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异化的中国车展

时间:2022-09-04 03:50:37

被异化的中国车展

车展的功能性定位到底是什么?

车展本应是各家车企展示风采的舞台,如今却被异化成了另一个“舞台”。某种程度上,车企和产品已经不再是车展的核心,车展“嘉年华”的性质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更加凸显。在这种情况下,车展变成“抽奖秀”、“车模秀”就不足为奇。

商业花絮喧宾夺主

在近日召开的2013年第十四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简称:武汉车展)上,有奖竞猜、砸金蛋中大奖的活动再一次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事实上,“金蛋”不是第一次砸,更不是第一年砸,据记者统计,如今稍微有些规模的车展,都会有这个有奖销售环节。不过其他一些车展已经在促销的基础上纳入了诸多游戏环节。例如今年武汉车展上,竟然推出了“砸豪车,赢金条”的活动。展商在其中一个展馆门口放了一辆蓝色宝马车,声称只要有观众用砖头砸破车窗,就能获得一根金条。据现场工作人员称,一个上午已经有8位观众进行了尝试,但是都只让车窗出现了裂纹,金条还未“开封”。

在各式各样的商业花絮的“共鸣”之下,车展的面目早已模糊,甚至有的消费者振振有词:“去车展不抽奖?等于没去。”

观众太多混乱不断

“每天参展人数可以超过3万人。”2013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的相关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时如是说。而这个数字和刚刚闭幕的武汉车展相比不算什么。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武汉车展单日观展人数峰值为10余万人。

观众数量连年攀升,给车展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参展观众如何有效管理,避免发生各种安全事故,考验的是每一个承办单位的组织能力。” 国内一家著名车展公司的老总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表示。但据记者观察,大部分国内车展的组织水平都非常一般,导致车展成为了“人展”。“今年,你又去车展看人了吗?”这句对于国内车展的调侃曾经也风靡一时。

在这样的情况下,车展中的“不和谐音”越来越多。据记者调查,几乎每年的车展都会有斗殴的场面被记录下来,甚至一个车展中还会发生多次。在刚刚举办的2013杭州西博车展中,一段经销商们互殴的视频被搬到了网上,场面激烈。而南京、武汉、郑州等地的车展,也几乎每次都会爆出一个“比武大会”,据知情人士透露,“比武”的原因无非是展台位置冲突、不同品牌车企或经销商们宣传时互相“看不顺眼”等等。

媒体队伍逐渐失语

“说实话,我参加的车展也不少了,但每次都会有一种不知道看什么的感觉。车展太多是一个原因,另外,我觉得作为媒体人,想体现自己的专业性越来越难了。”一位从事汽车媒体5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如果说主办方对于普通观众管理的失控,最终将车展异化成为一场“人展”的话,那么代表着专业和舆论把关的媒体从业人员,在众多车展中迷失方向,代表着车展的话语权最终被主办方完全掌控。

上一篇:多出来的利息 下一篇:“步”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