是,地图的三要素由此而得到解决。

在这节课中我只是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对自己实际操作解决的问题记忆深刻,从而学到了一种学习地理的能力,受益匪浅。

那么导演型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我认为,作为导演型教师,首先应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所谓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以为至少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两个基本点是指教师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与质量意识。作为导演型教师应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中心,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等,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导演型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导演能力,这种导演能力主要表现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制定科学的考试及评价制度两个方面。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氛围,营造环境。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温床,是迅速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保障。作为地理教师怎样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呢?我的体会是在吃透大纲与教材的基础上,提出几个有质量的思考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品尝到了求知的乐趣。

如讲《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在发展旅游业这部分,我设计如下问题:①1991~2000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呈现什么趋势?说明本区经济以什么产业为主?②西双版纳地区原来以农业为主,为什么现在它的旅游业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呢?③它的发展又带动了哪些相关产业的发展?④但是西双版纳的旅游业近几年呈下滑趋势,又是为什么呢?⑤为西双版纳献计献策。

这几个问题层层深入,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高涨,在积极的思考中解决了学习困惑。

2.精选主角,以点带面。

有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只能说是一个成功的开始,在接下来的小组讨论及自由提问的教学环节中我们尽可能地让学生唱大戏、当主角。首先针对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的现状,实事求是地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并提出不同的要求。让能力较强的学生解疑答难,同时对学生自由提问中提出的问题,也尽可能引导学生来解答,从而收到以点带面共同进步的良好效果,也解决了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老大难题。

如讲气温分布规律时,“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根据这一规律,要求学生完成第53页活动2”。可请一名学生把自己的计算思路讲给全班同学听,并叫同学进行判断和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和谐。通过一名学生的带动引导,自然而然地解决了本节课的内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起承转合,天衣无缝。

作为导演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导演的才能,更要有主持人的智慧。不仅要使环节之间的起承转合做到天衣无缝,更要使学生思路畅通,适时用智慧的话语重新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

如在学陆漂移学说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拿一张带有图画和文字的纸,然后把它撕成参差不齐的两半,问学生: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它们曾经是一张纸?学生纷纷发表见解,从纸的质地、印刷文字和图的行列分布,纸的边缘是否能拼合在一起等进行论证,然后我用电脑动画演示非洲和南美洲的拼合图,让学生讨论: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我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现在你们只是通过观察推测结论,能否就此判断它们原来是一个整体?”“不能。”“对,任何一个科学结论都要讲证据,你准备用哪些方法证明你的推测?请大胆设想。”学生的思维和表现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各个小组经过热烈讨论后,纷纷推选代表走上讲台指图讲解,有的小组受到拼纸的启示,从地层地质年龄和化石相似性衔接角度论证;有的小组查阅世界山脉分布图,从山脉的分布加以论证;有的小组从物种角度,南美东海岸和非洲西海岸发现了海牛和鸵鸟,而这两种动物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从而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课的最后,我布置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你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的回答更是精彩纷呈。

4.水到渠成,画龙点睛。

对于教学活动中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或概念不够全面的问题,教师应适时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点评或总结,这是教学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作用是多方面的:①通过教师的点评与梳理,学生对本课的重点有了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②通过教师的总结,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差距,在品尝成功喜悦的同时,又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可谓一举多得。

如在完成六大板块这部分知识时,利用“六大板块图”:(1)指导学生识记字母代表的六大板块名称。(2) 观察各板块运动趋势:以下这些结论都可能变成现实,你能解释吗?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和补充。①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继续长高(印度洋板块北移,亚欧板块南移,陆地挤压而抬升);②地中海逐渐消失、非洲与欧洲连接在一起(非洲板块北移、亚欧板块南移,使地中海“缩水”甚至消失);③大西洋面积不断扩大(美洲板块西移、亚欧板块东移,使大西洋扩大);④太平洋面积不断缩小、中国变成内陆国(美洲板块西移、亚欧板块东移,使太平洋“缩水”)。

这样的讨论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体系逐渐完善,培养了科学发展观,培养了大胆猜测的科学精神。

当然教学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教学内容及难易程度灵活掌握确定,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综合素质来展开,教学设计也不能偏离这一中心。

作为导演型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还要制订科学的考试及评价制度。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要用考试来检验的,所以科学的考试制度应突出对能力的考察。通过考试不仅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条理性,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从而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公平的评价。

总之,在地理课堂上,演员型教师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时代呼唤导演型教师。当然,我们主张每一位地理教师都来当“导演”,但并不反对教师在某些必要的情况下(比如遇到自学难度较大的内容等)当一当“演员”。

上一篇:追求因有趣而有效的教学 下一篇:一个必须引起注意的写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