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简义丰 批情入理

时间:2022-09-04 11:10:04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清晨行走于校园,一声清脆悦耳的鸟鸣划过校园上空。你我凝神谛听那声音,纵目寻找那身影,希望留住那一声鸟鸣。

留住一声鸟鸣,是我想尽情享受这份奢侈的自然之美;留住一声鸟鸣,是你在展现一种心灵的宁静悠然;留住一声鸟鸣,是我们在企盼社会和谐与世界的安宁。

“留住一声鸟鸣”一定引发了你丰富的联想。请以“留住一声鸟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导引

认真阅读材料特别是材料的第二部分,就会发现其实它的指向性非常明确。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留住一声鸟鸣,是我想尽情享受这份奢侈的自然之美”。其实这里有个指向——自然环境,这里还有一个定语“奢侈”,就要求我们在现实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和找出一定的解决办法;二是“留住一声鸟鸣,是你在展现一种心灵的宁静悠然”。这里的指向是要审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心灵保持一份本真的宁静悠然;三是“留住一声鸟鸣,是我们在企盼社会和谐与世界的安宁”。这是让我们更多地关注社会的和谐和世界的安宁。只要联系生活实际产生联想、思考,这篇作文就非常容易把握了。

初稿亮相

留住一声鸟鸣

雷涵

行走于当今的繁华都市,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在追求生活中更高的物质生活,而在这过程中难免有人渐渐地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觉得有一股空虚袭来,这种感觉让人害怕得毛骨悚然。我想,这时其实就是心灵深处有一种声音在呼唤——保持一份宁静悠然的心境,不忘留住一声清脆的鸟鸣之声。(开头部分拖沓冗长)

提起萨顶顶,很多人都很熟悉。她在大学期间参加第九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得专业组通俗唱法银奖,参赛曲目《塔里木河》也获大奖赛十大金曲奖,之后又有广为流传的《自己美》《咚巴拉》让她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些成就在很多人看来一定是值得骄傲的。但她却觉得自己离“音乐”越来越远,于是选择去了,在那里她感觉藏服、民歌、佛语让她的心灵慢慢变得透明轻松,一年多以后,她创作的新专辑《万物生》获得了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的通俗类专辑奖、音乐录音带奖,甚至受到格莱美提名。无论《万物生》,还是《妈妈天哪》,在“瑜伽密”系列之中不难觅出佛教音乐的踪影,但有别于佛教音乐的宁静、清淡,“瑜伽密”更注重节奏所带来的震撼。这些跟她后面成绩的取得有很大关系。萨顶顶带回的那最干净最清澈的声音正是她在时宁静的内心的表现,让我们也像萨顶顶一样守住那份宁静,留住一声鸟鸣。(叙述概括过多、不简洁,硬加上去观点显得生硬)

或许你还在为花之凋零、香之消殒而扼腕叹息,或许你还在为自己的种种不幸而黯然神伤,然而,正如叔本华所言——事物本身是不变的,改变它的人对事物的看法。所以为何不静下心来,聆听生命深处传来的那声啼叫,留住它,泰然处之呢?(引用叔本华的话,巧妙地过渡到下面要运用的素材)

写到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生活在巴格达的八岁少年卡玛尔·哈希姆。这位小男生脖子上挂着一个简单的相机,每日数小时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街头巷尾徘徊,捕捉许多热情的场面,小小年纪的他就已经赢得了多个奖项。巴格达曾经是一个被战争摧毁的城市,但哈希姆用幼嫩的双手,不辞辛劳地向世人显示,这是一个正在复苏生机的国家。在他的镜头里人们能欣赏到一个个温情的画面:有老人坐在书店门口阅读,太阳从棕桐树后缓缓升起,咖啡馆的门外摆着一杯免费饮料……在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伊拉克的土地上,卡玛尔看到的尽是温暖与美好,这都是源于那份宁静悠然的心境。(叙述逻辑混乱,对材料中心点化不够)

让我们像卡玛尔·哈希姆那样守住内心那份宁静悠然,留住一声鸟鸣吧。(形式单一呆板,缺少说服力)

在繁杂的尘世,让我们在追求更高的生活时,一定不要忘了提醒自己保持一份宁静悠然的心境,不忘留置一声清脆的鸟鸣之声吧!(与前文相比显得简单重复)

修改意见

议论文中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概括性。所谓概括,就是将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议论文中的记叙同样也具有概括性,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因此,议论文中的叙述必须简单、清楚和精要,截取材料中能充分证明论点的部分,舍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而且还要叙议结合,运用引用、排比、对比、设问等方法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感染力。本文抓住“保持一份宁静悠然的心境”这一中心,所选论据能较好地论证作者观点,但在叙述过程中有不简洁、冗长、议论不充分等问题,建议修改:

1.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展现作者观点。思想的表达需要一定的载体——论据,截取材料中能充分证明论点的部分,舍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2.在叙述材料的过程中融入作者观点,做到叙议结合,增强文章的议论性和感染力。

3.运用引用、排比、对比、设问等方法增强叙述的灵动性,增加文章文化底蕴。

升格展示

留住一声鸟鸣

雷涵

“生如夏花般炫烂,死如秋叶般静美”,生命的炽烈与宁静全部囊括其中。行走于当今的喧闹繁冗间,我们在着力追求生命的绚丽时,更应追寻那一份宁静悠然的心境,不忘留住耳畔那一声清脆悦耳的空灵之音。(引入主旨简明扼要,另外引用泰戈尔的话恰当适宜)

生活的繁杂曾让她迷茫不知所措,在醒悟之后,她寻觅到了天空回荡的那声清澈的鸟鸣,并留住了它,而正是这空灵之音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她曾经是一名军艺女歌手,获得过青歌赛二等奖,在当时已小有名气,然而她却觉得自己离“音乐”越来越远。观众的喜好、舞台上的动作、该压缩的旋律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毅然决定去寻找世界上最干净最清澈的声音——去。藏服、民歌、佛语让她的心灵慢慢变得透明轻松,一年之后,她带着《万物生》惊艳归来。佛曰:心至,万物至。她带回的那最干净最清澈的声音正是源于她内心的宁静。她就是萨顶顶。我想,那声空灵的鸟鸣会一直回荡在她的耳畔,伴她平稳安宁的走向生命更高峰。(叙述抓住典型细节,让叙述事例的语言更加精彩;融入了作者的观点和情感,语言有感染力。)

或许你还在为花之凋零、香之消殒而扼腕叹息,或许你还在为自己的种种不幸而黯然神伤,然而,正如叔本华所言——事物本身是不变的,改变它的人对事物的看法。所以为何不静下心来,聆听生命深处传来的那声鸟鸣,留住它,泰然处之呢?(保留叔本华的话,巧妙地过渡到下面要运用的材料)

那个生活在巴格达的八岁少年卡玛尔·哈希姆正是我们的榜样。他行走在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伊拉克的土地上,卡玛尔并没有对这片土地绝望,因为宁静的心让他看到了许多美好,他用相机记录下这里每一个温情的画面:有老人坐在书店门口阅读,太阳从棕桐树后缓缓升起,咖啡馆的门外摆着一杯免费饮料……同处一个时代,同处一片土地,卡玛尔看到的尽是温暖与美好,我们不得不感动于他那颗沉静的心。既然你改变不了事物本身,那么不如试着聆听心的声音,还生命一份清净和纯朴,留住一份宁静悠然的心境。(转换逻辑顺序,将作者观点融入叙述之中)

克里迪斯在《森林中的挽歌》里写道:生命在竞赛中奔跑,我们走了,像松果一样掉落。但我们不能丢掉内心那份宁静和谐,我们不能丢掉耳畔那声干净清澈的鸟鸣。(再次点化主旨,富有文化底蕴)

我只愿留住一声鸟鸣,静观潮起潮落,笑看云卷云舒。(强化作者观点,突出文章主旨)

升格评析

升格后的作文删去了萨顶顶这一材料中与文章观点主旨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部分,改变了初稿中对人物材料的平铺直叙,做到了叙述材料要有侧重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升格:

1.在叙述的过程中融入议论,点明了“保持内心的宁静悠然”的论点,让叙述主题更加突出。

2.在运用巴格达八岁少年卡玛尔·哈希姆这一论据时,转化了逻辑顺序,融入了情感——“我们不得不感动于他那颗沉静的心”,让读者阅读时自然而然地体悟出论点。

3.用引证法强化观点,文章先后引用泰戈尔、叔本华、克里迪斯等人的名言,很好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这样要论证的中心论点便在作者优美的语言、严密的逻辑中凸显出来。

上一篇:试论4G网络通讯技术的理念及发展情况 下一篇:训练一 材料作文“远光灯·近光灯”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