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特点的课堂设计

时间:2022-09-04 11:27:34

心理特点的课堂设计

2014年5月,江苏省教科院举办了第四届全省职业学校“两课”评比活动,深化职业教学改革。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比赛,在整个赛程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每次回想起来感触颇多。近日,笔者就这次比赛从学生心理方面进行分析与反思。

起点:教学对象心理状况分析

学习心理的理论 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动机密切相关。要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学习,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的激发,需要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在教学中运用和谐的理念,师生共同创造和谐的气氛。

学习者学习心理状态分析 一是学习动机。本教材的学习者为中职艺术专业一年级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未来职业的发展和生活的交流。在其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中需要的是寻找更多适合写生的地点和适当的天气,因此他们需要通过英语听懂或读懂天气预报,能询问天气状况,并能从中获取并整合所要的信息去安排规划写生计划,这就是本次学习内容对当前学习者能产生的实际学习动机。二是学习习惯。本次学习者因其专业影响,他们更习惯通过绘画等静态或抽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由于他们之前的语言学习方式,他们更习惯于被动接受。此外,通过调查也发现部分学习者因为之前在英语学习上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有些泄气,即使想努力投入到语言学习中也无法持续长久。然而这些学习者并不拒绝英语的口语交流,其中有些学习者的表现欲望比较强烈。并且由于其专业影响,这部分学习者能比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关注一件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既要多设计口头表达的内容,以锻炼学习者说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尽力将本次学习内容与其专业和未来职业需要结合,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关注度。三是学习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得知,这些学习者对于英语的学习还是建立在传统单一的概念中,基本上写写、背背是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全部认知。由此可知,这些学习者基本上还是习惯于自己“孤独”地进行英语学习。此外,他们基本上没有课外英语阅读的经历和习惯,唯一获取英语信息的出处只有英语课本。

手段: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单内容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习者学习心理特征分析,笔者为本次教学对象特别设计了计划写生的任务。学习者要先通过观看,确定写生的地点。然后通过听天气预报和询问预报员,了解当地近期天气状况,并在小组讨论中确定最适宜的写生天气和时间,当然天气预报员也是学习者中的一员。紧接着学习者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写生计划,要求包括组内所有成员想去写生的地方,以及所需准备的物品。之后各组代表将详细报告其写生计划,要求说明选择该地、该天气的原因和写生日程安排。本次学习对象目前还没有真正到异地写生过,但这将是他们未来的学习安排之一。这样的任务单,既满足了所针对学习者的未来专业需要,也从内需上调动了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

活动单安排 这是一个复杂的任务,这个大的任务单中包含了若干个子任务。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将各子任务分到本单元的各个课时里(见下表)。

每一个课时里学习者都会完成一个略高于他们目前已有知识或能力水平的小任务,学习者们既不会因任务太难而畏惧放弃,也不会因任务过于简单而感到索然无味。刚刚好能让学习者经过稍稍努力后能完成,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每一个课时里的任务都是下一个课时任务的基础。整个单元活动充满了关联感,学生也不会有仅仅完成一次任务的功利感,反而会生出每日所学皆有用的体会。

升华:活动单反思

在教材处理上,既要“尊重”,又要“超越” 每位学习者都有其个体特征,每一群学习受众也有其区别于他受众的群体性。因此教学者也要根据实际教学对象的特征适当使用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课本。正如本教学设计对教材的处理,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既尊重教材对天气话题的内容安排,又以更适合学习者实际需要的方式来重组与整合。

在活动设计上,既要“自主”,又要“合作” 在学习上,学习者们既要自主学习,又要合作学习。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学设计上就要给予一定的引导。比如在本教学设计中,学习者们需根据已有信息寻找确定自己希望写生的地方,也需自己搜寻写生地的天气情况信息。同时,学习者们还需组团写生,这时他们就会协商、讨论。在个体阅读、倾听与群体协商、讨论的过程中,学习者们不断使用该话题的语言信息,在使用的过程中,学习者掌握了该语言。语言的学习,要着眼于学习者实际心理特点,合理设计任务单。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

上一篇:“家长体验式课堂”操作模式 下一篇: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