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两盏淡酒――酒事谈趣

时间:2022-09-04 05:32:59

古来人们爱酒,对酒的美称很多,而且还有谑称和代名词。《诗经》上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句。“春酒”就是指冬天酿造的酒,春天时饮用,后来人们把“春酒”作为新年酒的代名词,《诗经》中还有“清酒百壶”的句子,“清酒”是指质地澄清的好酒,还有指美酒为“旨酒”的。酒中有“家酿”一词,是指自己家里酿造的酒,白居易有诗“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实在是潇洒得很。“香醪”,是甜酒的别称,韩驹有诗云:“不知如蜜有香醪”。

嗜酒善饮者,视酒为知心朋友,故称酒为“友”,如“红友”、“玉友”就是对黄酒和白酒的爱称。“欢伯”是对酒的尊称,如《易林》称“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对酒的功用推崇备至。

古来对酒的谑称、隐语也不少,如陶渊明有“且进杯中物”的诗句,这“杯中物”即酒。“酒”字是三点水一个酉字合成的,故“三酉”也是酒的绰号。“般若汤”是和尚对酒的隐语,以“般若”这一佛家禅语加“汤”字来喻酒,颇具幽默感。《清俗杂趣》有一趣闻,一酒者至酒店喝酒,忽听掌柜的问伙计说:“望穿秋加了么?”伙计答:“已经加足蜻蜓点了。”买者一听,站起来就走,还大声说:“有钱不落花流!”伙计向之陪笑说:“先生不要走,别处青山绿更多。”他们说的都是隐语。四句里各有一个成语,即“望穿秋水”、“蜻蜓点水”、“落花流水”、“青山绿水”。原来卖酒与买酒的打的都是哑谜。

用人名作为酒的代名词的,除“杜康”外,还有“白堕”,盖古人有名刘白堕者,善饮酒,故亦称酒为“白堕”。“曲生”、“曲秀才”是对酒作拟人化的称呼,因酿酒用曲,遂有此称。这在《开天传信记》中有记载。

酒由医家药物变成筵宴饮品,由来已久,周天子对大臣有“九锡”之礼,其中之一是酒。它是用黑黍和芳草酿造而成,古代朝廷正式宴会,只用按法定规格酿造的法酒,亦称“官酒”,以后播衍为各地的官酿酒沿习下来。从唐人诗“法酒调神气”、“官酒重于锡”,可知这种酒须掺和某些安神益气的药材,是一种糖分多酒精含量低的滋补酒。古代多豪饮之士,《孔丛子》载谚云:“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十植。”陈师道诗赠张耒,谓“张侯便然腹如鼓,雷为饥声酒为雨。”张耒《明道杂志》说:“晁无咎与余酒量正敌,每相遇,两人对饮,辄尽一斗,才微醺耳。”就因为他们喝的是低度酒的缘故。

传至唐代,始见“烧酒”。白居易有“烧酒初开琥珀香”的诗句。但其为红色,与后来所见到的白酒迥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其法。”元代人称它为“汗酒”或“阿刺古酒”,清代也有称其为“气酒”的(因其为蒸汽所凝成的露滴汇积而成)。“烧酒”起初以浓酒和糟一起蒸煮提纯,后来也以糯米、粳米、秣、黍、大麦等作原料。至近代,则以高梁所酿为正宗。据清代梁章钜的《浪迹续谈》卷四记载,曾有外国人得到高粱烧酒,称为“中国至宝”,遗憾的是不知道如何服食。而近古代的烧酒家族中,沛酒、潞酒、汾酒最为文人豪士所钟爱。

我国古人对饮酒制订了许多郑重尊严的规则。西周设“酒人”一职,执掌酿酒及祭祀大事。封建时代国立大学校长称为国子监祭酒,由博学硕儒充任,为繁琐至极的礼仪提供咨询。《诗・宾之初筵》描述古代筵宴程序和细则甚详,如酒过三巡易醉,就不要再喝;宾客醉了应向主人辞别,否则害于酒德;饮酒之所以有豪放之美,是因为它切合完美的礼仪。传统的饮食文化讲究礼仪,正是我们民族的美德。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

《春夜宴桃李园》是画家们喜欢的题材。这个题目取材于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描绘李白等四人在百花盛开的春天,聚会于桃李之芳园,叙天伦之乐事。时值夜阑,红烛高照,杯航交错,表现了文人雅士“非璋锥川也在,职锵而醉日”的生活情景。

上一篇:鬼工神品:明清象牙雕 下一篇:红酒拍卖:世界中心将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