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的“公地悲剧”可以避免吗?

时间:2022-09-05 12:40:37

经历了西雅图的烧、坎昆的围墙喋血、香港的韩国农民集体“跳水表演”,WTO2009年11月底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七届部长级会议显得波澜不惊。久拖不决的多哈回合,已经让很多人彻底失望,连反全球化的人们也打不起精神了。有人说,一次次的峰会声明对多哈回合支持的重申,就像不时向一具僵尸喷洒香水,只能让它暂时不散发出臭气而已。这次,总理事主席确定了FIT原则――即“全体参与”(Full participation)、“代表性”(Inclusiveness)和“透明度”(Transparence)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这让很多国家的代表吃了定心丸――一句话,不再搞折磨人的“绿屋”谈判了。

然而,也有人担心,这样一来,部长级会议就成了走过场,100多个成员的部长每人照本宣科发表三分钟的讲演,然后扬长而去,这对于世界金融危机下的全球治理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WTO无疑是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公共产品,过去8年的谈判证明,如果各方都试图最大限度地从中攫取利益,而不愿意做出贡献,只会导致多边贸易体制的威信受到严重损害,让这片“公共池塘”走向“坍缩”和干涸。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经济学家的整体信誉受到了损害,但今年的诺贝尔奖仍然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获奖的两位美国经济学家都是研究制度经济学的,特别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Ostrom),她发现“公共财产的运作可以通过自主联合治理的方式获得成功。”奥对包括加州地下水下降等案例的研究表明,通过发挥制度和组织内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在参与者互动中不断寻找、探索和形成新的解决方案。关键是要能够容忍和鼓励参与者自发创造出不同的组织方式和谈判方式。

多边贸易谈判或许比加州地下水问题更复杂。但是,“单边中心主义”逐渐让位于“多中心秩序”却是经济全球化演进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原来多边贸易体制里的那些“大象”们已无可奈何地意识到,过去那种“单向的、强制性的、自上而下的”驱动方式越来越行不通了,G20、G33以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的谈判组合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通过充分的互动、补偿、权衡和必要的退让,是不可能形成共识的。全球贸易冲突爆发的一损俱损的灾难后果,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危机感,但它能否抑制竭泽而渔、自私、短视的所谓“个体理性”,改变过去几十年的“囚徒困境”和“集体行动逻辑”,现在还难以做出结论。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使理论上“公地悲剧”可以避免,多边贸易体制内部“自主治理”的改革和探索仍将是一条艰难曲折的路。“水停以鉴,火静而朗”。从这种意义上讲,让大家暂时从多哈回合谈判的对峙中脱离出来,放松一下锱铢必较的神经,从更宽的视野审视一下自己所在的组织和制度,倾听一下别人的声音,并非是一件坏事。

(张向晨:中国常驻WTO代表团副代表)

上一篇:社会绩效指标的解读与范例(之三) 下一篇:电力设施保护:凝心聚力保障安全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