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主持“玩转”公益节目

时间:2022-09-05 01:02:41

80后女主持“玩转”公益节目

“我愿,在每一次的公益里将更多生动的笑颜记录在心间,去撑起一片美好的天;然而,尘世厚重,人生短暂,我可做的终是有限,那么就让公益无限放大,感染每一个人。”

——主人公语

她1982年生人,家庭背景一般,非名牌大学毕业,漂在北京。在国贸的写字楼里,每天有数不清的这样的女孩来去匆匆,她们领着还算可以的薪水,已嫁或待嫁还算匹配的老公,然后过着房奴的生活。

但对于王雨诗而言,以上公式却不适用。年轻未婚的她,已是一家拥有百名员工的北京国大华闻公益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她的传媒集团现已独立打造成为国内最大的公益传媒电视输出平台。王雨诗荣获了“2012年中国商界女新锐人物”奖。一家企业拥有百名员工不足为奇,可一家以公益电视制作为主的传媒公司,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在国内真是屈指可数。

大二女孩收入过万

王雨诗出生于辽宁省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正直敦厚,母亲热情善良。

小王雨诗从小就对音乐十分感兴趣。高中毕业时,王雨诗考取了辽宁一所音乐学院。大二的时候,一个形象大使的选拔比赛在学校附近开展,评委全都是当地有名的电视台主持人。一直对主持感兴趣的王雨诗斗胆去尝试了一把。经过形象选拔、才艺展示等项目的角逐,王雨诗竟然脱颖而出。赛后,她获得了在当地电视台工作的机会,主持一档生活类的节目。主持之路就这样开启了。

电视台的兼职工作使得王雨诗很少在学校里出现。较高的收入也使得她在同学里愈加与众不同。

大二、大三正是享受美好爱情的年纪,王雨诗却每晚把自己关在宿舍里背主持稿。连电视台领导都觉得她做的已经很不错了。

从大二开始,收入过万的王雨诗就再也没向父母要过学费和生活费。一有机会,她还会给父母买不少的礼物。发工资的时候,她会帮助经济有困难的同学,还时常请大家“撮一顿”。和别人分享财富,让她觉得十分快乐。

独闯京城

转眼间大学毕业,王雨诗在地方电视台已经工作了两年多。凭她出色的表现,要留在台里不是什么问题。在其他同学忧愁于未来去向时,王雨诗作出了独闯北京的决定。

“那时我22岁。”王雨诗漂亮的大眼睛闪烁了一下,那是多么好的年华啊!在铁饭碗与北漂生活之间,她毅然选择了北漂,这多少会让人有些不解。

对于只身前往北京的想法,王雨诗的母亲是有些不放心的。为此,机灵的王雨诗还想出了一个暂时蒙混过关的“托辞”——她告诉母亲自己想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英语,以便考雅思。一听说是为了学习的事情,母亲马上表示支持。就这样,王雨诗揣着大学时打工攒下的两万元来到了北京。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一位做主持工作的朋友。王雨诗拿出了自己过去的主持光盘。她顺利被推荐到阳光卫视,成为一档财经类节目的主持人。

在那档节目里,王雨诗结识了很多有爱心的企业家。他们中很多人投资了希望小学或是资助了贫困家庭。王雨诗通过节目跟着他们探访贫困家庭。那是她第一次看见国内还有这么贫困的地方,人们吃不上饭,上不起学,有个家庭甚至3个兄弟同娶一个老婆。这些家庭一年的开销用度还比不上城里人一个月的花销。

一次到云南采访,王雨诗结识了一个贫困家庭。她当即决定资助两个孩子上学。从那时起到现在,王雨诗对这个家庭的各种援助持续了近10年,到现在还常常书信联系。

王雨诗在一档公益节目里认识了现在的合作人姚莉女士。说到做公益节目,王雨诗和姚莉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她和姚莉商量后,二人一拍即合,决定从公益类节目开始。

王雨诗平静地说:“当我帮助了一个人的时候,那种喜悦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我愿意与人分享。”

公益也盈利

为了推出自己的第一档节目,王雨诗吃了不少苦头。他们深入贫困地区数日,拍下了许多真实的画面。又熬了好几个夜晚才制作出一部感人至深的样片。

2005年,王雨诗和姚莉在中国教育台推出了他们的第一个合作节目《公益》。开始的投资都来源于王雨诗做广告代言的收益。她推迟了自己买车的计划,每天和大家一起挤地铁。她经常在地铁里遇到刚被自己面试过的新员工。

一次机会,王雨诗接触到一个国外的企业。第一次听说“企业社会责任”的说法。

企业社会责任一般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相关利益群体的社会责任,例如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这个概念让王雨诗眼前一亮。因为作为公益传媒文化公司,他们的工作常常是长久不盈利的。大多数资金来源都靠自己的广告代言工作。跟行内几个朋友交流之后,大家对“企业社会责任”不置可否。王雨诗决定试一试。

那段时间里她游说了很多大企业,告诉他们社会责任的意义。说到企业要源远流长,王雨诗说:“国外的理念和中国的不一样。企业不可能仅仅只有对社会的付出,必定是要获得一定社会回报才能继续发展的,而这些回报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企业做公益活动获得百姓的认可,能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品牌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平衡企业收益和公益事业的所占比例显得十分重要。”

终于,国内一家著名服装企业的老总率先同意了她的想法,愿意参加他们的希望小学活动。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认可了“企业社会责任”的说法,愿意加入的企业多了起来。

现在,王雨诗旗下主要开办了3档公益节目。一个是开播近8年的“公益的力量”,这也是最火的公益节目。从开播到现在,许多著名的明星都参与进来,比如光良、立威廉、张含韵、陈光标、梁丹妮、任静、付笛生、杨光、郭涛、吉杰、柯蓝、马艳丽、斯琴格日乐等。

另两档则是高端公益类专题“点燃希望”和针对儿童公益真人秀“挑战奇罗星”。后来,她又有了新的想法,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合作成立寻子基金,帮助那些不幸的家庭和孩子。

每开办一个新的公益项目,王雨诗总是义无反顾地先把自己的资金投进去。很多人对于公益这一块都不敢涉足,因为会面临收支不足的风险。王雨诗却不这么看。她的秘诀是在每年的10月份就做好第二年的财务计划,早规划早有把握。

更重要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她希望看到自己实现更多的社会价值。王雨诗说,她的愿景是做一家公益传媒集团,把公益通过视频节目形式,通过电视台,在网络、数字新媒体等渠道推广。“每每看到爱心人士通过自己的平台传递善举,就觉得心生希望。”诚然,作为80后中的一员,王雨诗正是在这希望的引领下一路坚持,将公益节目的希望之光传播得更远。

上一篇:凝聚力造就荣誉 下一篇:方为芳:用爱培训家政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