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贩子,见着活的了

时间:2022-10-27 06:07:18

看病难,挂号更难,真的有那么难吗?背着马扎去挂号您见过吗?没病的生生挂号累出病来您信吗?这些听起来很“天方夜谭”的事情,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

对于亟须治疗的病人而言,挂号的方式有三种:连续数日的昼夜排队,长达数月的网上或电话预约,再不就是购买“号贩子”出售的高价号。抛开监管部门高调炮轰“购号者”的“姑息论”、“纵容论”不谈,撕掉道德的伪装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第一种途径成本太高,第二种等待时间漫长,老百姓选择第三种方式似乎再自然不过。

排了五个通宵,依然一号难求

4月2日凌晨3点,北京一家口腔医院的挂号大厅,门锁着,灯没亮。一群人在黑暗里寒暄,他们从门口开始,按照诊疗科室的不同,自发地排成了5队。笔者初来乍到,摸不清头脑,在大家七嘴八舌的指挥下站到了牙体牙髓科第五名的位置。

在这里排队的,都算是战友,大家聊起天来,可谓言无不尽。通过聊天笔者得知,排在队伍前两位的挂号者在前一天晚上九点左右就赶来排队。“我们已经熬了整晚的时间,凌晨4点,医院的工作人员将会开放门诊大厅,大家才能进入室内继续排队。”一位中年女子说,牙体牙髓属于比较容易挂上号的科室,每天窗口能挂20个普通门诊号和2—3个专家号。

与笔者相比,今年52岁的余淑华并不走运。她告诉笔者,自己打算到修复科挂号,已经连续排了5个晚上,至今仍未挂上。“昨天,我排的是第四号,轮到我时,不仅没有专家号,连普通号都没了。”对于“修复”这样的“紧俏”科室,号贩子从头天中午就开始排队,准备挂次日的门诊号,一排就是20多个小时。

“我们和职业‘号贩子’不同,时间有限,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耗费在排队上。”余淑华说,特别是外地来的患者,往往会选择从“号贩子”手里买号。对他们来说,如果当天看不上病,在北京耽搁几天,吃住的费用远远高于购买“高价号”。

其实,现在北京市属医院八成的号源都投放到了网络和电话预约平台,如果窗口挂号难度大,为什么不选择网络或电话预约呢?一位姓高的患者坦言,“网上更难预约”。他告诉笔者,自己于3月底登录网上挂号平台后发现,预约号已经排到了6月中旬。

遭遇号贩子——5元变成200元的“艺术”

排队的时候,笔者前后各有一名“号贩子”凑过来“攀谈”,梁军便是其中的一员。他告诉笔者,自己代人挂号,“无论专家号还是普通号,一律只收200元”。而实际上,在这家口腔医院,门诊普通号的价格为5元、专家号7元。

更有甚者,200元的诊疗号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高价号”!梁军告诉笔者,在北京另一家口腔医院的口腔黏膜科,专家号的“代购价”已经被炒到了3000元,而且供不应求。此外,阜外心血管医院的专家号也被炒到了5000?6000元。

在交谈过程中,笔者提到了自己挂号科室几位主任医师的名字,梁军都很熟悉,并且准确地说出了他们的门诊时间和放号数量。“有需要就给我打电话,保证能够挂上。”

作为挂号的“老手”,他甚至现场为笔者作起了指导,“挂普通门诊,五点排队占位、6∶50办理诊疗卡、7∶00挂号刚刚好,绝对万无一失。如果要是挂另一家口腔医院,中午12点半左右排队更合适。”

虽然自己已经充分把握了各大医院的挂号秘诀,梁军仍然认为,自己这行干得并不容易。除了不时有民警在医院排查外,通宵的排队也让人筋疲力尽。在等待过程中,他多次表示,自己只需在门诊开始前将挂号单交给患者,就可以回家睡个回笼觉了。

梁军告诉笔者,今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气温低至零下14度,自己在室外排了近13个小时的队,只能靠不断跺脚来取暖。尽管如此,在他看来,每天只需要排队就能赚到几百元,仍然是性价比较高的“工作”。

实名制挂号了,怎么“倒手”?

最让笔者感到疑惑的是,现在普遍采取挂号实名制,“号贩子”究竟通过怎样的手段代人挂号呢?

在笔者就诊的医院,患者在挂号前,必须进行实名登记,并且建立诊疗卡。“患者也需要把身份证号码提前告诉你吗?”面对笔者的询问,梁军坦言,在很多医院,办理诊疗卡的时候只需要填写自己的手机号码或身份证号,工作人员并不会现场核实相关证件,甚至很多“号贩子”填写的手机号码、身份证号都是编造的。

如果只占两成号源的窗口挂号存在着上述问题,那么,号源量高达八成的网络平台和电话平台,是不是也存在“号贩子”利用虚假身份预约挂号的现象呢?

4月10日,笔者登录预约挂号网络平台,在“预约指南”中看到,患者首次预约必须进行实名注册,并且登记真实姓名、有效证件号码、手机号等基本信息。

随后,笔者尝试相关信息的注册登记。在身份证号码一栏,笔者把代表出生月日的4个数字改为“2月31日”这个不可能存在的日期,通过手机验证后,注册成功,直接跳转预约挂号系统。

随后,笔者又在电话预约平台,通过上述身份证号码进行预约,由于电话和网络预约共享同一个资料库,因此,笔者依然顺利地进入了门诊预约步骤。

而这种虚假身份的挂号方式仅限于给外地患者挂号,在梁军看来,北京本地患者往往需要医保报销,而利用虚假身份挂号,治疗费和药费都不能报。相比较而言,外地患者因为没有报销问题,因此对虚假身份挂号的接受度更高。

“号贩子”为什么有恃无恐?

在聊天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梁军对自己的特殊身份并不避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号贩子”对自己的“黑身份”有恃无恐呢?

此前,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称,在同仁医院留有案底的“号贩子”超过200名,而这些人的照片和相关资料也被储存在医院的保卫处。尽管如此,这些“号贩子”,仍有近2/3的人继续在同仁医院“倒号”。

较低的违法成本成为“号贩子”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如果只有“倒号”“贩号”行为,仅处以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以5?10日拘留,500元以下罚款;对有聚众“倒号”行为的,也仅对其中的关键人员进行10?15日拘留及1000元以下罚款。对于一个号能倒卖出3000元高价的号贩子来说,这点罚款,完全付得起。

除违法成本低外,“号贩子”屡禁不止的背后,是优质医疗资源的不足和布局不均。

北京市医管局的调研结果显示,就诊病人的大幅增加,使号贩子问题更加凸显。今年1月,北京市医管局进一步“点名”市属16家医院为号贩子的“重灾区”。其中,包括同仁医院和儿童医院、首儿所的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特别是中小学生假期期间,上述医院就诊病人也会随之增多。而积水潭医院的小儿骨科,由于全国只此一家,病人常年聚集,寒暑假期间挂号难问题更为突出。

买号,扰乱市场秩序,必将让日后的看病挂号难上加难。不买号,眼瞅着病人难受,家属怎么可能稳坐道德至高点?饮鸩止渴,也是迫于无奈。要想真正破解“号贩子”迷局,还需有关部门多作为,将优秀医疗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当病人上医院直接能挂到号,“号贩子”就不攻自灭了。

上一篇:你言我语话打车 下一篇:侯宇:钟情《对花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