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富平巧打“时间差” 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时间:2022-09-04 08:42:12

陕西富平巧打“时间差” 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县长包联我村两年来,访农户,调思路,让我们打时间差,大力发展大棚青椒这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致富产业,全村500多户椒农都发了椒财,盖起了小洋楼。”陕西省富平县留古镇联合村村书记宋满成指着今年新增的300亩大棚青椒欣喜地说。

联合村是富平有名的瓜菜基地。前几年,该村大棚西瓜、甜瓜发展早,见效快,让一批群众尝到了甜头。然而,随着大棚瓜的普及推广,当地村民收入却不再增多,他们开始摸索其他产业致富途径。该县县长郑成瑞在下乡指导工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即时吩咐乡、村领导、“土”专家结合实际查找问题,当知晓大棚青椒可以填补温室和露天青椒时间段空白市场时,他们一致认为:发展“时间差”大棚青椒一是可以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条件,二是更能发挥当地农民种植经验,比其他产业更具市场竞争力。

在大力发展“时间差青椒”这一思路的指引下,留古镇连片开发,梯次推进,不断扩大大棚青椒种植面积,目前已达5000亩,2009年,仅大棚青椒一项为农增收4千多万元,成为当地促农增收一大支柱产业。

增厚辣椒专业合作社社长张增厚以前也是一位种椒大户,2009年7月成立了增厚辣椒专业合作社,4个村60多户椒农加入了该合作社,入社后椒农不仅享受农药、种子、化肥的批发价格,还有技术指导、一条龙服务。在他的带动下,该镇已有30多个青椒经纪人,并取得了工商证书,形成了辐射周边县市及省外强大的销售网络。

进入五月,富平的大棚辣椒出现多年来未遇的火爆行情,每天要卖出2万多斤,每斤价格达到4元。在增厚辣椒专业合作社前笔者看到一派忙碌景象,上地磅、交辣椒、分拣装筐、装车的人群和车辆一拨又拨,欢声笑语中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社长张增厚更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一边招呼客商,一边指着旁边整修好的空地高兴地告诉我们,“我们这的辣椒不愁销,去年,仅我们增厚合作社就卖出去辣椒500多吨,今年又是产销两旺。等这个交易市场建成后,所有蔬菜都要在这里交易,统一管理,透明交易。”

笔者在富平看到,由于今年辣椒价格高,每亩地纯收入近万元现象非常普遍。南赵组的张成亮种了5.5亩辣椒,3亩西葫芦,按去年的价格预算下来收入过6万。该镇负责农业的镇人大主席王喜旺说,富平农民种菜打得就是“时间差牌”,在温室菜结束,露天菜还未上市这一时间段,菜少价高,加之使用了钢架棚,实现了机械化耕作,以前是2膜,现在是3膜、4膜,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据了解,2010年来自西安、咸阳、铜川、甘肃等地的客商都提前来订购、抢购。据悉,现在已经卖了半个多月,每年的辣椒要卖到7月份,辣椒卖完后种上菜花等露天菜,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巧打时间差,大力发展反季节、无公害绿色瓜果菜畜特色农业产品,已成为富平县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杠杆,撬动着该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步伐。

如今,大棚西瓜、大棚春蒜、大棚西葫芦、大棚青椒等大棚瓜果菜等特色农业产品在富平抢早而出,市场份额日增,使富平现代设施农业效益凸显。

今年,全县新增设施蔬菜面积3000亩,实现产业增收3000万元以上;新增苹果1万亩,成套技术覆盖率达到30%,实现增收4000万元;奶山羊新增适度规模养殖户1000户以上,新建机械化挤奶站100个;新建柿子加工示范小区2个,加工示范户50户。目前,富平县特色农业产品达20多种,约3077亩,基本形成了柿子集约加工示范区、苹果高新技术推广示范区、奶山羊养殖核心示范区和设施蔬菜集中示范区四大产业核心示范区。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仅早中熟苹果一项,果农人均增收2000元,今年富平县种植蒜苗5000多亩,可为菜农增加收入近2000多万元,全县柿子已发展到13万亩,年产鲜柿6万吨,加工柿饼1万余吨,年产值2亿。富平是全国最大的奶山羊基地,县委书记贺韧、县长郑成瑞有一个战略性的规划,用6年时间完成100万只奶山羊养殖规划。

富平县为提高特色产业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制定了“富平琼锅糖生产标准”“富平柿饼生产加工标准”等一系列生产标准;富平柿饼、富平琼锅糖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张桥甜瓜获国家“无公害甜瓜产地”认证。积极推进商标注册,先后成功注册了“富郁香”甜瓜,“陕富”、“富民”、“秦力”系列面粉、“美羚”、“金猴”系列羊乳制品等商标,有力地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陕富面粉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产品行销全国:“美羚”、“金猴”系列羊乳制品出口到东南亚、新加坡等国家;富平柿饼远销日本、韩国等地。

面对新形势如此迅猛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县领导逢会必讲,下乡必提,邀请专家调研、论证,组织农民外出取经学习,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早”之路,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为了强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富平县确立了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方向、以特色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大乡、大村、大组、大户示范带动为抓手,全力推进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总体思路,在项目、资金、信贷方面建立有效的扶持机制。各有关部门结合县里统一规划,全力向示范区和基地倾斜。积极争取省市对农业特色产业的财政资金投入,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工程、扶贫开发、土地治理、水利、移民、科技培训等各部门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产业基地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信贷投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要拓宽支农渠道,加大资金投放力度,确保信贷资金投放每年6000万元以上。推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在发展设施蔬菜上,要积极探讨研究土地调整、流转的政策依据和现实办法,创新规模经营思路,推行大户筹建、群众经营、统一包销等新模式,推动产业上水平、上层次。在农产品市场交易建设上,也要采取市场化运作,实行企业或个人投资,政府补贴的办法。狠抓宣传推介,全力打造富平柿饼和富平羊奶两大特色品牌,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树立跳出农业抓农业的理念,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加大市场体系建设力度,加大对经纪人、营销公司、运销队伍的培育扶持力度,拓展流通网络,扩大市场份额。加强技术队伍建设,狠抓科技推广,大力实施农民培训I工程,开展大规模农民培训强化有力的科技支撑。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技术指导,全面推进无公害基地建设,扩大绿色产品认证,积极发展有机食品,加快推进奶山羊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奶源监管,全面提升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发挥其在组织标准化生产、行业自律及产品销售方面的作用。

上一篇:看懂食品标签,科学明白消费 下一篇:科企对接“零距离”交流合作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