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公路路面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的要点

时间:2022-09-04 03:00:08

简析公路路面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的要点

【摘要】结合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本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阶段的要点和施工阶段的要点及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提高公路的质量。

【关键词】路面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要点;质量控制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城市道路建设应用越来越广泛。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较复杂,关键工序有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等。施工时,只有强化施工管理,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创造优良工程。

一、公路路面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准备阶段的要点分析

1、了解熟悉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设计图纸等。施工准备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熟悉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设计图纸定,通常由技术人员及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去做。通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掌握项目规模并准确的计算出沥青混凝土的数量,为合理确定施工计划打下基础。

5、人员配置。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各工序相互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往往是连续作业,所以人员配置都是双班制,在关键工序上要多配置几名责任心强、技术较好的人员。

3、材料的准备。为保证质量,原材料应每次都分批次进行检验。材料的选配,特别是集料场应固定,选择1~2家能保证施工进度的厂家供料,使材料级配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设备的安装调试。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质量及产量,与所选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有重要关系,拌和设备要能满足工期的要求及工作的连续性要求。路面的平整度主要取决于摊铺机,摊铺机最少选用1台,摊铺机的生产效率要高。压路机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及轮胎压路机的组合作业,数量由实际工作量确定。其它设备均要与整个施工环节相匹配。总之,设备在造型上要以故障率低且性能优越为宜。

4、拌和场设置。拌和场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场地位置在运输上的经济合理性,场地要宽大、平整,并对环境及周围居民无影响,且不受洪水侵扰。场内运输道路要平整、方便,进出的各种机械车辆要方便掉头,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同时要将油料及沥青等易燃物品与电源及各种加热设置隔开,动力用电是自供还是接入电网也要考虑。

二、路面工程的沥青混凝土施工阶段的要点及质量控制

1、基层准备及透层油施工。铺筑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前,清理基层,保证基底稍干、清洁,无任何松散的石料、灰尘和杂质。喷洒透层油。采用沥青洒布机,喷油管与路表面形成约30度角,高度使路面上喷洒的透层油形成重叠。侧石、平石等构筑物进行遮挡防护。洒布后不致流淌、渗入基层一定深度,并不形成油膜。铺筑上面层前,对下面层表面进行清洗,保证表面无泥土、灰尘等杂物喷洒粘油层。

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与运输。(1)沥青混合料拌制。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沥青砼拌和设备每台实际生产能力为150t/h,拌和时间为40S。经计算已保证铺筑能够连续进行。按照生产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每锅用量,对配料系统进行设定。沥青加热温度控制170~180℃(改性沥青高10~20℃),矿料比沥青高10~20℃,控制沥青混和料生产温度在150~175℃范围内。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当出现混合料降温过多、粗细集料颗粒离析以及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时,予以废弃,并采取纠正措施。(2)沥青混合料运输。沥青混合料采用自卸车运输,在摊铺机前形成一个连续的供料车流,尽量减少等待的时间,保证摊铺温度。为便于卸料,运输车的车厢底板和侧板抹油水混合液作隔离剂,并排除可见游离余液。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采用防水的篷布遮盖整个运料斗;发现其温度低于要求、颗粒有花白斑点、离析、结块、含水等不符和规范要求的情况,将混合料废弃至指定位置,禁止用于本工程。

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采用自动找平装置的沥青摊铺机铺筑,根据摊铺机的摊铺界限和路面宽度、横坡等划分摊铺板块,单面路拱的道路一次性摊铺路面全宽,双路拱分两幅摊铺。摊铺前30min,把整平板加热至80-100℃,用柴油喷雾器喷洒料斗、括板送料器、整平板及螺旋输送器,安装自动找平装置,超声波控料器,并检查操作系统是否正常。首先在起点处用人工摊铺1m长的基准面,顶面为松铺顶面,按摊铺厚度调整标尺。摊铺机后退到基准面位置,把整平板降至基准面上。摊铺时,按路线方向纵向行走,摊铺速度均匀、连续、不发生间断或停机,以保证面层平整,起步速度为1m/min,正常速度3m/min,并且保证摊铺温度不低于110~130℃。混合料溢出储料斗,落在前方,则迅速清除,在摊铺过程中及时用直尺检测是否满足要求。雨、污检查井圈采用钢板覆盖,附近由人工铺筑混合料,并进行热夯。对机械不能到达的死角,用人工扣锹法进行摊铺,局部作适当整平以补齐漏铺处,检查平整度,及时修正路拱。

4、施工缝的处理。(1)在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处操作应仔细,接缝应紧密、平顺。(2)梯队作业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20~3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摊铺部分完成立即骑缝碾压,以除缝迹。(3)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采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4)横接缝的处理方法:首先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垂直于路中线切齐清除。清理干净后在端部涂粘层沥青接着摊铺。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立即用人工处理。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轮双振压路机进行横压,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5)纵向冷接缝上、下层的缝错开15cm以上,横向接缝错开1m以上。

5、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沥青路面施工必须严格质量管理要求,建立有效质保体系,对施工全过程,细化到每道工序,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评定,以确保质量达标。具体有如下几方面:(1)保证基层顶面粗糙度。改善基层材料级配,增加粗骨料,提高大中粒径集料含量;控制最佳含水量,改进碾压方法,避免过振过湿,不能使基层顶面形成灰浆硬壳,严禁采用细料进行压实方式找平。(2)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拌合过程中发现“糊料”或“离析”等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加大马歇尔试验频率,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稳定度、流值等指标,必要时对混合料进行特殊配合比设计。(3)合理洒布透层油粘层油。在进行各层铺筑前,必须保持顶面清洁。(4)提高面层摊铺质量。摊铺混合料时,经过计算控制运距,控制温度在130oC左右,摊铺厚度均匀,速度控制在2m/min左右,控制合理碾压次数,以免混合料孔隙过大;一般不能进行补料,尤其是下面层;雨后或者潮湿均不得摊铺;纵向横向接缝应紧密平顺,各幅之间重叠的混合料应用人工铲走。

结束语

随着公路事业发展水平地不断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施工企业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C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殷岳川.公路沥青路面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徐培华.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M].西安:长安大学公路学院,2003.

上一篇:浅谈公路工程中的路基施工及其防护措施 下一篇:沥青路面病害检测与养护决策研究