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特:建筑像植物一样生长

时间:2022-09-04 04:39:41

赖特:建筑像植物一样生长

这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孩子,小时候在威斯康星的山谷中玩大,后来又在这里务农。这使他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赖特曾在自传中写道:“威斯康辛农场的自然美是人造花园无法相比的,在自然的怀抱中,我纵情的享受欢愉。”因此,在他的建筑理念中崇尚大自然的力量,认为房屋应该像植物一样,“是地面上一个基本的和谐要素,从属于自然环境,从地里生长出来迎接太阳。”在他的“草原式住宅”、“有机建筑”等理念中,均体现了对自然的崇尚。赖特活了九十二岁,他生命中的七十二年奉献给了建筑事业。几十本建筑著作,五百多件设计作品,这都是他留给世界的遗产,其中不乏瑰宝,如:流水别墅、古根海姆美术馆等。因此说,赖特是大师里的大师。

东京帝国饭店:

接受了上帝的检验

1915年,赖特接受了日本的邀请,为东京设计了著名的帝国饭店(1915年-1922年)。为设计这座饭店,赖特在日本居住了五年,并且于1918年访问了中国。在访问中国期间,他深受老子《道德经》的启发。他常常引用老子“道法自然”、“当其无,有室之用”的思想,从而影响到他著名的“有机建筑理论”。

东京帝国饭店是个层数不高的豪华饭馆,平面大体为H形,有许多内部庭院。建筑是砖砌墙面,使用了大量的石刻装饰,使整个建筑看上去显得复杂而热闹。饭店建筑糅合了西方和日本风格,在装饰图案中又夹杂着墨西哥传统艺术的某些特征。这样以来,使建筑物带有浓烈的混搭风格。而饭店整体的“和风”式样,反映出赖特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以及他的有机建筑风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帝国饭店的抗震措施。日本是个地震频繁的国家,赖特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因此在设计当中,从轻型屋顶到混凝土灌注浅而密的桩基,乃至管弯接,都独具匠心。连庭院中的水池也考虑到可以兼作消防水源之用。似乎是上帝专门要检验赖特的作品,在饭店落成的第二年,即发生了举世震惊的东京大地震。当时周围大批房屋坍塌,而帝国饭店却经住了考验,并在火海中成为一个安全岛。帝国饭店以经受住1923年东京大地震的考验而闻名于世,也使赖特本人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流水别墅:建筑与自然的奏鸣曲

在赖特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将他推向世界级建筑设计大师宝座的是流水别墅(1934年-1936年)。这座位于美国匹兹堡市郊区熊溪河畔的别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百年世界名建筑中排列首位,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杰作之一。

匹兹堡百货公司的考夫曼老板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买下了熊溪附近一块300英亩的土地。他想在此建一幢度假别墅,通过在赖特建筑事务所学习的儿子,他找到了赖特。赖特在仔细考察了这里的溪流、树木、石壁、巨石和草木之后,凭借着对建筑艺术的敏感,他认为自己的机会就要来了,于是欣然接受了设计邀请。熊溪水流湍急,落差有四百多米。就在熊溪海拔395米处,赖特打算在此利用溪水六米落差形成的跌水来设计一座别墅。

经过半年时间的构思,当赖特告诉考夫曼打算把别墅盖在“跌水”上方时,考夫曼大为惊讶:“我以为您会把别墅放在靠近跌水的地方,而不是放在它上面。”赖特回答他:“考夫曼先生,我想让您和跌水生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观看它。跌水要成为您整个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终,考夫曼接受了赖特的方案,他恐怕做梦都没有想到,他的私人别墅竟然有幸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

流水别墅“背靠陡崖,生长在小瀑布之上的巨石之间,水泥的大阳台叠摞在一起,它们宽窄厚薄长短各不相同,参差穿插着,好像从别墅中争先恐后地跃出,悬浮在瀑布之上。那些悬挑的大阳台是别墅的高潮。在最下面一层、也是最大的、最令人心惊胆颤的大阳台上有一个楼梯口,从这里拾级而下,正好接临在小瀑布的上方,溪流带着潮润的清风和淙淙的音响飘入别墅……”赖特巧妙利用了自然的声响,这不得不令人叹为神来之笔。“平滑方正的大阳台与纵向的粗石砌成的厚墙穿插交错,宛如蒙德里安高度抽象的绘画作品,在复杂微妙的变化中达到一种诗意的视觉平衡。室内也保持了天然野趣,一些被保留下来的岩石好像是从地下破土而出,成为壁炉前的天然装饰,一览无余的带形窗使室内与四周浓密的树林相互交融。自然的音容从别墅的每一个角落渗透进来,而别墅又好像是从溪流之上滋生出来的……”

可以想像,流水别墅建成后获得了怎样的声誉,成为建筑中的经典之作。在1963年,赖特去世后的第四年,小考夫曼决定将别墅献给当地政府,永远供人参观。交接仪式上,考夫曼说:“流水别墅的美依然像它所配合的自然那样新鲜,它曾是一所绝妙的栖身之处,但又不仅如此,它是一件艺术品,超越了一般含义,住宅和基地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类所希望的与自然结合、对等和融合的形象。这是一件人类为自身所作的作品,不是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所作的,由于这样一种强烈的含义,它是一笔公众的财富,而不是私人拥有的珍品。”

古根汉姆博物馆:一代大师的纪念碑

古根汉姆博物馆(1943年-1959年)是赖特设计的在纽约的唯一建筑。该建筑在1959年10月建成开幕,而此时赖特已经去世半年了。赖特虽然没能看一眼他最后的作品,但是它是赖特建筑设计生涯的句号。古根汉姆博物馆于1986年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25年奖的殊荣。

富豪古根汉姆请赖特设计这座博物馆的初衷是用来展览他的美术收藏品。古根汉姆恐怕没有料到,结果是大家欣赏赖特的建筑多于欣赏他的收藏作品。

博物馆坐落在纽约第五号大街上,主体是一个巨大的螺旋形建筑,里面是一个高约30米的圆筒形空间,周围有盘旋布上的螺旋坡道。走在纽约大街上,会发现这座博物馆蜷伏在高楼林立当中,体形极为特殊。那上大下小的螺旋形体,沉重封闭的外貌、不显眼的入口,异常的尺度等等,让它看来更像是童话世界中的房子,超脱于现实生活之外。有人说它同纽约的街道和建筑无法协调。因此,这座建筑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同美术展览的要求发生了冲突,建筑大大压过了美术,前来参观博物馆的人们更多的是为了来欣赏这幢别致的建筑。因此评论界认为,赖特取得了“代价惨重的胜利”。

就建筑本身而言,螺旋形的博物馆是赖特的得意之笔。他说:“在这里,建筑第一次表现为塑性的。一层流入另一层,代替了通常那种呆板的楼层重选,……处处可以看到构思和目的性的统一。”在盘旋而上的坡道上陈列美术品,也是别出心裁的。它能让观众从各种高度随时看到许多奇异的室内景象。但是,就欣赏美术作品来说,这种布局引起诸多麻烦。因为坡道是斜的,墙面也是斜的,怎么才能把画挂正呢?为此,陈列的绘画都去掉了边框。而且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常常要停顿下来并且退远一些细细鉴赏,坡道就显得不大方便了。

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不得不承认,赖特设计的古根汉姆博物馆螺旋形的外观在今天看来仍然是走在时尚前端的造型。它的美丽仍然是那么突兀,让人抵挡不住。就像一位岁月不留痕的美妇人,吸引着众多的观者。

上一篇:奢侈品/潮流/微言 下一篇:西江千户苗寨,看一眼就难以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